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一直被认为是解决脊髓前方受压的有效方式。理想的前路手术应达到以下目的:(1)直接彻底减压;(2)重建丢失的颈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3)牢固的骨性融合。传统的手术方法是以减压、植骨、再辅以适当外固定为基本方式…。但在不使用器械的融合术中,植骨可能因塌陷、挤出、吸收或不稳定压入椎管而失败。植骨块后移可致髓损伤,前移则导致食管、神经、血管的损伤。又由于植骨块与上下椎体接触面之间的微动,可致植骨融合失败,假关节形成。

  • 标签: 植骨融合术 颈前路 钢板内固定 减压 配合 椎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116例颈椎间盘置换结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患者,指导临床医生对其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于我院就诊的116例诊断为三节段颈椎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颈椎间盘置换术,实验组在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前路融合手术。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的各项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间盘置换结合前路融合手术在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患者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 标签: 颈椎间盘置换 颈前路融合手术 三节段颈椎病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4月我院收治的 58例三节段颈椎病患者,依照入院单双次序分为对照组( n=29)与观察组( n=29)。对照组行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前路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的 JOA、 NDI以及 Nurick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JOA、 NDI以及 Nurick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 ]颈椎间盘置换;前路融合;三节段颈椎病;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ree level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from May 2018 to April 2019, 58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three segm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29) and observation group (n = 29).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excellent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JOA, NDI and Nurick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JOA, NDI and Nurick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combined with anterior cervical fusion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three segments,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颈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颈椎手术的复杂性,无论采取颈椎前路、后路手术均具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而术后并发症和患者的康复情况与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正确的护理措施和熟练的护理技术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我们对颈椎手术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颈椎 前路 后路 手术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6-01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做好各项术前准备,辅导患者术前食管、气管推移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重切口引流、呼吸、四肢活动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呼吸道护理;及时做好术后在围保护下颈部及四肢的康复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61例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恢复良好,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可行性和需要性。方法:将310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5例,制定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心理、体位、咽喉、胃肠道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在颈部不适、咽喉刺激、轴线翻身依从性、腹胀、便秘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颈部不适、咽喉刺激、腹胀、便秘等发生率,2h轴线翻身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16.8:33.5,15.5:34.8,7.4:20.6,9:17.4,97.4:72.3,98.9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在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治病过程,改变传统护理模式,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受,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治疗,达到身心康复的效果,对当前优质服务的开展,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颈椎 前路手术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前路减压+单纯Cage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CDH)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共3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前路减压+单纯Cage融合术治疗,其中3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男18例,女14例,年龄28~62岁,平均45.2岁,单间隙突出者17例,两间隙突出11例,三间隙突出4例。术后观察患者颈椎曲度指数、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脊髓损伤及神经症状加重等情况。平均手术时间96.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7mL。术前颈椎曲度指数为(14.2&#177;4.1)%,末次随访时减小为(12.9&#17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由术前的(8.5&#177;2.4)分恢复为术后3个月时的(13.8&#177;3.6)分及末次随访时的(13.7&#17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2.7&#177;16.0)%。随访12~41个月,未出现Cage移位、下沉、脱出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方法相对简单,安全性高。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前路减压 融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9例自2018年10月~2020年9月进行治疗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分成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8),对照组患者应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比较治疗前后两组ASI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ASI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SIA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创伤性颈髓损伤 脊柱神经功能
  • 简介:颈椎前路手术是脊柱外科经常采用的手术入路,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因牵拉气管而引起患者不适感及生命体征改变甚至呼吸困难等并发症都有一定的发生率。我院自2001年9月开始,对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气管推移训练,减少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颈椎前路手术 气管推移 护理措施 呼吸困难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56例,均行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术。其中单节段受累50例:T101例、T112例、T1217例、L119例、L29例、L32例;双节段受累6例:T12和L15例、T11和T121例。Frankel分级:A级11例,B级23例,C级15例,D级5例,E级2例。结果所有病例脊髓均获有效减压,平均随访18个月,植骨融合良好,无脊柱后凸畸形及内固定断裂或松动等并发症。伤椎高度由术前(1.5±0.2)cm恢复到(2.9±0.3)cm,后凸Cobb角由术前25°±3°恢复到5°±2°。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8例,C级20例,D级16例,E级9例。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是集直视下直接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畸形矫正、重建脊柱稳定一次性完成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脊柱骨折 胸椎 腰椎 脊髓损伤
  • 简介:摘要:我国颈椎病等颈椎疾患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需要手术治疗的例数也越来越多。颈椎前路手术可以直接将椎间盘及后方骨赘对脊髓的压迫解除,减压效果彻底、椎体骨性融合良好,对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的正常维持效果确切,因而目前其已经成为治疗颈椎疾患最常见手术方式。但是另一方面,颈部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加上术中使用内固定器械等因素的影响,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也越来越多。临床上早已公认科学规范的护理对取得理想手术效果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促进其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旨在为临床上颈椎前路手术患者规范护理措施的建立提供依据。

  • 标签: 颈椎前路 手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手指鹅畸形其原因尚不明确,在手外伤中,多由于骨间肌挛缩引起,在其他手部疾患中,如类风湿,骨性关节炎,大脑瘫等,使手内在肌的平衡失调,也可以引起手指鹅畸形的发生。手术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作中央腱束延长、侧腱束及三角韧带松解术,另一种是指浅屈肌腱固定术。

  • 标签: 畸形 手指 手术治疗 挛缩 屈肌腱 三角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老人段食管异物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例高龄段食管异物(枣核)均在内镜下未能取出异物,行左颈部食管切口异物取出术.结果食管异物(枣核)均顺利取出,一例术后出现颈部食管瘘,换药一周左右,术后第14天痊愈出院.一例术后第9天顺利痊愈出院.结论高龄段食管异物一旦内镜下不能取出,应积极早期手术;术前胃镜及CT定位,结合术中触摸定位,食管切口尽量小是顺利康复的关键.关键词高龄;段食管;食管异物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linicalExperiencesofSurgicalTreatmentin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OldAge.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clinicalexperiencesofsurgicaltreatmentin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2casesoldagesabove80yearsold.Methods2elderlypatientsabove80yearsoldwith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receivedsurgicaltreatmentthroughleftcervicalincision.Resluts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weretakenoutsuccessfullythroughleftcervicalincisionin2cases.Onecaserecoveredsmoothly.AnothersufferedfromcervicaleGsophagealleakageafteroperation,andrecoveredwelltwoweekslaterthroughconservativetreatment.Conclusions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oldagescan,tbetakenoutsmoothlythroughesophagoscope,surgicaltreatmentshouldbefirstlyconsideredtoremovalforeignbodiesasearlyaspossible.CorrectmanageGmentiKsetyhewokredysforrecovery.OldAge;CervicalEsophagus;ForeignBodiesinEsophagus中图分类号R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与后路手术的疗效。方法: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取样64例,选取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随机分组,给予前路手术治疗(33例,前路组)和后路手术治疗(31例,后路组),观察骨折复位、手术情况,对比并发症率。结果:术后,前路组后凸角(5.13±0.60)°,并发症率3.03%,比后路组(8.42±1.35)°、19.35%低,椎体前缘高度(32.64±5.30)mm,比后路组(27.14±4.21)mm高,住院时间(19.52±5.40)d,术中出血(352.58±60.47)ml,手术时间(146.80±33.57)min,比后路组少,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安全性佳,并发症少,可有效恢复椎体解剖高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 标签: 治疗效果 脊柱骨折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 29例行单纯前路手术治疗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 3个月与复查时平均单间隙和平均双间隙较术前相比差异显著, P< 0.05。 3例患者由于术后痰多、呼吸功能衰弱,行气管切开治疗后好转; 3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积极行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1例患者术后发生血肿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所有患者复查后无融合节段松动表现,内固定效果良好。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取单纯前路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但需要对患者适应证进行严格掌握,把控好手术治疗成功的相关要点,进而才能取得最佳的手术效果。

  • 标签: 前路手术 下颈椎 骨折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颈椎前路固定手术中,采用 CT检测骨压力范围的有效实施方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 50李颈椎患者,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研究 CT辅助下颈椎前路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其中有颈椎前路椎间盘骨渣摘除融合的患者 23例,颈椎前路椎体全切植骨融合的患者 27例,所有患者手术前采用全麻诱导方式,采用 CT基准术扫描。骨减压操作后,实施二次 CT扫描评估骨减压手术的范围。如果骨减压不当,可以实施追加手术。第三次 CT扫描,直至满意为止。结果:观察术后的 50例患者,其中 24例患者 CT评估第一次减压充分成功,未进行二次减压; 22例患者骨减压后 CT减压不到位,追加了二次骨减压手术; 4例患者骨减压二次不充分,追加了第二次减压。平均每位患者 CT扫描 1.52次。所有患者术后又做了最后一次的 CT扫描,显示减压满意。术后对 50例患者跟踪随访 6个月。术后一周平均恢复率为 60%,无减压不充分导致的二次返修手术操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 CT手术扫描可以帮助患者了解骨压的具体范围,调整骨压不充分的病例位置,实现充分的减压,提升颈椎前路手术效果,缩短患者的愈后恢复时间。

  • 标签: CY手术 颈椎前路 骨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