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麻痹是全麻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研究发现术后咀嚼口香糖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加速术后排气排便、降低肠梗阻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日。其生理学机制可能与激活头-迷走反射通路,直接和间接刺激消化道的分泌与运动功能有关。该方法在普外科领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而在妇产科领域,术后咀嚼口香糖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总结目前术后咀嚼口香糖的应用现状,阐述支持和怀疑两方面的观点,以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妇产科手术 咀嚼口香糖 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肝胆手术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对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展开分析。 方法 对院内 2019 年 11 月— 2020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NBD(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康复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09月-2022年0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后NB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康复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前便秘症状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康复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NBD中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脑卒中 康复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脓毒症休克犬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0只,内毒素(LPS)静脉注射复制犬脓毒症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EP组(12只)。对照组只接受林格液复苏。EP组另外给予丙酮酸乙酯首剂0.05g/kg.然后按0.05g·kg^-1·h^-1持续泵入。脓毒症休克模型建立前及建立后0、8、12和24h取血测定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血浆D-乳酸含量,试验24h处死动物后取小肠标本,进行肠黏膜炎性损伤病理学评分。结果EP组犬的肠黏膜炎性损伤程度病理学评分为2.33±0.25,明显轻于模型组的3.39±0.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犬在休克后血浆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逐渐升高,对照组较E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EP能显著改善肠组织灌流及功能指标,减轻肠黏膜的病理损害,对脓毒症休克时小肠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休克 脓毒性 丙酮酸乙酯 肠黏膜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泵对腹部外科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1月25日~2017年1月20日住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自控静脉镇痛泵),对照组---60例(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观察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副作用、术后情绪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0级42例、1级18例、2级0例、3级0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副作用(恶心6例、呕吐6例、腹胀3例、抑制呼吸0例)高于对照组数据(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55.41±5.21h)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P<0.05)。结论在临床上腹部外科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静脉镇痛泵时要密切观察胃肠蠕动恢复情况,对其进行腹部热敷、早期下床活动以及足三里封闭等措施,从而促进胃肠功能蠕动,肛门排气、排便,降低自控静脉镇痛泵带来的副作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自控静脉镇痛泵 腹部外科 肠道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小肠上皮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phosphoprotein,VASP)在失血性休克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正常组、休克1、2、4h组及休克2h+环磷腺苷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活性、血浆D-乳酸含量,并观察其与VASP表达的关系.结果VASP磷酸化激动剂环磷腺苷可明显增强失血性休克2h时VASP表达,降低血清DAO活性和血浆D-乳酸含量,与未加环磷腺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9.28,2.83,P<0.05).失血性休克后大鼠血清DAO活性显著增高,而VASP表达明显降低,两者旱负相关(r=-0.95,P<0.05).结论VASP降低是导致失血性休克大鼠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因素.环磷腺苷能改善肠屏障功能障碍.

  • 标签: 休克 肠屏障功能障碍 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
  • 简介:摘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英简NEC)在新生儿中发生率是比较高的,也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常见的与中肠胃急症形式。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研究分析,该病症并未完全掌握其发生的机制,所以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受到限制,极大的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也会给很多家庭带来伤害。本文从目前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原因出发,总结分析目前常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希望可以为该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功能障碍 研究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综合肠道刺激方案对住院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消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时段内收治的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字母表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实施一般治疗方案,实验组实施综合肠道刺激方案,比较两组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胃泌素、腹腔压力及APACHEⅡ评分相比参照组患者均更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6.67%,相比参照组不良反应率43.33%更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肠道刺激方案可改善住院机械通气危重患者消化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肠道刺激方案 机械通气 消化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烧伤犬休克期经肠道补充高渗盐糖溶液(HEGS)进行复苏后,肠道屏障及脏器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4只35%TBSAⅢ度烧伤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不补液(NF)组、静脉等渗补液(II)组、肠内等渗补液(EI)组和肠内高渗补液(EH)组,每组6只。2个等渗补液组于伤后30rain分别通过静脉或肠道给予含50g/L葡萄糖的生理盐水,24h补液量为4mL·kg^-1·%TBSA^-1(前8h匀速输入总量的一半,后16h匀速输入另一半);EH组经肠道输入HEGS(含18g/L氯化钠、50g/L葡萄糖),伤后24h内补液量为2mL·kg^-1·%TBSA^-1,补液方式同前。测定各组犬肝肾功能指标[血清AL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肌酐、尿素氮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伤后24h肠黏膜Na^+-K^+-ATP酶活性。结果各组犬血清ALT活性相近。3个补液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普遍低于NF组;伤后2hCK—MB活性均明显升高,EH组伤后2~8h低于NF、II组。II、EI、EH组血清DAO活性于伤后4h或6h起逐渐降低,分别为(3.9±0.6)~(3.6±0.5)U/L、(4.8±0.4)~(2.8±0.8)U/L和(6.4±1.8)~(3.5±0.8)U/L,均显著低于NF组(12.5±0.4)~(9.7±1.1)U/L(EH组与NF组比较,伤后4、6、8、24ht值分别为10.25、12.44、17.99、16.21,P值均小于0.05)。伤后24h各组肠黏膜Na^+-K^+-ATP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II组、EH组、EI组、NF组(前3组与NF组比较,t值分别为10.09、8.32、4.96,F值为26.79,P值均小于0.05)。结论HEGS对烧伤休克犬的肠黏膜屏障无明显不良影响。与NF比较,HEGS能显著改善伤犬心、肝、肾功能;减少1/2补液量,能达到与肠内或静脉输入等渗盐糖溶液相似的复苏效果。

  • 标签: 烧伤 补液疗法 盐水 高渗 肠黏膜 内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含益生菌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口服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周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二胺氧化酶(DAO)、C 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结肠癌 肠黏膜屏障 肠内营养 益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前结肠直肠癌是消化道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的影响和危及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据中华医学会在2014年所发布的统计学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其大肠癌患者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三十几左右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位居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行在前三名,虽然我们国家的大肠癌患者,其肿瘤病变的发生部位主要是在以直肠肛管的中下端较常见,但是由于经过外科手术治疗后所留置在患者腹部皮肤上的肠道造瘘口,会长期的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和心理,这让患者们长期着饱受痛苦、并感到苦不堪言,所以当前的临床外科医生们一直是把保留患者的肛门及其功能,作为未来大肠癌手术治疗的方向目标方向之一。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发病率 结直肠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进食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胃肠功能恢复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胃肠道 功能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胃肠手术后常因麻醉、手术操作损伤脉络、气滞血瘀,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机运行受阻、胃失和降,不能升清降浊,使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临床以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为主。中医疗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具有显著优势,在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中药汤剂口服、针刺、艾灸、推拿、外敷、穴位敷贴、穴位注射、中药灌肠等。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现将相关研究进行整理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并进一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指引方向。

  • 标签: 中医 胃肠术后 胃肠功能紊乱 术后胃瘫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术后单纯性恶心呕吐 术后腹泻
  • 简介:摘要:胃肠手术后常因麻醉、手术操作损伤脉络、气滞血瘀,导致脾胃受损、脾失健运、气机运行受阻、胃失和降,不能升清降浊,使胃肠运动功能受到抑制。临床以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不排气等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为主。中医疗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具有显著优势,在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腹部术后胃肠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中药汤剂口服、针刺、艾灸、推拿、外敷、穴位敷贴、穴位注射、中药灌肠等。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现将相关研究进行整理论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并进一步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指引方向。

  • 标签: 中医 胃肠术后 胃肠功能紊乱 术后胃瘫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 术后单纯性恶心呕吐 术后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