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现状进行横断调研,为制订提高静脉治疗水平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省护理学会静疗专委会组织制订的静脉治疗横断调研表,对我院34个临床科室46个病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横断调研。结果 当日调查663人,其中正在输液治疗498人,使用输液钢针输液94人、浅静脉留置针294人、CVC79人、PICC29人、输液港2人。前臂和手背是外周静脉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颈内和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的主要部位选择。404例静脉导管中,268例无导管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293例无敷料固定与维护操作不当。结论 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还应继续加强,护士“钢针零容忍”的意识还有待提高;34个临床科室未全部开展PICC置管技术;CVC部分患者导管的选择与实际输液治疗需求不相符;避免或减少关节部位穿刺的情况;需继续加强静脉留置导管的日常维护。

  • 标签: 静脉治疗 横断面调查 护理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脊髓横断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失禁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52例脊髓横断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失禁病例,双盲法划入综合组与普通组(n=26)。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综合组病例的膀胱容量、残留尿量显著改善,与普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分别是96.15%、76.92%,综合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脊髓横断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失禁中应用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 标签: 脊髓横断面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失禁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横断调查,了解我院静脉治疗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落实《静脉治疗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提供依据。

  • 标签: 静脉输液 工具 调查 分析 钢针零容忍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广东省护士对老年尿失禁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老年尿失禁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102名三甲综合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老年尿失禁知识、态度、行为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43、3.51及2.36。护士的职位与教育背景与老年尿失禁知识、态度、行为的组间比较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了解导致尿失禁药物知识及参加相关学术讲座或培训是知识和态度维度中影响护士临床行为因素,P<0.05。结论 护士在看待老年尿失禁问题上态度比较积极,但尿失禁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培训机会太少,导致临床实践中并未进行有效的评估及宣教。通过相关知识的在职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士对老年尿失禁的“知、信、行”水平。

  • 标签: [] 尿失禁 护士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SARS-CoV-2特异性抗体的量及动力学变化,以评估抵抗再次感染的保护力和保护期限。方法:自本院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的患者中随机收集306例,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结果:接种第3针后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浓度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普遍有效。仅接种新冠疫苗第二针后血清IgG抗体浓度为0.28±0.71AU/mL,接种第3针后血清IgG抗体的浓度为6.01±2.83AU/mL,加强第3针的效果更好。接种新冠疫苗加强第3针后,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到峰值,IgG为8.35±1.42AU/mL,随时间延长抗体浓度降低。龙科马公司抗体浓度为IgM8.14±14.28,IgG7.53±0.81,显著高于其余公司。结论:接种第3针患者的血清SARS-CoV-2特异性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仅接种第1针与第2针的患者,且体内抗体浓度45天达峰值,龙科马公司的疫苗IgM和IgG抗体浓度更高。符合加强第3针接种条件的非感染者,应及时接种,以减少SARS- CoV-2的感染风险。

  • 标签: 疫苗 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 IgG IgM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中药鉴定工作,采用断面特征观察法行此操作,评定其作用与效能。方法 以12味中草药为对象,分别采用断面特征观察法、仪器进行鉴别,其中,将断面特征观察法鉴别作为A组,把先进仪器鉴别作为B组,对比两组鉴别准确率、1h内鉴别种类数。结果 在鉴别准确率上,两组经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1h内鉴别种类数上,A组(83.33%)明显较B组(33.33%)高(P<0.05)。结论 在中药鉴定中采用断面特征观察法,简便易行,快速且有效,是一种不错的鉴别方法。

  • 标签: 中药鉴定 断面特征观察法 中药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术患者采用横断疝囊和剥离疝囊手术治疗,研究横断疝囊和剥离疝囊的疗效优势。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86例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方法加以分组,其中对照组纳入43例患者,施行剥离疝囊治疗;研究组同样纳入43例患者,行横断疝囊治疗。随机并对比组间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d时VAS评分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横断疝囊在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术中的疗效更显著,术后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横断疝囊 剥离疝囊 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术 术后疼痛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结合肝断面胆道镜置入取石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2022.10至2023.10为研究时间,纳入肝胆管结石患者7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两组。参照组(n=35例):应用开腹联合胆管镜左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试验组(n=35例):以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结合肝断面胆道镜置入取石术开展相关干预。评价各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手术干预,试验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数值均比参照组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治疗期间,联合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肝断面胆道镜置入取石术,能够减少患者手术用时,加快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同时,此种治疗形式有助于降低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安全性高。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术 肝断面胆道镜置入取石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重新鉴定中暴露出来的初次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021年天津市开平司法鉴定中心道路交通事故伤残等级重新鉴定50例。结果:重新鉴定结论较原鉴定结论发生改变的共计22例(44%)。结果改变原因分别为鉴定时机把握不当,标准条款适用不当,法医临床学检验方法不当,损伤漏鉴误鉴等一系列问题。结论:伤残鉴定应准确把握鉴定时机,正确理解标准条款的内涵,采用合适的医学和法医学技术,并充分了解各种相关规定的要求。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道路交通事故 重新鉴定 伤残等级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交通工具的发达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物质生活得以提高的重要表现,每家每户都开始购买属于自己的交通工具,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有着合格的驾驶技术,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够仔仔细细地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一系列违反交通规则的问题也是频繁发生,交通事故所导致的伤亡率也在逐渐增高。不管是交通事故、酒后驾驶、超速驾驶还是疲劳驾驶,每一个事件都需要根据事故发生后的蛛丝马迹进行定性,案件的还原,同时寻找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直接证据,才能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给家属一个满意的交代。本文将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进行分析和探讨,便于有效提高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效率。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法医 临床学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道路交通事故伤情病例资料特点,为进行伤情鉴定审查找到合理的依据。方法分析病例资料常见的特点,研究审查的方法及面对的问题。结果病历资料对准确进行伤情鉴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对病历资料审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病历资料填写的规范性、内容逻辑情况、信息属实等方面进行审查和研究。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伤情鉴定 审查 病例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损伤特征。方法 选取本鉴定机构 2017 年 06月 -2020年 06月诊治的 77例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 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伤残情况展开鉴定,分析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颌面部损伤 损伤特征
  • 简介:沈阳市骨科医院是一座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东北地区最大,且在国内有较高声誉的大型现代化骨伤病专科医院.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坚持"继承、发展、求实、创新"的办院方针,使医院建设取得巨大飞跃,从单一传统正骨技术走向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道路.特别是近年来,医院顺应医疗市场发展客观趋势,坚持"以传统中医铸就名牌,以中西医结合延伸品牌"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院方向,坚持走"科技兴医、科技兴院"道路,使医院的社会认知度、认可度、美誉度不断攀升.

  • 标签: 兴医科技 兴院道路 医院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