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病理石蜡切片及HE染色,也就我们所说的病理常规制片,这个工作是病理诊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制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从而影响该患者的后期诊疗。方法对于医院来讲,病理诊断的准确与否又与该医疗机构的总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病理病理切片质量的坏坏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能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减少病理诊断中的差错的发生1。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的质量不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后面的工作造成影响2。结果例如固定不及时导致的组织细胞溶解,取材不仔细造成的细小病灶的遗漏,脱水不彻底造成的组织蜡块发软,染液不净造成的各种背景污染等等。结论很多环节出现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都是很难再得到纠正和补救的,尤其第一步组织固定不佳导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将主要针对HE常规切片的背景及各种污染处理展开相关讨论,对各种潜在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控制制片质量。

  • 标签: 石蜡切片 HE染色 背景处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医院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直接影响着科学研究的质量水平,是医院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分析了医院的科研经费管理中常见的两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 标签: 科研经费 医院 经费管理
  • 简介:摘要探讨临床药师对尘肺患者进行宣教的工作模式,以抗菌药物、中成药、抗结核药物、吸入剂合理使用四个方面为切入,辅以心理疏导,宣传健康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尘肺患者进行宣教,督促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延长住院间隔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尘肺患者 宣教
  • 简介:性系统性纤维化(nephrogenicsystemicfibrosis-NSn是一种少见的以多系统累及纤维化为特点的后天获得性疾病。目前文献报道该病所有患者都有肾功能不全病史。此病于1997年首次在美国被发现,加利福尼亚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密西西比州共15例患者出现相似的以四肢皮肤变硬、变厚、颜色加深为特点的临床表现。2000年Cowper等首先报道了此病.2001年该临床表现被命名为。肾性纤维化性皮肤病(nephrogenicfibrosingdermopathy,NFD)。随着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研究者发现患者全身多脏器均可发生进行性纤维化.如肺、心脏、肝、。肾、肌肉等。因此,使用NSF能更准确地描述此病,并被后来的研究者广泛接受。据国际NFD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CenterforNephrogenicFibrosingDermopathvResearch。ICNFDR)的统计,截止2007年6月全球已报道约215例NSF。目前,NSF的发病机制虽然尚未明了.但几乎所有的患者在出现NSF临床症状前都接受过注射含钆(Gd)MR对比剂(gadolinium-basedMRcontrastagent,GBMCA)进行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检查1231。因此,含Gd的MRI对比剂的应用与NSF发生的相关性引起越来越多学者及研究机构的重视。

  • 标签: 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对比剂 安全性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在颈椎盘性疼痛中采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20例颈椎盘性疼痛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共计48个椎间盘,均实施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结果对比术前,术后1周VAS评分、术后12个月VAS评分均明显更佳,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颈椎盘性疼痛中采用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颈椎盘源性疼痛 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性碱性磷酸酶(BAP)测定对小儿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4月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487例3个月~2岁小儿进行末梢血小儿骨性碱性磷酸酶(NBAP)活性检测,并按卫生部颁发的婴幼儿佝偻病预防方案对487例小儿进行佝偻病临床筛查。结果487例3个月~2岁小儿中NBAP阳性率为34.91%,而临床筛查佝偻病患儿为65例,阳性率为13.35%。结论NBAP检测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对小儿佝偻病早期诊断、预防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婴幼儿 佝偻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选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27种进行试验,阳性对照用组胺,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120例燥红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布按照变应原皮肤刺试验步骤操作,读取试验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其中1种变应原引起过敏者42例,占35%,2种及以上78例,占65%。其中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以对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例(65.83%)和78例(65%)。结论燥红质患者多数有2种及以上变应原引起,其中螨类是本地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的变应原。

  • 标签: 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性鼻炎 燥红质
  • 简介:在本校2005、2006、2007年级检验本科班学生临床生化检验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的切入,教学中强调试剂研发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研发意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建立了试剂研发的意识,初步具备试剂研发的能力。教学中以试剂研发为新切入,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打下坚实基础,提高了临床生化检验教学质量。

  • 标签: 试剂 研发 科研素质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实施药学监护的病患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对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展开探讨分析。结果药师可根据患者及临床的实际状态与需求来决定抗菌药指征使用的必要性、抗感染治疗策略制定的必要性、重点关注病原学检测与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监测、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等作为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切入。结论患者通过在临床药师介入参与抗感染治疗后,接受临床药师针对性的用药监护策略,可有效避免患者在用药方面上的错误,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感染治疗 药学监护切入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卒中后出现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电针与刺放血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为康复组与研究组,康复组患者接受临床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电针与刺放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吞咽障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实际疗效明显好于康复组,且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得到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数据分析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脑卒中之后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给予其电针与刺放血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点刺放血 吞咽障碍 电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间接治的8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6.19%,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椎管 地塞米松 异烟肼 结核性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诊疗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患有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人进行相关检查、临床症状的统计,并且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彩超显示左心房室长大的患者有25例,占69.44%;两心室长大的患者有10例,占27.77%;左心室后壁搏幅下降的患者有32例,占88.88%。放射检查显示左心室长大者的患者有13例,占36.33%;左右心室长大的患者有15例,占41.66%,经过系统全面的治疗后有效率达78.46%。结论对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进行诊断时应该将患者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研究,最终才能降低对患者的误诊率。而对于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该病的情况比较复杂、治疗的矛盾很多、预后欠佳。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择42例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接受双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检查各项指标,同时,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同时接受常规CT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第一,分析rrBF、rrBV与rrPS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42例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双CT灌注成像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CT,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T灌注成像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源CT灌注成像 放射性肺损伤 诊断价值 病理基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对神经性偏头痛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78神经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87%,较对照组的79.49%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44%,较对照组的82.05%更高,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等措施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神经性偏头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具临床推广之价值。

  • 标签: 神经源性偏头痛 综合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为心脏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接诊收治的64例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观察组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进行对症治疗。经过差异化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对比分析后,采取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采取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方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稳心颗粒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脏疾病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72例慢性肺性心脏病患者,按接受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6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45%,常规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6.11%,结果显示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了患者心功能,是慢性肺性心脏病的一种理想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普外科手术治疗胆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时机及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性急性胰腺炎的78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且平均将这78例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患者,给实验组给予早期手术治疗,给对照组给予延期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对这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对比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7.34天,在术后的24小时内的引流量为189.45ml,没有临床死亡患者,则死亡率为0.0%,治愈39例,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4.34天,在术后的24小时内的引流量为253.45ml,临床死亡患者有5,则死亡率为12.8%,治愈34例,治愈率为87.2%。从实验结果来看,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胆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医生要严格对患者的病情状况与身体耐受能力进行评估,来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这样既能够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 普外科手术 治疗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神经性肺水肿运用机械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小儿神经性肺水肿患儿中选取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机械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撤机时间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所用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机械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神经性肺水肿,可有效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撤机时间,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痊愈。

  • 标签: 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 运用机械通气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性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性膀胱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随访3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膀胱容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可促进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了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脊髓栓系综合征术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针灸辨治椎间盘性腰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锥间盘性腰痛患者70例参与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利用电子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针灸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且腰椎功能改善更为理想,疼痛症状大大缓解,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联合熏洗、针灸对治疗椎间盘性腰痛具有确切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提升脊柱功能。

  • 标签: 椎间盘源性腰痛 独活寄生汤 熏洗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