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心理状况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焦虑及抑郁情况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分别为95.00%和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采用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消化内科 焦虑 抑郁 舒适度
  • 简介:摘要本案例报告中的兰兰是一个即幸运又幸福的女孩。她是一个被领养到福建的幸运孩子。领养她的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因为本家庭三个都是男孩,那时一个月的小兰兰就成为这个家庭的一员了。目的是作为家里的领养媳。当兰兰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一次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妈妈很不客气的将事实告诉了原本学习优秀的她。晴天霹雳的信息从天而降,从那以后她那颗好强的心,就无依无靠了,她不敢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她的三哥自由恋爱这年结婚了,对她的打击非常的大。从此她变得自卑、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下降、忧郁、性格内项了,便有不好的行为出现不与家人打招呼自己出门几天后才回来,家人找不到她、先后有过三次分别用药物和煤气自杀手段轻生,家人发现的早,自杀未成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心理有问题,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在家人的劝说下来找咨询师。

  • 标签: 心理治疗 激励治疗 家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科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观察、总结和分析。方法以我院急诊科于2015年12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精神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等8项情绪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精神病性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的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患者的恢复,总体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心理护理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接收68例艾滋病患者为对象。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环境适应,独立程度,精神状态和信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焦虑、抑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常规护理 心理护理 效果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行为干预对防止酒依赖者复饮的疗效。方法采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定并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在除问题解决维度外,FAD其他各维度得分和SAS与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消除酒依赖患者发病的心理因素,降低复发率,提高酒依赖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酒精依赖 认知行为治疗 家庭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用药依从性。结果对照组HAD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心理状态 用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在无偿献血的具体工作中,满足当前临床用血的需求下,对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最大限度的心理护理,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扩大无偿献血队伍。并且分析各种原因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及采血护士与献血者心理的相互作用。在做好心理护理方面,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

  • 标签: 无偿献血 心理护理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撷取的48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240例。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心理评分(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情况、临床相关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情况实行观察。结果实验组、对照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性突出,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实行对比,实验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 围手术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科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75)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一般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DS评分(22.5±2.8)VAS评分(29.6±2.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7±2.1)(35.5±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0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3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恐惧、焦虑等不安心理。增加患者依从性,有利于治疗的进行,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胃癌 心理护理 根治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ICU中证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心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ICU重症护理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02月-20156年10月收治的62例宫外孕患者,对其采取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62例宫外孕患者的焦虑、紧张发生率17.74%,恐惧发生率为19.35%,自卑发生率为19.35%,烦躁发生率为19.35%,和护理干预前各项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外孕患者实施科学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不安情绪,帮助患者更好的度过妊娠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外孕患者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探讨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疾病谱正在发生相应变化,我国居民面临慢性病和新发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但长期以来,大医院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医疗轻预防的问题,而全科医生一直担负着健康教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作用,是实现预防为主方针的关键所在。本文简要的对全科医学中的心理健康病案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全科医学 心理健康 病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老年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CU老年重症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人)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模式,观察组(32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加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最后将两组的护理的结果与满意度进行评分分析,评分标准参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HAMD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另外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3.75%远高于对照组78.13%,P<0.05。结论在ICU老年重症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ICU重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尿失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尿失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7%,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尿失禁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关注。

  • 标签: 尿失禁 心理护理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下肢骨折患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60位下肢骨折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强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满意度差异性。结果从术后第二天开始,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达到96.67%,对照组仅为83.33%。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常会由于心理因素影响到疼痛阈值,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对疼痛的关注程度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下肢骨折 心理护理 疼痛程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心绞痛患者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1年的时间内治疗的40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并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感评分及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心绞痛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少焦虑情绪,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心绞痛患者 护理 焦虑情绪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面部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面部烧伤患者中选择66例进行调查分析,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心理护理,各33例。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结果对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提示观察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降低,护理满意率则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面部烧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面部烧伤 心理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入的急诊手术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优质护理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术前、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优质护理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麻醉前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不良应激,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 生理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40例分娩后出血的产妇,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取的措施为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所采取的措施为信心干预护理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心里情况,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汉密顿焦虑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情况。结论我院采取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促进产妇健康发展,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分娩大出血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脑卒中后出现抑郁与焦虑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抑郁与焦虑症状的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病情比护理前有了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抑郁与焦虑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明显好转,治疗效果能得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 抑郁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