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7和17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能否用于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应用7和17染色体荧光探针,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细胞核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反应,分析随访3年以上经病理证实25例复发和15例未复发浅表性膀胱癌中7和17染色体拷贝数。结果7和17染色体数目同时异常增多有10例,仅存在于复发膀胱癌组织中;在7或17染色体数目增多19例中,复发性膀胱癌显著高于未复发癌(P〈0.05);7和(或)17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在G2/3中显著高于G1(P〈0.05),在临床分期和复发次数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7和(或)17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和浅表性膀胱癌复发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有用指标。

  • 标签: 膀胱癌 复发 染色体 荧光 原位杂交
  • 简介:2004年WHO综合肾细胞癌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推出了新肾细胞癌分类和诊断标准(表1)。

  • 标签: 肾细胞癌 病理分类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保留前列腺尖尿道黏膜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及对于保留尿控功能优势。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2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采用常规PKERP与保留黏膜PKERP,各110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量、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手术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间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最大尿流率均显著改善(P〈0.05);对比而言,保留黏膜PKERP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43.6%vs28.2%)及拔除尿管后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率(33.7%vs18.2%)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前列腺体积分层分析,对于大体积前列腺(≥80g),保留黏膜PKERP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常规PKERP组(57.6%vs28.6%,P〈0.05),而〈80g前列腺,两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尚不能认为有统计学差异(39.3%vs28.1%,P〉0.05)。结论保留黏膜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短期疗效与常规PKERP相同,既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包膜穿孔率,又可有效减少术后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特别是对于大体积前列腺,对于保留尿控功能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剜除术 尿失禁
  • 简介:我院以曹开镛院长自拟回春汤二为基础方,和回春壮阳胶囊2、3等治疗阳瘘108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加减治疗 基础方 回春汤 阳痿
  • 简介:我院以曹开镛院长自拟回春汤二为基础方,和回春壮阳胶囊2、3等治疗阳痿108例,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加减治疗 基础方 回春汤 阳痿
  • 作者: 罗炽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 机构:隆昌市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2150
  • 简介:李女士今年30岁,在两个月前没有明显诱因从而出现了腰酸痛,同时在尿液当中也伴有较多泡沫,前往医院就诊后被确诊为肾炎疾病。当患者患有肾炎疾病后要采取怎样治疗措施呢?同时对于肾炎疾病分类都有哪些?

  • 标签: 肾炎疾病
  • 简介:湿热证在慢性肾炎病程中很常见,且普遍存在于临床各证型中,笔者于2001年1月~2002年10月对128例慢性肾炎临床表现有湿热证患者,采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功效肾复康1颗粒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肾复康 临床疗效观察 湿热证 慢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标准治疗方法,同时也是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分期、分级重要手段。TURBT有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肉眼可见全部肿瘤,达到手术治疗作用;二是对切除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期和分级,以明确患者术后治疗方法并评估其预后。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提出二次TUR概念,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TURBT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二次 治疗方法 尿路上皮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未分类肾细胞癌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1例肾结石合并未分类肾细胞癌患者,通过经皮肾镜镜检明确诊断,并行肾根治性切除,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行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具有肉瘤样形态分类肾细胞癌,术后16d发现全身广泛转移,术后19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肾结石合并未分类肾细胞癌极为罕见,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上应行肾根治性切除,预后差。

  • 标签: 未分类肾细胞癌 肾结石 诊断
  • 简介:前列腺增生症,又称良性前列腺肥大,它是老年男性常见、多发病。临床上多以尿频、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等症为其主要症状,长期尿路梗阻又可造成肾功能损害。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应属中医学“癃闭”范畴。其病机主要以虚为主,且常与“三焦”气化不利,水道不畅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消炎胶囊3号 前列腺增生症 肾功能 中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制剂是否具有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减退、改善酸中毒疗效。方法观察未行透析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26例,采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制剂平均28个月后,患者肾功能、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改变。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无明显改变,血肌酐值虽然较治疗前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碳酸氢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长期采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制剂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作用,可减慢肾功能恶化速度,部分纠正酸中毒。

  • 标签: 低蛋白饮食 Α酮酸 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激素提前撤退对于ACTH-非依赖型库欣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重点研究该疗法是否能够满足术后患者激素需要量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瑞金医院收治38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库欣综合征患者,其中18例围手术期给予激素快速撤退补充治疗,另外20例则给予传统激素补充方案,收集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临床资料并研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方案术前、术后总体预后相似,但围手术期激素快速撤退疗法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住院天数[(5.83±0.75)]vs.(8.25±1.28)d,P〈0.01],同时能够缩减激素完全时间[(8.70±3.89)vs.(10.22±3.07)月,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库欣综合征围手术期给予激素快速撤退疗法安全有效,且能够更快地完全撤退外源性激素补充,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肾上腺腺瘤 库欣综合征 激素补充治疗
  • 简介:最近几十年来,妇女生第一胎年龄越来越大。同样趋势在男性群体也逐渐表现出来了。母亲年龄对生育、染色体异常、孕期并发症、先天缺陷以及对后代整体健康影响已经得到全面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已经应用于临床受孕咨询和产前咨询中。但男性年龄及其对生育结果影响相对来说得到关注度较低。本综述目的是对最近相关文献中父亲年龄对生育结果影响做一个综合评述。

  • 标签: 辅助生殖结果 生育力 男性衰老 父亲年龄 生育质量
  • 简介:IgA肾病,是以IgA为主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沉积所致肾小球损害。不难看出,IgA肾病系免疫病理学诊断名词,即肾活检组织经免疫荧光染色,在肾小球系膜区可见IgA为主免疫球蛋白颗粒状沉积,常伴有C3沉积,而少见补体前期产物如C1q和C4沉积。

  • 标签: IGA肾病 肾小球系膜区 免疫球蛋白 治疗 免疫荧光染色 肾小球损害
  • 简介:所谓血尿,是指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尿液红细胞计数〉10万个或12h尿沉渣红细胞〉50万个一种尿异常现象。根据尿肉眼外观和颜色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尿液外观颜色正常,仅在镜检时发现红细胞计数增多,称为镜下血尿。肉眼观即可发现尿有血,称为肉眼血尿。

  • 标签: 单纯血尿 慢性肾炎 主要表现 尿液红细胞计数 尿沉渣红细胞 肉眼血尿
  • 简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syndrome,CRS)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于2004年最早提出,但其概念及内容一直在演变,并不统一。直到2008年,在Ronco等发起下,由《急性透析质量创意》机构主办,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首届“国际心肾综合征共识研讨会”才第一次制定出CRS概念及分型共识,此共识已于2010年发表。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队列研究 急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评分 预警
  • 简介: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等七家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有93.2%患者PSQI总分≥5分,患者在各方面的生存质量较低,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与生存质量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即PSQI得分越低,生存质量越高。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睡眠质量对治疗和生存都有极为重要意义。

  • 标签: 生存质量 睡眠 血液透析
  • 简介:不育男性中频发精索静脉曲张备受关注,面向治疗分子水平研究也随之增加。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大鼠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精索静脉曲张起睾丸功能障碍中作用。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精索静脉曲张组。部分结扎左肾静脉与左睾丸构建大鼠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对手术13周后大鼠进行分析。睾丸细胞内DNA片段程度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未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用约翰逊得分评估肾小管退化情况。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TRAIL及其受体表达。检测了细胞凋亡指数,约翰逊得分,TRAIL和TRAIL受体表达。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偏差(s.d.)表示,并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分析。用Kruskal—Wallis和Dunn’s多重比较试验进行数捌分析。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相比,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生殖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031),约翰逊得分显著下降(P〈0.0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精索静脉曲张后,生殖细胞中TRAIL-R1和TRAIL—R4表达增加,TRAIL—R2表达下降。在TRAIL和TRAIL—R3受体表达上,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表明,TRAIL及其受体可能神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罩丸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有潜在作用。

  • 标签: 细胞凋亡 不育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 睾丸 精索静脉曲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