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医学装备及其管理概念,并从医学装备的管理机制、引进机制、在用机制、使用机制、质控机制、溯源机制的建立着手,构建完善的医学装备运行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医院管理医学装备的综合水平。

  • 标签: 医学装备 管理机制 构建
  • 简介:摘要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其破裂出血常常导致病人致残、致死。虽然近年来显微外科手术和神经介入方法治疗脑动脉瘤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依然有很大的手术危险性。本文通过综述近年来文献所报道的对脑动脉瘤发病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控制脑动脉瘤生长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期为早预防、早治疗、提高治疗疗效等方面为临床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指导。

  • 标签: 脑动脉瘤 细胞凋亡 分子生物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在具体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30名护士,并对全部患者在60天内的患者护理合格率与护理差错发生率进行记录,同时,对全部护士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将在其基础上的护理合格率与差错率进行记录。结果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前与实施后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实施后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7%,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9%,另外,实施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5%,明显优于实施前的13%(P<0.05);护理前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5.01±1.24)分,明显低于护理后的(8.50±1.46)分(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风险管理机制,能够较好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使在具体护理中的差错率明显的降低,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炎症性肠病之一,该病症发病原因不明,且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高的趋势,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医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可能与免疫系统细胞因子失衡有关。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医学界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且在治疗手段上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将着重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其治疗进展进行探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诊治方法。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的膝关节炎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研究表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结论可以根据其不同类型的发病机制,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诊治。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诊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创伤骨折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其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机制,研究并探讨对血栓并发症发生进行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骨折治疗过程中并发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创伤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药物治疗联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创伤骨折 血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过实验探究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子的影响。将9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5 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水平PCT、CRP、IL-6、TNF-α、及APAHCE Ⅱ评分、SOFA评分,结果表明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中IL-6、TNF-α水平。

  • 标签: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变异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冠心病的一种类型,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从而使得患者出现心前区疼痛不适等临床症状,心电图主要显示为短暂性ST段抬高为特征。目前,冠状动脉痉挛产生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一氧化氮(NO)的释放减少、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炎症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仍以药物为主来治疗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本文就变异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变异型心绞痛 发病机制 治疗措施 综述
  • 简介:内质网应激(ERS)是继细胞死亡受体通路、线粒体通路后的第三大细胞凋亡通路,主要由氧化应激、钙失衡及炎症反应所引起。适度的内质网应激能维持细胞稳态,但过强或长时间的应激,会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表明,很多疾病与ERs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本文简要综述ERs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及机制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缺血性脑卒中 钙超载 自由基 炎症反应
  • 简介:膏滋方是中国人民长期医疗实践经验所积累的一种特色中医疗法,正日益发挥着滋补强身、抗衰益寿、救偏治病的功效,对91份膏方处方进行分析,并对滋补药在膏方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总结,为临床运用膏方治疗风湿病提供参考。

  • 标签: 风湿性疾病 膏剂 滋补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治疗的不断进步,胰腺癌是一种早期隐匿、生存时间短、死亡率高、无法根治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药与胰腺癌的各种常规治疗结合,作为一种强而有效的辅助治疗 , 可以达到良好的协同作用,同时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减少肿瘤体积,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药治疗 胰腺癌 临床应用 作用机
  • 简介:摘要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Chronicmountainsickness,CMS)通常是指长期生活在2500米以上的高原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CMS患者有显著的红细胞增多,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厚,核磁共振由于其空间分辨率高、无辐射、可重复性好等诸多优势,在CMS患者的心脏改变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外科尿路上皮肿瘤,其主要治疗手段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及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C)辅以术后膀胱药物化疗或全身化疗,但高复发率和较低的术后生存率是一直困扰临床医师及研究人员的难题。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其被认为是肿瘤复发和药物抵抗的关键因素,本文就近年来膀胱癌CSCs与化疗抵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膀胱癌 肿瘤干细胞 化疗抵抗
  • 简介:摘要 :此文章用来研究妇产科手术中病人常见感染病发状况。挑选于 2018年 8月到 2019年 8月在我院进行妇产科手术治疗的 120例病人,对治疗方式与感染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解决方案。讨论结果为:总共感染 38例患者,其中由于切口感染达到 34.2%,呼吸道感染达到 26.3%,口腔感染达到 18.4%,尿道感染达到 21.1%。另外大部分妇产科救治病人由于自身抵抗力过低,住院时间过长年龄较高,导致自身受到感染,引发多种并发症。那么依据此种类型,可以分析得到,引发妇产科感染的多种情况,对其进行及时的解决,可以更好的帮助病人及时康复,使其生命得到安全保障。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感染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近年来缺血性心脏病发病和病死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手段多样,其中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分别从病理机制及治疗药物治疗二方面阐述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缺血性心脏疾病 病理机制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对miRNA的研究提示,miRNA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iRNA在乳腺癌耐药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约有70%的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化疗耐药。因此,乳腺癌的治疗亟需新的更有突破性的治疗手段。基于miRNA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靶向肿瘤治疗方案。我们主要讨论了miRNA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最新进展,以及基于miRNA治疗的前景,和miRNA在耐药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miRNA 化疗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