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方法:选择新生血管青光眼的患者8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虹膜与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中使用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缩短前房角新生血管消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康柏西普 雷珠单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简介:【摘要】血管神经头痛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科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失眠、呕吐恶心、一侧头部存在较明显的搏动疼痛及胀痛等,而且伴随有严重的间歇反复性发作史。此类疾病的特点在于迁延难愈及患病时间长等,极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以往临床上多通过服用止痛药物等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其能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疼痛感起到缓解效果,但是极易引发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整体治疗疗效并不理想。当前临床上开始通过中医方式对血管神经头痛患者实施治疗。

  • 标签: 艾灸 联合 耳穴埋豆 血管神经性头痛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1:1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试验组联合使用尼可地尔片,观察比较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6.77%vs77.42%);治疗后的NO水平更高、ET-1和CRP水平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RNAs) 是一种新型的对基因表达进行精细调控的重要非编码RNA,本文总结了circRNAs在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领域研究的前沿及经典文献,阐述了circRNAs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检索EMbase、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CEBM/CCD)中相关文献,结合临床,进行综合阐述。结果:circRNAs的表达与多种CVD相关, 有望成为CVD新型诊断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circRNAs在CVD中的作用机制及调控网络,既可促进也可以拮抗CVD的发生发展。结论:探索与发现更多的circRNA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以为CVD的诊断、靶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环状RNA 心血管疾病 相关性 研究进展
  • 简介:我院骨科1986年开展股骨头缺血无菌坏死股骨旋外动脉植入术以来,积累临床病例500余例,其中小儿37例,约占总数的8%。鉴于该类手术时间长,对小儿的体液、水电解质影响较大,麻醉时间较长且难度大等特点,现对37例小儿股骨头坏死血管植入术的麻醉及术中管理做如下分析。

  • 标签: 植入术 血管 小儿 麻醉处理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水电解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检验指标在诊断弥漫血管内凝血中的影响。方法:对我院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间我院收治的 50例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组),再选取同期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凝血检验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弥漫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检验指标中内源凝血状态( APTT)、外源性凝血状态( PT)、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TT)和国际化标准化比值( INR)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TT)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 P< 0.05)。结论:临床利用凝血检验指标进行弥漫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效果显著,可为医护人员了解患者机体凝血状态挺参考依据,便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 标签: 凝血检验指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族高胆固醇血症的心血管超声表现的特点。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范围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之间,选取对象为25例于我院进行治疗且已确诊的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心脏大血管管壁厚度各脏器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心血管超声表现的特点。结果:对25例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心血管超声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相对于正常健康的人而言,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会有明显的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未见明显变化。25例家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有23例患者有皮肤变色(后多确诊为皮肤黄色瘤)的情况发生,占比为92.00%;有8例患者在早起有较为明显的心绞痛等心脏功能异常的情况出现,占比为32.00%;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的患者出现6例,占比为24.00%;发生角膜老年环的患者有13例,占比为52.00%。结论:家族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病年龄较早,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受累,超声检测对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心脏瓣膜、血管情况能准确分析,为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心血管超声 超声表现
  • 简介:我院应用体外反搏技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病、缺血性眼病、缺血性耳病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近两年来又试用体外反搏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也取得了可喜的疗效。尤其对长期应用降糖药治疗效果差的病例,经过体外反搏的辅助治疗,减少了降糖药或胰岛素的用量,且能使血糖较快地降到正常水平。

  • 标签: 体外反搏 治疗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超声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5月—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选取无心血管疾病但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相似的50例患者作为对比组的研究对象,而观察组则选取50例颅外段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两组同时使用心血管超声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该技术对患者的误诊率、确诊率以及调查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研究结果。结果:本次的研究过程中,在对比组的50例研究对象中,我们观察到患者的误诊率为14%、确诊率75%为以及患者满意度为85.22±3.20,在观察组的50例研究对象中,我们观察到患者的误诊率为9%、确诊率96%为以及患者满意度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依托动机访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治疗依从和心血管事件的改善情况。方法 此次研究从该院高血压患者中抽出62例,时间范围用2020年4月-2021年4月,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动机访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实施前后2个月的情况(主要包括依从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依从评分数据中观察组比参照组高,有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依托动机访谈可提高依从,能避免心血管事件频发,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动机性访谈护理 高血压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护理用于维持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9月本科接诊维持血液透析病患6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针对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并发症。结果:对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8.18%低,P<0.05。结论:于维持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中运用针对护理,利于并发症的预防,建议推广。

  • 标签: 人造血管 针对性护理 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外科护理专科化建设中的全面综合管理与成效。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血管外科工作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和全面综合管理模式,判断不同模式下护理管理工作成效。结果:全面综合管理阶段,护理人员的护理素养、护理过程和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提升到( 94.65±0.17)分、( 95.62±1.35)分和( 95.25±1.08)分,患者总满意度达到 97.0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管外科护理专科化建设中,全面护理综合管理模式应用成效显著,能提升总体护理水平,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 标签: 血管外科 综合性管控 专科化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就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针对护理对策。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均符合出院标准,其中34例存在住院依赖的患者纳入研究组,34例无住院依赖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一般情况与对院内院外生活看法的调查,明确导致住院依赖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部分护理对策。结果:文化水平低、家庭年收入低、住院时间长、习惯院内生活而恐惧院外生活、生活不能自理等是导致住院依赖的主要原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须通过个体化评估明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施护改善不同因素导致的住院依赖情况。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住院依赖 护理对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多态(AGTR1 A1166C基因多态)与中国人群中CAD发生的相关。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并分析AGTR1 A1166C多态在2组人群人(冠心病组,30名、对照组30名)的分布和表达情况,测定和进行血清分析,如脂质浓度。结果:冠心病组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显性、显性和隐性模型与冠心病风险相关的(OR=1.32, 95% CI: 1.2 ~ 1.4, P=0.000;或= 1.25,95%置信区间CI: 1.1 - -1.3, P = 0.000, = 1.27, 95%,置信区间CI: 1.1 - -1.3, P = 0.000, OR=1.18, 95% CI: 1.0-1.4)。

  • 标签: 人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前置采用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13年 5月 -2018年 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27125例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均行产前超声诊断,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完成检查,经手术病理诊断, 22例发生胎盘血管前置,占 0.08%,经产前超声检查, 20例确诊,符合率为 90.91%, 2例漏诊或误诊,占 9.09%。结论:通过产前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胎盘血管前置,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胎盘血管前置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我院 40例脑梗塞后血管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受到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尼莫地平,观察组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 P< 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痴呆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吡拉西坦 尼莫地平 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MMP-9基因启动子区(2-1562-T基因多态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方法利用PCR-RFLP方法对288名相互无血缘关系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及12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MMP-9基因启动子区C-1562-T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进行测定。结果①实验组中MMP-9C-1562-T基因位点发现C、T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3种基因型;但在正常对照组中未检测到TT基因型,实验组中TT基因型仅发现6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间这2种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的分布无差异。②在实验组中,2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与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比较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显著增加(P〈0.01);在分别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分析中发现,与合并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者相比,无相应并发症组的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均增加(P〈0.05);但合并脑血管病变组与无脑血管病变组比较,增加趋势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2型糖尿病与正常人群中MMP-9基因启动子区C-1562-T基因位点CT和TT基因型与C、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相同。②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CC基因型与C等位基因在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者中显著升高,提示其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型基因。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重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择2020.4月-2021.5月这一年多期间,从我院收治的86例心血管重症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采取数字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有43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而另外43例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展开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相比更优,(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可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此改善其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重症 心理护理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