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EDTA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有效避免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误诊现象。方法采集EDTA-PTCP患者EDTA与枸橼酸钠抗凝的静脉血,在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使用显微镜对EDTA及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进行检测。并对患者的指血进行手工PLT计数。结果经比较,EDTA抗凝法计数PLT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TA抗凝法计数PLT显著低于枸橼酸钠抗凝法及手工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TA可导致PLT假性减少,在常规使用过程中,应当选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及人工计数的方式进行PLT的确认,进而有效减少误诊或漏诊现象。

  • 标签: 依赖性 假性血小板减少 诊断 抗凝法 枸橼酸钠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的水平变化,初步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受损后诱发炎症反应的状态。【方法】将80例H型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水平分为两组,H型高血压A组(Hcy15~30μmol/L)40例,男21例,女19例;H型高血压B组(Hcy≥30μmol/L)40例,男20例,女20例。再选取40例非H型高血压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另选健康对照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作为对照。采取入选者的清晨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M、hs-CRP水平。【结果】(1)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TM、hs-CRP水平均高于非H型高血压人群(P〈0.05),并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H型高血压B组血浆TM高于H型高血压A组(P〈0.05);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H型高血压患者血浆TM、hs-CRP水平明显增高,表明不仅存在血管内皮受损,并启动血管炎症反应。(2)H型高血压患者随着血Hcy水平的升高,血浆TM、hs-CRP水平增高,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血管内皮受损,增加血管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 标签: H型高血压 血栓调节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皮炎行清营解毒汤加减与红光照射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皮炎11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行红光照射与咪唑斯叮联合,观察组行清营解毒汤加减与红光照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且总体健康评分(80.02±13.6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4.37±13.01)分(P<0.05)。结论热毒蕴结型面部激素依赖皮炎行清营解毒汤加减与红光照射联合的效果显著。

  • 标签: 清营解毒汤 红光 热毒蕴结型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后舒张压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相关。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接诊的患高血压的150例中老年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降压治疗,按照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水平,将其中舒张压低于70mmHg的10例患者分为A组,70~79mmHg的58例患者分为B组,80~89mmHg的82例患者分为C组。观察3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对舒张压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间的相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150例患者中,共有55例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发病率为(36.67%),共包括心肌梗死23例,冠心病6例,脑卒中4例,短暂缺血性脑缺血22例。其中B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78%),显著高于B组(P<0.05);与B组相比,C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191%),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后的舒张压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将患者的舒张压控制于70~79mmHg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心脑血管事件 中老年高血压 心脑血管事件 舒张压 相关性
  • 简介:1概述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choroidalvasculopathy,PCV)目前被认为是新生血管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一种亚型或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以脉络膜异常分枝状血管网(branchingvascularnetwork,BVN)末端息肉样扩张灶(polyps)为特征的。

  • 标签: 脉络膜血管 息肉样 choroidal MACULAR degeneration branchi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0月的194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7例,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ET-1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NO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影响ET-1与NO的表达从而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对缓解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益处。

  • 标签: 微血管心绞痛 法舒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攀升,随之,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的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macularedema,DME)的危害也日显严峻。如何治疗DME,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问题。1DME的基本机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管在非增殖期还是增殖期,都可出现黄斑水肿,黄斑区局部的微血管瘤渗漏可引起局灶水肿,而后极部毛细血管的广泛渗漏则引起弥漫黄斑水肿。

  • 标签: MACULAR 微血管瘤 弥漫性黄斑水肿 眼内注射 毛细血管床 注射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杏达莫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不同时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1(ET-1)水平,以探讨银杏达莫对SAH后CVS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92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银杏达莫组,同时再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1~3d、4~7d、14~21d三个时段判断SAH合并CVS患者数,采用放免法测定三组不同时段(1~3d、4~7d、14~21d)血浆CGRP、ET-1水平。结果SAH合并CVS患者数银杏达莫组为23.2%(23/99),常规治疗组为33.3%(31/93),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常规治疗及银杏达莫组1~3d时段CGRP明显下降,ET-1显著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CGRP逐渐升高,ET-1逐渐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银杏达莫组1~3d时段无统计学意义,4~7d及14~21d时两组CGRP及ET-1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CGRP、ET-1参与了SAH后CVS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管内皮收缩/舒张功能的紊乱与CVS的关系密切,同时银杏达莫有助于调整SAH后CVS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SAH后CVS的发生率。

  • 标签: 银杏达莫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 简介:目的探讨和研究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内皮功能进行评价。方法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观察组(以下称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下称对照组),两组合计110例,主要对动脉弹性系数(Ep)和硬化值(β),以及顺应(AC)进行测定,对颈、肱、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观察组颈、肱、股动脉的Ep、β测值分别为(196.2±53.35)、(17.25±4.31),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颈、股动脉的AC测值均低于对照组,肱动脉AC测值虽比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的Ds和Dd以及IMT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虽有增高趋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临床中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给予准确评价。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在HTL所致在体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造用HTL(50mg?kg-1)灌胃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的模型,给予洛伐他汀10、40mg?kg-1灌胃后检测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反应(EDR),血管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血清中一氧化氮、丙二醛的含量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结果洛伐他汀呈剂量依赖地改善HTL抑制大鼠胸主动脉的内皮依赖舒张反应,能抑制血管组织中NF-κBP65表达的增加,可使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与HTL损伤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但各组大鼠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HTL对在体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洛伐他汀具有显著保护作用。

  • 标签: 洛伐他汀 HTL 内皮依赖性舒张
  • 简介:摘要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有一定关系,近年国内外关于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相关的研究也屡见报道。血管内皮细胞通过产生大量强效血管活性物质,包括血管舒张因子NO和收缩因子内皮素ET-1等,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起着关键的作用。内皮功能改变会引起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异常、血管痉挛收缩等,从而影响高血压的发展,促成或加速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普纳替尼(Ponatinib)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形成及NO合成释放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Ponatinib血栓不良反应形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体外划痕法、Matrigel基底膜成管法及NO检测试剂盒分别考察Ponatini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作用、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能力及细胞NO释放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Ponatinib对HUVECs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9±0.05)μmol/L。非毒性剂量的Ponatinib能够不同程度抑制HUVECs细胞的迁移、血管形成及NO的释放(P<0.05)。结论Ponatinib通过影响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等正常功能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为其诱发血栓的原因之一。

  • 标签: PONATINIB 血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机制
  • 简介:目的:总结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EHE)的影像学检查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例(其中烟台市烟台山医院3例、漳州市中医院2例、章丘市中医院1例)肝脏EH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数目、形态、大小、部位、密度或信号、强化程度及方式等特征。采用门诊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病灶变化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6例患者中1例为单发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6例患者共检出125枚病灶,其中1例检出75枚。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融合病灶最大径为0.5~3.5cm。病变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和肝被膜下多见。6例患者病灶CT检查平扫均呈低密度,边界较清晰。4例患者病灶MRI检查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均匀或不均匀。2例患者病灶呈肝脏“包膜回缩征”。6例患者行CT检查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MRI检查动态增强扫描,1例呈环状强化,5例基本均匀强化;所有病灶表现为延迟强化。3例患者部分病灶内可见静脉血管进入或通过病灶,血管腔正常或变窄。1例呈“棒棒糖征”。6例患者中,5例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肝转移癌,1例考虑肝胆管细胞癌。6例患者行肝脏肿瘤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肝脏EHE。2例肝脏EHE患者确诊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其中1例初诊后2年行CT检查示肝脏呈“包膜回缩征”,初诊后4年行MRI检查示继发性肝硬化,另1例初诊后6年半复查CT示肝硬化。1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4年复查CT示肝左叶肿瘤复发,随访1年半年肿瘤无明显增大,后行超声引导下RFA治疗,随访半年无异常。另3例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4、5年均无复发、转移。结论:肝内单发或多发结节,CT和MRI检查动态增强扫描呈延迟强化是肝脏EHE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 标签: 肝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对肺源心脏疾病发作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94例肺源心脏病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雾化吸入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每组47例。观察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雾化吸入组mPAP[(27.97±3.42)mmHg比(23.21±3.3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9.66±8.21)mmHg比(45.37±8.12)mmHg]、内皮素(ET)-1[(53.45±15.11)pg/L比(46.21±15.35)pg/L]水平,临床症状积分[(7.69±2.65)分比(5.41±2.49)分]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76.14±8.65)mmHg]比(82.01±8.41)mmHg]、一氧化氮[NO,(63.94±12.85)μmol/L比(70.94±13.95)μmol/L]水平,总有效率(63.83%比87.23%)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肺源心脏疾病,能够显著改善肺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肺心病 硝酸甘油 内皮 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舒张心衰(Diastolicheartfailure)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将100例老年舒张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50例,治疗组(联合丹参川芎嗪组)50例,两组均应用舒张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疗程15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脏彩超,检查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血脂等。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血脂降低幅度较常规治疗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NT-proBNP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两组治疗后相比无显著差异;两组治疗后E/A均有改善。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舒张心衰疗效好,安全可靠。

  • 标签: 舒张性心衰 丹参川芎嗪,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舒张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舒张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为34例,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94.1%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6%(P<0.05)。结论对舒张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 标签: 舒张性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 护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