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放射护理的现状改进对策。方法:择本院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医院放射护理现状进行调查,并依据调查现状提出对策。结果:调查后可知,医院放射护理管理方面存在较多不足,存在盲区,欠缺急救意识以及专业培训。结论: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应提升对放射护理管理的重视度,定时进行急救技能以及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消除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放射护理 现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能力与防范意识。方法:分析护理职业暴露现状,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急诊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与院感防控管理欠佳、个人防护不到位、操作技能不规范等密切相关。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提高防范意识,主动采取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风险。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工作有着很高的风险,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病人,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风险,减少纠纷的产生,营造出一种医患和谐的良好关系。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工作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科护理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儿科114例患儿,时间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57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57例,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8.25%)较对照组(89.47%)明显更高(χ2=4.094,P<0.05);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度82.47%相比,观察组为96.49%(χ2=6.993,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有促进作用,护理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 教育干预 家长满意度
  • 简介:结合我国自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以来的教育现状,从培养目标、招生情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师资力量、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并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剖析,以期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标签: 护理教育 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现状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健康问题的重视与日俱增,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儿科护理中存在诸多护理风险问题。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患儿伤残或者死亡,即为儿科的护理风险。风险管理具有风险性高、后果严重、不确定性高、复杂程度高等特点。如何降低风险,做好儿科护理的风险管理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因此,对儿科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探究。

  • 标签: 儿科 护理风险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患者家属的焦虑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时间段内接诊的66名急诊患者家属纳入研究样本,对患者家属实施问卷调查,对急诊患者家属焦虑与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影响因素。结果:66例患者家属中60例(90.91%)急诊患者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焦虑情绪,其中35例(53.03%)轻度焦虑,18例(27.27%)中度焦虑,7例(10.61%)重度焦虑。对其焦虑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表明,疾病知识欠缺、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对患者家属造成严重的困扰,医疗费用和文化程度也是影响患者焦虑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但患者家属职业和户籍对患者家属的焦虑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与中表明,在急诊患者中有90%以上的家属容易出现焦虑症状,文化程度、疾病知识、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是患者家属出现焦虑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急诊 患者家属 焦虑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某军队综合医院老年干部病房的陪护状况,分析、寻找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方法采取时点调查的方式由专人收集调查所需的信息,分析陪护构成因素原因。结果老年干部病房当日陪护率为88.26%;陪护原因可分为5类,其中生活不能自理、高龄生活部分自理是陪护的主要原因。陪护人员中未经专业培训者占86.09%。结论实行老年陪护准入制度,加强陪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护工比例,是提高老年干部病房陪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老年 干部病房 陪护率 陪护管理
  • 简介:介绍我国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防范护理风险的措施,提出增加护理人力,健全人身安全保险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可避免护理风险。

  • 标签: 护理风险 法律意识 沟通 制度
  • 简介:[目的]了解台州市养老护理员现状.[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台州市9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台州市养老护理员以女性为主,占84.69%;年龄(47.27±9.61)岁;从业年限(5.66±5.60)年;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1.43%;78.57%的养老护理员月收入3000元以下,且日工作时间为正常工作时间的1倍-3倍.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家杭州市的标准.[结论]台州市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大,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与老人比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重视养老护理员素质的提高,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台州市养老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台州市 现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 118 例脑卒中患者于出院当天上午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 ( 162. 83 ±29. 69) 分,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各条目平均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能力、自身状况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 ; 年龄、家距离医院或者诊所的距离、卒中分型 barthel指数均为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 P < 0. 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和出院准备度量表对118例脑卒中患者于出院当天上午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162.83±29.69)分,出院准备度各维度各条目平均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疾病知识、出院后应对能力、自身状况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年龄、家距离医院或者诊所的距离、卒中分型barthel指数均为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患者制定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介绍了出院计划的相关概念,在国内、国外的现状,在国外已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部分疾病中逐渐开展,因无相应的标准化流程,效果并不理想。 关键词:出院计划;概念;现状;应用 “出院计划”这一词最初由美国提出,19世纪美国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将其定义为: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顺利转接到另一个环境中的过程[1]。美国医院协会指出:出院计划是一种集中性、协调性、整合性的过程,通过专业的医疗工作人员、患者家属的共同合作,保证患者在出院后能继续获得相应的照顾[2]。20世纪国内开始引入出院计划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促进患者从一个环境顺利转到另一个环境的护理过程,从患者入院当天开始直到患者出院出院后连续的护理过程[3]。 1 出院计划相关概念 1.1 出院计划目的 出院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在出院后能够继续得到优质的治疗和护理,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保障其他有需要的患者能够使用[4]。 1.2 出院计划步骤 出院计划基本上可分为 4 个步骤。 ①评估:病人家属各种问题需求;②计划: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内容 ;③实施: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包括指导病人、家属长期照顾者相关的护理的知识技能;④评价反馈[5]。 1.3 出院计划内容 美国医院协会在已经出版的指南中出院计划的基本内容是:确定患者出院后的照顾人员,对患者家属行出院后的健康评估、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询, 制订出院计划, 和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协调,实施相应的计划并进行出院后的随访。 其核心是评估和明确患者的健康需求, 联合相关机构实施出院计划并进行跟踪随随访[6] 。 2 出院计划在国外现状 目前,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巴西、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已充分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实施了相关的措施。在美国医疗服务中,出院计划已成为必须要执行的重要环节;加拿大出台《出院计划标准与指南》;英国出台了《社区管理(延迟出院)法案》,强调出院后开展持续医疗服务的重要性;爱尔兰出台了出院计划指南标准,明确出院计划流程的具体细节;出院计划已成为巴西医疗政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颁布出院计划相关政策,强调各卫生相关部门应协调合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出院计划服务;日本医疗工作者已认识到出院计划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院计划尚未纳入日本医疗体制。[7] 3 出院计划在国内现状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学者提出出院计划的概念,认为出院计划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比例增加、医疗费用增长、家庭照料能力欠佳护理技术发展有关。但是并未立即引起我国相关部门及人员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出院计划开始受到关注。2014年1月16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召开的 “康复出院计划研究” 启动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康复出院计划制订实施的探索之路。[8] 4 出院计划在国内的应用 4.1 出院计划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癌症病程长、死亡率高,需要患者反复住院治疗、复查,出院后还可能伴随有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有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出院后需求最多的护理服务是康复指导、康复锻炼、肿瘤复发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知识[9]。黄雪芳、闫文霞[10,11]等开设PICC专科门诊、制定PICC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利用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治疗间歇期PICC导管进行维护和指导。汤维娟等[12]在上海市提出了肿瘤患者的连续性照护模式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对肿瘤患者的出院计划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没有标准化的流程可供参考, 研究也仅限于科研层面,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肿瘤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13]。有调查研究乳腺癌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以多样化的形式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潜在的医疗费用。但目前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统一的流程评价标准,仍需借鉴国外的经验。[14] 4.2 出院计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在患者入院时,责任护士便评估患者需求,教会家属照顾患者和协助锻炼的技巧,正确的照顾知识,住院期间责任护士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和自我照顾能力; 在随访过程中对患者完成出院计划单上的内容进行监测,指导患者完成呼吸功能锻炼。研究结果显示对COPD患者实施出院计划服务,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15,16] 4.3 出院计划在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应用 结合CKD的疾病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需求为目标, 制定出CKD的个体化出院计划, 通过出院计划护理团队、患者家属的协调合作, 可以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 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延缓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进展。[17] 4.4 出院计划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实施出院计划, 可以使患者享受连续、规范的医疗护理服务。患者可以在自己家里接受专业的护理,还能够在家属的陪同下独立的生活,有利于疏解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能够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18,19] 4.5 出院计划在糖尿病患者应用 糖尿病管理新模式使糖尿病教育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可以使患者得到持续性的照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但对于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就目前的医疗资源还不能实现。研究中饮食、运动、监测依从性干预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的照护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建议联合社区医院使更多的社区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参与进来, 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20] 4.6 出院计划在脑出血患者应用 脑出血患者病死率致残率非常高,为患者制定出院计划对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目前的出院指导仅限于对刚出院的患者实施康复指导护理,而对于出院后时间较长的患者则无法进行有效的护理,仍需要加大对脑出血患者院外随访个体化指导,以提高脑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生活质量。[21] 5 小结 出院计划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对出院计划具体实施还在探索和完善之中,没有标准化的指南可供参考。 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包括住院期间对家属进行评估,指导他们学会相关的照顾常识和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培养更多的高级临床实践护士, 能够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的健康评估并实施。另外还应加强社区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重视医院与社区医院的沟通,从本质上改善患者的服务质量。 可以借鉴、参考国外我国台湾、香港等地的模式和经验, 结合内地医院工作的特点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形成比较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出院计划服务系统。[22,23,24]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个人、社会和国家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我国慢病管理并没有找一个卓有成效的模式,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慢病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 标签: 慢性病 商业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肿瘤病人护理依赖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试验执行时间为2018.02~2019.02,抽取71例老年肿瘤病人,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全面总结分析,使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各状态进行评估。结果:经评估结果显示,老年肿瘤病人的CDS总分为(54.32±12.12)分,护理依赖性占比为60%,经回归性分析得出,分析年龄、营养情况、抑郁情绪等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对护理依赖性较强,且充分重视抑郁、年龄、营养情况异常、共病状态等,第一时间拟定护理措施,将生活质量提升。

  • 标签: 老年 肿瘤 护理依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医疗保障和康复护理体系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为到了老龄阶段,老人的身体机能也有所衰老,他们的慢性病、体质衰弱等情况会需要更长的恢复期。但目前医疗资源数量还是有限,没有做到全面的普及,而且分布也不均匀,这类老人往往会被推荐在社区或家里接受康复治疗,但也就无法接受更专业的康复护理,所以恢复的效果非常有限。为此,本文对我国老年康复护理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探讨。

  • 标签: 老年康复护理 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医患纠纷、医护纠纷属于临床常见不良事件,发生不受时间的控制,急诊科属于高发科室,是不同因素共同作用所致,部分因素无法有效改善。基于此,本文开展急诊预检分诊现状展望研究,以综述形式呈现。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 存在问题 展望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护理职业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护理教育中,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对各种情况的关键阶段。然而,实习期间,护生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于学习任务的重压、临床环境的挑战、与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交流等方面。本文描述了实习护生压力的来源现状,论述了手术室实习护生压力要高于其他科室的事实,阐述了实习护生不同时期的压力的状况,提出了缓解压力的措施对未来的展望。

  • 标签: 实习护生,压力,现状
  • 简介: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由于生活节奏与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正趋于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脑卒中后约3/4存活者遗留有功能残障,需要长期的康复照顾。

  • 标签: 脑卒中 家庭功能 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