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宗白华意境说蕴蓄着江南地域诗学的精髓:首先,宗氏论诗的构造,独推桐城古文的诗性法则;其张扬生命内在韵律,以对桐城派阴柔风格的批判为出发点。其次,宗氏述诗画之意趣,标举新安诗画论尚自然之思;其诗画同中有异之论,源于李流芳之说。再次,宗氏说诗画之灵境,深得吴中诗学比兴之义;其妙悟说与家学中的自然入妙论颇有渊源。从江南地域诗学渊源看,宗氏意境说是将桐城形式诗学、新安自然诗学、吴中感兴诗学融合为一体的生命诗学意境论。

  • 标签: 意境说 宗白华 妙悟说 论诗 画论 地域文化
  • 简介:宗白华的关学言说方式摆脱了一般理论研究注重逻辑推衍和概念思辨的框架,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探寻关,用个体生命的灵性去体悟关。他的美学言说潇洒灵动,亲切感人,具有诗化特征。他的美学言说不仅仅是用语符去“言说”,还是其心灵世界与生命价值的一种圆满“呈现”,他自觉地选择了一种更贴近生命感的富于灵性的诗化语言来演绎。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宗白华美学言说的自觉追求,绘画的和音乐的文字是他的言说符号,而在字里行间流淌着他对于自然风物和人生际遇的深情,因此他的文章不仅充盈着思辨之智慧,更闪耀着灵性的光彩。

  • 标签: 宗白华 美学言说符号 灵性 情感 诗艺效应
  • 简介: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最高灵境映射着高尚的灵性人格。"歌德人格"和中国历史上的"晋人之美"是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灵性人格的典范。在宗白华看来,"歌德人格"是生命本体的象征,而"晋人之美"是宗白华理想人格的标本。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灵性人格表现在他对本体生命的肯定,以及他的入世超世和"小己人格"上。这恰恰对我们当代人的生存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要超越物的有限性,回归精神家园。二是既要深入生命,感悟"永恒活跃的生命本体",又要静穆的观照生命,感悟生生之节奏。同时也要回归人的本质,热爱生活,追寻有张力的生命,呼唤自由生命。三是还要追寻无止境的超越,时时创造更高的新人格。

  • 标签: 宗白华 灵性人格 生命本体 精神 自由 超越
  • 简介: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之一,翻译了《判断力批判》上卷的宗白华先生在中国的康德哲学发展历程研究中鲜少被提及。在五四时期,宗白华从伦理哲学出发,肯定并吸收了叔本华哲学的伦理观与康德哲学的宇宙观;新中国成立之后,宗白华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康德哲学思想进行了理论反思,后期更偏重于对康德哲学先验的唯心主义论的批判,以此完成了其美学批评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这种哲学转向是宗白华一以贯之地追求科学的哲学观与人生观的体现。

  • 标签: 宗白华 康德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转向
  • 简介:本文详细探讨宗白华留德选择及其经历过程,尤其注重分析其留德期间对德国社会的不同体验,充分展现出作为留德学人的宗白华的丰富与多面性。

  • 标签: 宗白华 留德学人 留学史
  • 简介:宗白华一生站在中西融合的视域下,徜徉于中西文化之中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求索能够推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理想路径。其体"道"之程大体可分为寻"道"、品"道"、行"道"三个阶段。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之根,宗白华在哲学中展开了对"天道"的终极追问,其目的是为了认识"在"以求"真",进而转入现实性的终极关怀,在文学中开展对"人道"的探索,其目的在于由"善"启"真"。最后,宗白华抓住"天道"与"人道"的整体联系,以人为主体,以艺术为出发点,在"美"中找到实现"天人合一"的行"道"之法。

  • 标签: 宗白华 天道 人道
  • 简介:宗白华先生是一位学术研究的开拓者。他以西方美学为参照,以中国古典美学为根基,成功地开拓出中国古典美学转换发展的新空间。本文意在结合宗先生美学研究的实践,浅析他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标签: 宗白华 古典美学 现代美学 中国文化
  • 简介:正确理解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前提是将其放在对宗白华美学思想整体观照的视野中来进行考察。艺术是创作主体人格的外化是宗白华的基本美学观念。他的意境理论是他在对前人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对自己以"人格"为核心范畴的美学思想的深化与发展,其核心意旨是强调对人格境界的追求。

  • 标签: 宗白华 意境 人格 美学
  • 简介:宗白华《流云小诗》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兴起的小诗代表,它以清丽淡远的语言、简洁静穆的诗形、蕴含哲理的诗骨、真挚动人的情感、情景交融的审美、空灵幽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对自然的热爱,对爱情的向往。

  • 标签: 宗白华 流云小诗 解读
  • 简介:郭沫若与宗白华的神交,首先来自于他们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人生观再发掘和思想共识。在《三叶集》中,他们对歌德和孔子的再阐释,是拯救其中国文化的重要努力。其目的与他的哲学、美学上的致思动机一样都是力图在时代转型期重新激活传统文化以解决“意义危机”的问题。对歌德和孔子的启蒙性阐释成为他们研究“人生问题”的着力点。

  • 标签: 人生观 歌德 孔子
  • 简介:一、引言作为学贯中西、驰名中外的中国当代美学家朱光潜、宗白华两先生,其相同的地方着实让人感到诧异:同年人,同在1897年生于安徽安庆地区;解放后又同在北京大学教书、研究,且两人一生以治美学为鹄,对收藏中国字画及古艺术品都有极浓厚的兴趣,甚至,面对一幅画、一片风景、一件艺术品,两老都曾脱口说出“慢慢

  • 标签: 康德美学 审美判断力 宗白华 教育出版社 纯粹美 依存美
  • 简介:宗白华的"艺境"论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通过对他的诗集的意象分析,则可从实践的角度加深对"艺境"的理解,并进而把握"艺境"的本体论涵义:在心灵"世界"化和世界"心灵"化的双向契合中,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活泼玲珑、最终通向音乐的灵境.

  • 标签: 宗白华 艺境 《流云》
  • 简介: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一书中讲述了很多中国诗画艺术中意境,虚实,空间等特点,有些人觉得此书缺乏明确主题,但笔者认为这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中虽然每个章节都是独立的,但书中的神韵(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底蕴之神)则将各个篇幅都贯通其中,而本文将主要从宗老先生表达的空间意识加之联系到中国水彩画的空间意识问题加以阐述。

  • 标签: 空间意识 留白 造型
  • 简介:本文探讨宗白华的歌德观,主要结合宗氏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趣味,来分析其接近歌德的原因。强调歌德是如何作为那代人的“德国资源”,介入并参与了现代中国的构建过程。

  • 标签: 歌德 宗白华 中德思想关系
  • 简介:宗白华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散文家,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他早年的编辑经历及其为我国编辑事业所做的贡献,却一直不为人了解。本文作一简单介绍,寄托我们对宗先生的尊敬缅怀之意。宗白华先生1897年12月15日出生于安徽安庆。1919年7月1日,他参与筹...

  • 标签: 宗白华 编辑思想 郭沫若 编辑工作者 科学救国 编辑原则
  • 简介:宗白华作为一代美学大师,在其论著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理性把握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风格。从虚与实的表现角度来分析宗白华的理性把握与感性体验,他的虚实思想可以理解为两方面:虚实结合、因虚得实。

  • 标签: 虚实结合 因虚得实 理性把握 感性体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7-16
  • 简介:所以中国哲学文化中的动的精神,441页)宗氏的发现传统的动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宇宙、人生的根本依据(《全集》卷二

  • 标签: 价值关怀 传统发现 华美学思考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宗白华认为都是中国艺术的共同特征,在中国哲学中,宗白华还从《易》离卦中阐发了中国工艺与中国美学思想的渊源

  • 标签: 中国美学 体系范式 宗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所以中国哲学文化中的动的精神,441页)宗氏的发现传统的动的精神,正是中国传统宇宙、人生的根本依据(《全集》卷二

  • 标签: 价值关怀 传统发现 华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