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WT-1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SFT/HP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中枢神经系统SFT/HPC的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以29例脑膜作为对照。结果SFT/HPC以细胞围绕血管形成血管外皮样结构为特点,肿瘤小血管呈WT-1强弱不等的阳性表达或不表达,而毛细血管呈弥漫性强阳性表达。在脑膜中,WT-1表达与肿瘤血管的大小和肿瘤的类型及分级无明显关联性〇=0.02727,P=0.7572)。结论WT-1可作为SFT/HPC区别脑膜的标记物,将来也可作为抗SFT/HPC血管生成治疗的潜在靶点。

  • 标签: WT-1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血管周细胞瘤
  • 简介:目的考察P16与Ki67的表达在子宫颈上皮内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组织学诊断与分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针对86例患有宫颈糜烂的育龄期妇女行宫颈组织活检、HE染色常规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与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分析:未见上皮内细胞病变及恶性病变的宫颈组织(NILM)18例(阴性对照组);低级别上皮内变(CINⅠ级)25例,高级别上皮内变(CINⅡ级、CINⅡ~Ⅲ级和CINⅢ级)43例;P16与Ki67免疫组化分析:P16与Ki67在高级别CIN宫颈损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CIN及NILM损伤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与Ki67双阳性标记对于辅助诊断CIN病理分级有益,其可以作为鉴别宫颈癌前病变、指导临床手术治疗及评估预后的生物标识物.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化 P16 KI67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干扰素 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的患者,共 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 干扰素α-2b栓治疗,研究组采用干扰素 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通过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半年转阴率。 结果 研究组 27例患者中,有 14例患者痊愈, 11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 92.59%。对照组采用 α-2b栓治疗的 27例患者中, 17例患者痊愈, 6例患者病情得到缓解, 4例病人无效,总有效率为 85.19%。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后选取有效患者进行半年随访, 对照组23例患者中,转阴率为 56.52%;研究组 26例中,转阴率为 73.08%。 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用干扰素 α-2b栓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伴高危型乳头病毒感染具有显著疗效,可消除 HPV的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干扰素 α-2b栓 复方沙棘籽油栓 慢性宫颈炎 高危型乳头瘤病毒
  • 简介:目的:探究微小RNA-29c(miRNA-29c)在胶质中的表达水平以及表达水平对胶质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手术切除的胶质组织标本80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分级标准,将组织标本进行分级,同时收集非胶质组织标本25例作为对照组。将上述收集的组织标本制作为微组织阵列。同时切取5μm×5μm组织切片留用蛋白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免疫组化检测以及miRNA-29c原位杂交检测。结果非胶质组织标本miRNA-29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胶质组织标本表达,miRNA-29c表达水平随着肿瘤分化级别的提升而降低;非胶质组标本CDC42表达水平明显低与胶质组,且随着胶质分化级别提高CDC42水平明显增加;miRNA-29c靶mRNA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提示人CDC42mRNA是miRNA-29c潜在的靶mRNA;人胶质细胞U87MG经过miRNA-29cmimics转染48h后,转染组细胞miRNA-29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以及Scr转染对照组,通过转染方式可将miRNA-29cmimics成功转入人胶质细胞U87MG,并且能够成功表达;miRNA-29cmimics转染组CDC42表达明显低于两对照组,在人胶质细胞U87MG中miRNA-29c可以降解CDC42mRNA的表达,从而降低CDC42蛋白的表达水平;miRNA-29cmimics转染组人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在48、72、96h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与Scr转染对照组,miRNA-29c可以有效的抑制人胶质细胞U87MG增殖活性。结论miRNA-29c是人胶质的有效抑miRNA之一,miRNA-29c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上判断胶质分化分级的参考依据,miRNA-29c表达水平的降低减少了对其下游基因CDC42的抑制作用,引起CDC42表达的异常增加,导致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研究结果显示miRNA-29c在胶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 标签: 胶质瘤 微小 RNA-29c 细胞分流周期蛋白 42 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评价清毒益气汤辅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治疗患者宫颈中重度不典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宫颈中重度不典型HPV感染的阳性患者53例,依据CIN(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宫颈上皮内样病变)分级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毒益气汤(自拟方)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HPV转阴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3.08%高于对照组为62.96%(P〈0.05),HPV转阴率为88.46%高于对照组为70.37%(P〈0.05)。结论:采用清毒益气汤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治疗患者宫颈中重度不典型HPV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的疗效,且患者HPV转阴率高。

  • 标签: 清毒益气汤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 宫颈中重度不典型 HPV感染 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对高级别脑胶质临床疗效及酪氨酸激酶2(DDR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我院64例高级别脑胶质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联合静脉注射尼莫司汀化疗治疗,研究组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连续服用4~6个周期,1、2年后进行随访。疗程结束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2年生存率,分析治疗前后认知功能(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DDR2与VEGF吸光度值(OD值)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65.63%)、疾病控制率(87.50%)高于对照组(40.63%、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MMSE及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DR2及VEGF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DDR2及VEGFOD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出现Ⅲ及Ⅳ度不良反应,研究组呕吐、恶心、脱发、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年生存率(65.63%)高于对照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酪氨酸激酶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及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放疗 替莫唑胺 高级别脑胶质瘤 酪氨酸激酶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