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胆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胆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手术治疗的96例胆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延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早期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各48例。对比2组胆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24h引流量、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情况、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胆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术后2h引流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占比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满意度占比以及生活质量单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胆性急性胰腺炎普外手术治疗早期效果明显优于延期,安全性高且恢复快,建议推行早期手术治疗。

  • 标签: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普外手术 24h引流量 住院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以不同类型神经性膀胱分为两组,甲组33例为逼尿肌反射亢进,乙组39例为逼尿肌无反射,均采取针灸方法治疗,进一步分析评价针灸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残余尿量、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速以及24h排尿次数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类型神经性膀胱的疗效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尿量动力学指标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针灸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量动力学
  • 简介:目的本调查研究拟了解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原因,并分析压力的相关性,以探索缓解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病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按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年龄与经常倒班及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两个压力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呈负值。结论建议广大护理管理者尽力减少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人员/心理学
  • 简介:摘要重金属铅污染是危及到食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中的铅污染会导致人体出现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现象。基于此,本文中将对食品中重金属铅污染状况及检测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食品 重金属铅污染 状况 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MDRO患者床单位织物污染情况。方法对2017年1月-7月入住ICU的345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经临床及微生物室鉴定为MDRO的患者进行单间隔离,选择隔离病房患者在更换床单位织物的24h、48h、72h、96h、120h、7d对床单位织物及床栏进行微生物采样,运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MDRO检出部位、株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ICU患者MDRO检出培养来源主要来源于痰培养及支气管吸出物,占70.83%,其次为尿培养(12.50%)、血培养(8.33%)、伤口分泌物、腹水培养(4.17%);对床单位MDRO培养检出率为8.17%,床单位MDRO的检出部位主要集中在床单位上部(10.09%),相比下部(5.14%)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床单位左右侧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床单位织物MDRO的检出率高于床栏的检出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隔离病房床上织物MDRO检出率为9.75%,时间与织物MDRO检出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重症监护病房MDRO环境管理中应注意床上织物的管理,在床单位上部及床上织物检出率较高,且床上织物保留时间越长,MDRO检出率越高。

  • 标签: 医院感染 ICU MDRO 床单位 医用织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免法(RIA)测定颈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颈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200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来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地方人员和在中心进行健康疗养的飞行员。以有无颈椎病为标准分为颈椎异常组和颈椎健康组。随机选取颈椎健康人员30人,颈椎异常组30人,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及海马匀浆TNF-α含量并进行对比,比较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颈椎异常组均进行手法颈椎整复治疗后视物模糊减轻,清晰度增加,颈椎正常组血浆TNF-α含量为34.25±2.19ng/l,而与颈椎异常组血浆TNF一α含量为56.79±3.17ng/l,颈椎正常者血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颈椎异常者(P<0.05)。结论基于本课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血浆TNF-α增高是造成颈椎性椎动脉持续缺血因素,是引起颈性视力障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颈椎疾病 视力障碍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慢性肺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慢性肺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90%,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是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甚少见的病因是肺血管疾病.慢性反复性肺血栓栓塞;发病隐匿、缓慢、发现较晚,主要表现为重症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是临床进行性的一种类型,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并不少见.临床对COPD引起慢性肺性心脏病的诊治非常熟悉,但是对反复发生的肺栓塞引起的慢性肺性心脏病缺乏足够的重视.肺栓塞(PE)发病率较高,临床诊断率不高,特别是在基层医院诊断率还不高,误诊率可达40.6%~79.1%.现将我院近3a内诊断的由肺栓塞导致慢性肺性心脏病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肺栓塞 诊断 肺源性心脏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CT对痛风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痛风患者22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8例足踝部疼痛,63例手部疼痛,56例膝关节处疼痛,分别对这三组痛风患者进行双CT扫描,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作为痛风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对图片进行分析详细记录三组的扫描结果,对其所有数据及特异度和灵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8例双侧足部及踝关节疼痛患者中,确诊96例,双CT诊断的准确度为95.37%,特异度75.00%,灵敏度97.92%;63例双侧手部及腕关节疼痛患者中,确诊痛风50例,双CT诊断的准确度为88.89%,特异度61.54%,灵敏度96.00%;在56例膝关节处疼痛的患者中,确诊46例,双CT诊断的准确度为89.28%,特异度80.00%,灵敏度91.30%。结论双CT作为现在临床上一种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对提高痛风的诊断率有积极意义,且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源CT 痛风性关节炎 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CTA随访检查CABG术后桥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6月~2016年6月经双CTA检查CABG术后200例,并对桥血管狭窄或闭塞进行分析。结果双CTA检查CABG术后200例,桥血管461支,内乳动脉桥血管298支(占64.6%),大隐静脉桥血管163支(占35.4%);桥血管狭窄69支(15.0%),闭塞60支(13.0%),通畅332(72.0%);桥血管狭窄或闭塞129支(28.0%)。结论双CTA随访检查CABG术后桥血管狭窄闭塞优于CAG,是目前最佳的随访检查手段。

  • 标签: 双源CTA,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进行分析。方法分析38例胆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手术时机。结果38例病例经早期手术治疗,36例痊愈,2例死亡。胰腺炎患者中,早期手术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晚期手术(P<0.01),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患者中,早期手术的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晚期手术(P<0.05),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该根据病情变化来选择手术时机。胆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应早期手术,可阻断病情恶化,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手术治疗 胆源性 胰腺炎 时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护理对策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先行入院的39例,对其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后续入院的39例,对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状况与生活质量,并对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运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其心肺功能,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小针刀治疗颈性头晕的机理与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示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将60例颈性头晕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在CT引导下进行小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常毫针刺法。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前,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为(18.28±3.3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CT引导下针刀治疗颈性头晕有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开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92例。使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患者行常规疗法,而观察组中患者则是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之后根据患者情况行对症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率方面,则是显著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临床上发生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的病情较为容易反复,针对性的开展对症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效果 对症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选取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参照组选用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检查,研究组选用经阴道彩色超声输卵管造影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结果高于参照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选用经阴道彩色超声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检查,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诊断结果、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值得临床深究。

  • 标签: 超声造影 输卵管源性不孕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对神经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78神经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87%,较对照组的79.49%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44%,较对照组的82.05%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性偏头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之价值。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探讨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的特点并探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呼吸内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策,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性膀胱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与针灸治疗对其残余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神经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均分成常规组与配合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与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内压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数据对比无差异存在,配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且膀胱内压力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神经性膀胱患者的治疗而言,患者接受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残余尿症状可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残余尿 肌肉 电刺激仪 神经
  • 简介:摘要探讨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结果。方法采取收集患者方法,对于患者实施神经内科精细化管理,最终讨论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措施,可使得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明显得到提高。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正常分娩且发生羊水污染的孕妇,年龄在21~38岁之间不等,平均孕周为38周,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于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羊水污染度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统计,以对比分析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发生羊水污染的孕妇中,羊水污染程度不同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也不同,其中羊水污染Ⅰ度、Ⅱ度和Ⅲ度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9%、26%和55%,而羊水污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总发生率约为30%。结论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并且羊水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比率,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羊水污染 新生儿窒息 相关性 污染程度 发生率 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