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系统芯片(SOC)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几乎所有SOC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智能电源类IP的研究开发日益显出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给出若干电源类IP的设计实例,包括电压参考源、电压调节器、振荡器、欠压锁定比较器、电压过零比较器等,并将使之能支持多种SOC的设计。

  • 标签: 系统芯片 智能电源电路 IP核 电压参考源 电压调节器 振荡器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乳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研究不同辅料对颗粒成型性、吸湿性、流动性及制粒情况的影响,运用综合评分方法筛选出最佳辅料,并以颗粒性状为依据考察辅料用量。结果最佳制粒工艺为浸膏粉与可溶性淀粉按21混匀,以75%乙醇为润湿剂制软材,湿粒在60℃下干燥,成品的流动性和抗吸湿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6.5%。结论试验结果可为乳颗粒制剂处方组成的确定提供依据。

  • 标签: 乳核颗粒 成型工艺 临界相对湿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豆状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现就肝豆状变性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与展望,重点介绍青霉胺、二巯基丙磺酸钠、四硫代钼酸铵和锌剂等药物治疗、肝移植以及基因疗法的现状及进展,同时也讨论了肝豆状变性患者用药依从性和随访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肝移植 基因疗法
  • 简介:高1-5米,重600公斤,时速仅2.4公里,日本制造的机器人Monirobo于2011年3月18日缓缓进入福岛核事故现场。很快Monirobo退下阵来。日本方面不得不向美国发出请求,邀请美国制造的机器人前来帮忙。美国派出的机器人Pacbot来头不小,它曾经在阿富汗战场担负过排雷和清除炸弹的任务,在“9·11”事故现场抢救过伤员。

  • 标签: 机器人 核化 国防 日本制造 事故现场 阿富汗战场
  • 简介:肝豆状变性(hepatolenliculardegenra—tion.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以铜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果接诊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往往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笔者于1997年-2002年间遇到5例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误诊 原因 WILSON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我国微型雕刻工艺中,雕艺术属于重要工艺之一。这种雕刻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历史长河中,雕艺术虽然几经沉沦,但雕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逐渐受到人的喜爱和追捧。因此,探究雕技艺具有艺术价值。本文阐述雕艺术发展历史,探析雕的艺术特征及美学特征,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启示与借鉴。

  • 标签: 核雕技艺 艺术特征 美学特征
  • 简介:安全法》于2018年1月1日实施,因核工业特殊管理流程以及相当多的专业术语,增加了理解该法的难度。本文通过对主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被监管主体在该法中的定位和责权范围进行分析,对关键监管对象的核设施、材料与放射性废物定义、调整范围和理解差异提示解读。同时说明在公众在该法中从知情到参与权的不同意义和立法意图,并就损害问题的简化和立法空缺做了分析,以利对《安全法》准确的理解。

  • 标签: 核安全 核设施 监管 许可 公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简要介绍了-壳型乳液聚合机理,包括接枝机理,互穿网络聚合机理及离子键合机理。详细论述了影响-壳乳胶粒结构形态和聚合物性能的因素,其中影响乳胶粒结构形态的因素包括聚合工艺、单体亲水性、引发剂品种;影响-壳聚合物性能的因素包括种子单体用量、两阶段引发剂用量比及两阶段乳化剂用量比。简要介绍了-壳聚合物用途,即用于高性能涂料、阻透材料、抗冲击改性剂和增韧剂制备。

  • 标签: 乳液聚合 核-壳 半连续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肝豆状变性护理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内容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一般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其护理工作展开了探讨,阐述了个人看法与观点。

  •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废物处置场(包括尾矿库,近地表处置场,核设施与核工程退役后的废物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评价处置场中的核素自处置库释放,在地下介质场中(包括包气带与含水层)随地下水迁移,最终出露对人类的影响。

  • 标签: 核废物 放射性废物 废物管理 处理和处置 环境影响
  • 简介:本文描述了目前3/2接线方式以及双母线接线方式下新间隔投运时的相方式,分析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 标签: 核相 分相操作 母线TV 线路TV
  • 简介:当今世界,国际安全形势复杂而严峻,核扩散风险、恐怖主义威胁和全球核电发展带来的诸多安全挑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课题,需要中美等大国协调应对,解决安全管什么、谁来管和怎么管的现实问题。习近平主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把安全列为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在2014年海牙峰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安全观,明确了未来国际安全合作的方向。值此2016年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之际,《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多角度探讨国际安全问题,以期有助于对该问题的深层思考。

  • 标签: 核恐怖主义 核安全 全球治理 核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