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SCT评估心肌运动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临床可疑冠心病95例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作室运动功能的测定。DSCT诊断24例心肌,对其狭窄程度、长度及合并斑块的情况进行测量,与左心室室运动改变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MB发生率为25.26%,合并冠状动脉近端或远端粥样斑块17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左室局部功能受损越明显。结论DSCT可更直观显示心肌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 标签: CT 双源CT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的介入治疗后,对患者的事件发生率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急诊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介入组患者总的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的介入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冠脉事件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收取时间(2017年1月2日-2018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实施急诊介入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事件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48.01±4.05)mm、左室射血分数(49.15±8.95)%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冠脉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事件发生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造影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以22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使用多层螺旋CT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发生情况。结果220例患者总计346枚支架完成多层螺旋CT造影以及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CAG),将CAG结果作为对照,显示多层螺旋CT造影诊断支架内在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71.93%、96.55%、91.11%、90.63%。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术后应用多层螺旋CT造影可以有效评估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情况,通过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手术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支架置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征和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2例年龄<40岁的AMI患者临床特征及冠造影结果。结果40岁以下年轻AMI患者以男性为主,发病与吸烟、血脂异常、肥胖有关,发病急、症状典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以单支病变、A型病变为主。102例冠心病患者中,单支病变61例,双支病变19例,多支病变6例。结论大量吸烟、阳性家族史是年轻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痉挛可能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年轻人 心肌梗死 冠脉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心电图ST段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型,探究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造影特点和内血栓类型。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于发病24 h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232例患者。根据心电图ST段改变将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n=161)、ST段无偏移组(n=28)和ST段压低组(n=43)。于急诊介入治疗时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在OCT的指导下对内血栓进行分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三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造影特点和内血栓类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T段抬高组和压低组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多见,而无偏移组以左回旋支多见(P<0.01)。ST段抬高组和压低组的梗死部位多位于近中段;而无偏移组多位于中远段(P=0.008)。ST段抬高组、无偏移组的闭塞病变比例均高于ST段压低组(68.3% vs. 30.2%,P<0.05; 67.9% vs. 30.2%, P<0.05);ST段抬高组、无偏移组的单支血管比例均高于ST段压低组(36.0% vs 4.7%, P<0.05;39.3% vs. 4.7%, P<0.05)。ST段无偏移组和压低组梗死相关动脉侧枝循环形成比例均高于ST段抬高组(35.7% vs. 16.1%, P<0.05; 58.1% vs. 16.1%, P<0.05)。ST段抬高组、无偏移组内红色血栓比例均高于无偏移组(76.4% vs. 34.9%, P<0.05; 64.3% vs. 34.9%, P<0.05)。结论与ST段压低组相比,ST段无偏移组和ST段抬高组心肌梗死患者单支血管、闭塞病变所占比例较高,且内形成的多为红色血栓。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ST段无偏移者有别于ST段压低者,建议将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心电图进一步分为ST段抬高型、ST段无偏移型和ST段压低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ST段无偏移 ST段压低 冠脉造影 血栓类型 红色血栓 白色血栓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下降,心肌梗死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使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使患者不但能躲过危险期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心肌,对梗死后心肌重塑及预后极为有利。介入治疗是目前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具有危险小、手术简单、效果肯定的优点。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护理
  • 简介: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患者能否在病情发展基础上继发冠状动脉病变,目前相关报道甚少,为此,现报道1例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病变的患者,为既往造影阴性的扩心病患者是否需要再次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冠脉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性心肌梗死(AMI)下导联ST段改变与前降支(LAD)造影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导联ST段改变与LAD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60例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伴下导联ST段下移组中85.7%LAD病变位于近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前)或者远端(第一对角支开口后)合并第一对角支病变,非ST段下移组中仅16.7%LAD病变位于近端或者远端合并第一对角支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AMI患者中,心电图下导联ST段下移是LAD病变部位预测的评价指标。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 前降支 冠脉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微创技术、脱泵手术及完全动脉再血管化在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业已被认识到,因此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bypasssurgery,CABG)正在跨人崭新的时代。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技术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CABG治疗患者的类型。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介入治疗 冠心病 外科治疗 适应证 手术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A与造影诊断冠心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19年7月期间冠状动脉患者15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造影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CTA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冠状动脉CTA诊断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具有较高的相符度;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造影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 CTA检查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CTA联合造影对急性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某院2020.1-2021.3月期间收治的60例(180支)冠心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类型将所有患者分为ACS组与非ACS组,两组各为30例(90支),两组患者均接受CTA及冠造影(CAG)临床检查,并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对照指标,研究分析CTA在ACS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CTA与CAG在诊断狭窄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TA检查中,ACS组斑块分型、正性重构及脂质成分明显高于非ACS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侧支循环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患者应用内压力导丝测定冠状动脉内压力,依据侧支血流是否充盈为准,采用Simpson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同时也计算容积指数(E.结果两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侧支血流分数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成正比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 流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电图与造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入院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T变化与选择性造影(CAG)的关系。结果通过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可以诊断前MI的罪犯血管是左主干,STⅢ抬高可以诊断下MI的罪犯血管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本组66例患者造影大致正常2例,异常59例,发生右冠状动脉2例,发生左回旋支1例,发生左前降支1例,发生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1例。结论急性心肌硬死相关罪犯血管以右冠状动脉病变为多,少部分为回旋支病变。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电图 冠脉造影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郑大一附院 2016年 10 月至 2017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 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运用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症状恢复情况差异。结果:在血管再通率上,观察组为 95%,对照组为 72.5%,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7.5%,对照组为 27.5%,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在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 11.9±3.2) d,显著少于对照组为( 20.5±3.6) d,两组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 ]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后10~21天行造影检查结果未见病变或狭窄程度小于20%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心肌梗死造影136例,发现6例AMI患者造影正常。结论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与痉挛、血栓自溶或溶栓后血栓消失,微血管病变导致局灶性坏死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及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后10~21天行造影检查结果未见病变或狭窄程度小于20%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心肌梗死造影136例,发现6例AMI患者造影正常。结论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可能与痉挛、血栓自溶或溶栓后血栓消失,微血管病变导致局灶性坏死有关。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