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多间隙肛周脓肿的手术治疗比较复杂,大范围的切引创口引流虽然理想,但以后瘢痕收缩可导致肛门畸形,后果严重,切口过小则引流状况不佳。尽可能避免对肛门部正常组织结构的损伤,维护肛门正常功能和形态,又要保持良好的引流状况,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寻求的目标。方法:采取Ⅰ期多切口对口引流,即横向引流创口问采取纱条或多股丝线涂药(如九一丹等)拖线引流,每天拖线1次,配合高住脓肿腔项或内口橡皮筋挂浮线,简称预期挂线。在炎症消退后渐加紧浮线,将横向的拖线去掉采取垫棉压迫使之闭合的方法,治疗多间隙肛周脓肿34例并与对照组34例Ⅱ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33例,复发1例,治愈率为97.1%,无失禁和肛门严重变形并发症发生,肛门功能正常;对照组34例均治愈,但在术后并发症、肛门形态、功能、疗程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本术式安全有效、科学合理,能达到Ⅰ期治愈的目的,可维护肛门正常形态及功能,并可避免过早紧线使上方黏膜因牵拉而下移,影响创口引流及延期愈合的不良状况。

  • 标签: 多间隙肛周脓肿 Ⅰ期手术 多切口对口拖线引流 预期挂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预期管理在减少儿科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10月儿科收治的儿童4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2020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201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日常管理模式;将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收收治的1988例儿童作为研究组,采用护理预期管理;比较两组输液或静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护理文书不规范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输液或静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文书不规范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护理预期管理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预期管理 儿科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防范儿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将儿科住院治疗患儿家属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工作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预期管理,比较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预期值与感知值的差异、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两组一线护士培训前护患沟通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沟通准备能力、启动沟通能力、结束沟通能力和总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患纠纷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预期管理可以显著提高一线护士的护理质量,提高沟通能力,降低护患纠纷率。

  • 标签: 护理预期管理 儿科护患纠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预期管理在减少儿科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儿科收治的儿童4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将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2012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日常管理模式;将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1988例儿童作为研究组,采用护理预期管理;比较两组输液或静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护理文书不规范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输液或静脉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文书不规范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护理预期管理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护理预期管理 儿科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预期管理在预防儿科护患纠纷方面的应用效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探讨护理预期管理对于降低儿科护士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以及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 按照住院时间的不同,将儿科住院治疗患儿的家属分为两组,每组各包含120名患者,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在研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而观察组则采用了护理预期管理,旨在比较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预期值和感知值之间的差异,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培训情况及护士考核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服务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预期值和感知值(得分>5分),同时其可靠性维度感知值显著高于预期值,而其他维度的预期值则仍然高于感知值(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无明显差异性。在观察组中,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护患纠纷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性。结论 护理预期管理的实施可以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水平,而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则能够清晰地了解患儿的病情,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和家长的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预期管理 儿科护患纠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需求现状。方法采用照顾者问题评估表对90例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例脑卒中患者照顾者需求条目中得分最高为患者医疗及社会服务资料不足,其次为预防中风复发的资料不足和缺乏社会服务的支援;再将照顾者分为有慢性病和无慢性病两组,有慢性病组中协助患者日常起居、家中缺乏照顾器材的条目得分高于无慢性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提供患者病情信息,建立出院准备服务计划,发展居家服务体系,可减轻照顾者压力。

  • 标签: 住院脑卒中患者 照顾者 照顾者问题评估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套管针以它独有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深受广大护理人员和患者所喜爱.美国输液协会推荐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天,我国尚无统一的规定标准.康晓燕等建议将5天作为常规留置时间[1],我们医院也实行此标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例不能达到预期留置时间.本文针对我科2002年6月~12月应用400例留置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 简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低,百岁老人比例不一定低;反之,百岁老人比例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一定高。但上海人El平均预期寿命全国最高,百岁老人比例也增长较快。据估计,到2009年上海百岁老人人口将超过1000人,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到每百万人口中有70位以上百岁老人的“中国长寿之乡”标准。

  • 标签: 上海 百岁老人 中国长寿之乡 微量元素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 简介:【摘要】介绍预期性悲伤的概念,阐述并分析关于癌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旨在为今后开展预期性悲伤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 标签: 预期性悲伤 癌症患者 主要照顾者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64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HRZE抗结核方案,观察组32例患者于常规治疗之上加用左氧氟杀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临床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率、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具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复治菌阳肺结核 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精确评估预期寿命对于老年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但准确评估个人的预期寿命仍是一大难题。目前,我们评估预期寿命的方法主要包括查询寿命表、在线预测问卷、步态速度监测、考虑合并症及综合预测模型。前三者评估方式较为便捷,在临床上操作性较强,而合并症计算和综合模型在降低了部分便捷性的同时提高了预测预期寿命的准确性。应用综合预测模型是目前较为推荐的评估方式,但尚无一种预测模型能够完美地评估预期寿命。评估预期寿命的方法仍需要更深入的优化及验证。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老年人 预期寿命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内科长期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7-10月在某医院内科长期住院患者接受住院治疗的148名长期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和预期性悲伤量表(AGS)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内科长期住院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年龄、月收入和疾病治疗的依从性是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论 内科长期住院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存在较为明显的预期性悲伤,护理工作者应注重家庭主要照顾者的心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程度,促进心理健康。

  • 标签: 内科 长期住院患者 主要照顾者 预期性悲伤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干预期伴发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SRD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组的96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发生抑郁,占比35.42%。同时,患者抑郁的发生和心脑血管并发症、Hb、ALB、内瘘手术次数、家庭人均年收入有关(P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抑郁发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预期管理在预防儿科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82例儿科住院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予以护理预期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且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P<0. 05)。结论:在儿科日常护理工作中予以护理预期管理,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预期管理 儿科 护患纠纷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难度的上肢精细任务中预期性姿势调节(APA)的特征变化,并探究网状脊髓束(RST)激活对其APA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双变量混合设计,包含4种不同测试任务和3中不同任务启动状态。共招募健康右利手男性13例进入测试。受试者须根据耳机中的声音提示随机完成前向触碰、杯状抓握、拇指夹卡片和小指夹卡片四种任务,各10次。每种任务测试中有一半的任务启动提示音为114 dB的白噪音,以诱发惊吓效应激活RST;另一半为80 dB的嘟嘟声,作为常规对照。使用表面肌电记录受试双侧胸锁乳突肌、下斜方肌、背阔肌、腰段竖脊肌以及右侧三角肌、桡侧腕屈/伸肌的全程肌电。并在随后处理中,将肌电时域和频域指标转化为目标肌肉的启动反应时、达峰时间、激活延时、APA或补偿性姿势调节(CPA)幅值等进行不同任务和刺激状态的对比分析。此外,研究中根据胸锁乳突肌(SCM)提前激活与否将114 dB测试任务分别归类为SCM+和SCM-作为不同启动态进行处理。结果RST激活后,各任务中运动前反应时与肌肉收缩达峰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SCM+、SCM-和普通状态下的三角肌反应时分别为(106.89±43.78)ms、(136.78±48.74)ms和(168.60±73.17)ms,且两两比较均存在显著区别(P≤0.01)。同一状态下的对侧斜方肌下部和同侧背阔肌APA幅值显著增高(P<0.05),但肌肉启动时序和前臂肌肉APA/CPA幅值未见显著影响(P>0.05)。小指夹取任务中桡侧腕伸肌预期性肌肉激活延时较触碰任务显著缩短[(-15.39±5.02)ms和(4.45±4.5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难度的上肢精细任务中仅桡侧腕伸肌表现出任务特异性的提前激活;RST激活可以导致预期动作提前启动,并加速肌肉收缩和提高部分躯干肌APA幅值,但对前臂肌肉APA/CPA幅值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网状脊髓束 预期性姿势调节 惊吓反应 上肢精细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患儿家属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224名PICU患儿家属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预期性悲伤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PICU患儿家属预期性悲伤量表得分为(89.51±13.47)分,得分率为66.31%。家属性别、家庭平均月收入、社会支持水平及心理弹性水平均为影响其预期性悲伤的主要因素(均P<0.05)。结论PICU患儿家属预期性悲伤水平较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当对家属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其社会支持、心理弹性水平。

  • 标签: 患儿家属 预期性悲哀 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穴位刺激对预防预期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Elsevier、Springer,ClinicalKey for Nursing,辅以互联网络检索,检索时间设为建库至2019年11月,收集所有探讨穴位刺激预防预期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1.0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544例成人肿瘤住院患者,干预组269例,对照组275例),其中2篇为RCT,3篇为半随机对照试验;所有文献质量均为B级。涉及的穴位刺激包括3种,分别为耳穴疗法、穴位按摩、穴位贴敷。Meta分析结果显示,只有穴位贴敷(184例患者)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化疗相关恶心呕吐控制效果方面优于对照组(RR=1.12,95%置信区间为1.03~1.23,P=0.01);其余结果不论是对所有文献进行的Meta分析,还是基于不同恶心呕吐种类亚组分析、不同发生时间亚组分析、干预组是否联合止吐药物亚组分析或者耳穴疗法干预的亚组分析,结果均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Meta分析中,3篇文献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其中2篇文献未观察到不良反应,1篇文献显示干预组(2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2%)。抑郁得分Meta分析中,2篇文献(260例患者)评价抑郁得分情况,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抑郁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MD=-11.72,95%置信区间为-19.82~3.62,P=0.005)。生活质量Meta分析中,2篇文献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由于数据无法合并,只做描述性分析,研究结果提示耳穴疗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尚不能认为穴位刺激可以缓解预期性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但是穴位刺激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且可减轻抑郁症状。

  • 标签: 穴位刺激 恶心 呕吐 化学疗法 预期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影响因素及现况,分析与心理韧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方便抽样选择2021年1月-6月收入我科诊断明确的1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了解肝癌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回归及相关分析;结果 预期性悲伤总分得分为85.32±16.06,心理韧性得分为23.96±5.46,二者之间呈负相关;预期性悲伤单因素分析认为年龄、学历、经济、与患者关系等有差异,P

  • 标签: 肝癌 照顾者 预期性悲伤 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