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学校班主任在整个班级内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班主任开展学生工作,引导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班主任是联系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而且班主任也是沟通学校和社会家庭的桥梁。同时在整个班级内学生与班主任接触比较多,受到班主任言行举止的影响较大,班主任会促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性的发展。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们身心素质均衡发展,提高学生们的科学素养。班主任是学生们成才道路上的关键引路人,也是促使学校科学稳健发展的基石。

  • 标签: 初中班主任。工作测量
  • 简介:摘要:探究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否可以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如果可以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那么胆汁反流的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程度有何关系。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几率远超非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所以说对于胆汁反流的患者来说,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非常有必要,若患者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杆菌,来提高胆汁反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我院肺炎患者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情况,以期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样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MDRO感染患者。对住院患者的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以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菌检出比例进行观察。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或疑似病例报告。在266份MDRO样本中,包括痰、血、分泌物等多种来源,其中痰液来源占比为51.88%,血液来源占比为34.21%,分泌物来源占比为12.78%,其他来源占比为1.13%。结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着时间而逐渐升高。

  • 标签: 肺炎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012-2014年建湖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制定建湖县寄生虫病防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2014年每年9月份采用分层整体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县内部分人群进行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采用改良加藤氏法对其进行常见寄生虫虫卵检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饶虫卵。

  • 标签:
  • 作者: 申昆玲 许文波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6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45,Email:kunlingshen1717@163.com,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 100026,Email:xuwb@ivdc.chinacdc.cn
  • 简介:摘要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毒病原,也是导致1岁以下婴儿罹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病毒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为全面梳理我国HRSV相关疾病负担、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诊断策略及HRSV感染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呼吸道合胞病毒防治关键理念与技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HRSV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及医学需求,交流探讨后形成了我国HRSV防治行动倡议,亟需在全国:(1)建立全国多中心的HRSV监测网络;(2)规范HRSV实验室诊断标准,促进HRSV感染相关病例的发现和报告;(3)积极开展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监测和多中心临床研究;(4)提升被动免疫用于预防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认知;(5)搭建HRSV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对于HRSV感染和流行的认知。专家一致倡议应尽快开展多中心参与、多学科联合的系列研究,为HRSV感染相关疾病的诊疗和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 作者: 姚开虎 杜倩倩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38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皮肤疾病研究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教育部儿科重大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人感染猴痘(HMPX)可影响全年龄段人群,通常以发热、乏力、肌肉疼痛、头痛、背痛等全身性症状发病,伴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前驱症状1~3 d后,患者出现皮疹,常从面部开始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可累及足底和手掌;皮疹历经斑疹、丘疹、水疱、脓疱、脐化、结痂和脱落等阶段;整个病程一般持续2~4周。但是,HMPX临床表现受感染毒株遗传背景、宿主免疫史、感染途径、混合感染和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可出现以口腔黏膜溃疡、吞咽困难、腹泻等少见症状起病,还可出现无发热等前驱症状、出疹先于发热、仅见局部单一病变和无皮疹等不典型表现,且已证实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只有了解和警惕各种不同的HMPX临床表现,才可能及时诊治患者和控制疫情。

  • 标签: 猴痘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中药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后长期低热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呼吸系统感染后长期低热的患儿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对患儿进行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后长期低热的临床治疗上,中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呼吸系统感染 长期低热 中药 小儿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现状及治疗情况。方法从阴道口及下1/3处取白色凝固或豆渣样分泌物置于玻片上,用生理盐水悬滴法直接镜检,显微镜下见到芽孢和假菌丝者为假丝酵母菌(+),同时询问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结果700例妊娠妇女炎症患者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231例,检出率为33.05%,用药治疗96例,用药率为41.53%;252例非妊娠妇女炎症患者中,共检出假丝酵母菌53例,检出率为20.03%,用药治疗200例,用药率为79.33%。结论有症状的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明显增高,而用药治疗人数却较少,为了提高妊娠妇女的生活质量,积极诊断和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妊娠期妇女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脲脲原体在不同年龄女性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特征。方法对984例脲脲原体阳性患者进行年龄分布分析及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解脲脲原体感染主要分布在21~30岁患者占31.1%,51~60岁患者占28.3%。20岁以下女性解脲脲原体的感染率最低,其次是61~70岁的患者。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对所有年龄段患者敏感性均高于其他抗生素,阿奇霉素对年龄≤30岁的患者敏感性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左旋氧佛沙星对年龄≥50岁的患者中敏感性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结论解脲脲原体(UU)是女性生殖器感染中主要的支原体。在新婚后年轻女性及绝经后中年女性中高发,根据患者年龄、病原菌的特征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之一。

  • 标签: 解脲脲原体 药敏分析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172例感染儿童入院时和经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的血常规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含量,以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结果细菌感染组WBC、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显著性(P<0.001);病毒感染组WBC、CRP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P<0.001)。病毒组与细菌组比较,WBC、CRP均有显著性差异。CRP阳性患儿经抗生素治疗72小时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统计学意义(P<0.05),WBC轻度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感染是,CRP、WBC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对于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具一定的价值,而CRP有事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敏感但非特异性的指标,可指导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并判断疗效。

  • 标签: 儿童 超敏C反应蛋白 病毒感染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呼吸功能训练和预防肺部并发症的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辅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设计问卷调查两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能够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而言护理效果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呼吸训练器 髋部 骨折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感染科新技术新项目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感染病科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施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循证护理的积极作用下,研究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科新技术新项目而言,循证护理的有效运用,可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循证护理 感染科 新技术 新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究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以8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引起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住院时间>30d、化疗持续天数>7d、白细胞最低值<1.0×109/L、粒细胞最低值<0.1×109/L都会引起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增加,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住院时间、化疗持续天数越长、白细胞最低值和粒细胞最低值越低,则引起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增加的几率越大,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