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建立第一穿刺孔及气腹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48例接受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除4例中转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7±90)min,术中平均出血(112±33)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3±18)d。1例患者术后出现肠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另1例患者因肠粘连致肠梗阻,予以手术治疗后治愈。复发患者1例,再次于腹腔镜下修补,后患者无复发。本组患者建立第一穿刺孔及气腹过程中偶有腹壁血管损伤,无腹腔内肠管及重要血管损伤,术后无血清肿、慢性疼痛等。结论无损伤可视套管直穿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建立第一穿刺孔及气腹比较安全、可靠。

  • 标签: 切口疝 直接穿刺法 气腹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腔镜术后应用不同的护理措施,探讨对并发气腹的影响。方法: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选取66名腹腔镜术后并发气腹患者,应用抽签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前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后一组患者接受标准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患者更满意,P<0.05。结论:在对腹腔镜术后并发气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选择标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腹腔镜术后 并发气腹 护理
  • 简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目前已广泛开展,在肾盂、输尿管手术中,一般需放置双J管,初学者往往难以熟练掌握。我们自2005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气腹针法,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30例。方法简单快捷,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双J管 腹针法 泌尿外科 手术中 输尿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调控气腹所致应激反应的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将90例腹腔镜气腹病人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C组)。观察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血液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肝脏分泌的急性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常规监测MAP、HR、SPO2。结果三组患者中气腹时A组和B组的应激反应显著增强(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E、NE、CRP在气腹后20min明显升高(P<0.05),而C组病人在气腹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气腹对机体呼吸、循环和内环境干扰导致应激反应显著增强,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降低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是气腹下腹腔镜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应激反应 麻醉方法 对比研究 调控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腹X线、CT与临床的鉴别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54例气腹患者的X线与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胃穿孔21例,十二指肠穿孔19例,空回肠穿孔7例,结肠穿孔3例,肝脏脓肿破溃2例,子宫穿孔合并回肠、结肠穿孔1例,大肠埃希菌感染1例。46例X线见膈下游离气体,8例X线片阴性,CT上见胆囊、肝周围点气体。结论导致气腹的病因多,密切结合临床病史,X线及CT多能作出较为明确的诊断。

  • 标签: 气腹 穿孔 游离气体
  • 简介:摘要气腹管是连接在腹腔镜气腹机上的管道,为腹腔镜手术或检查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视野,使手术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5年6月开始集中处理腹腔镜手术器械,采用与手术室相同的清洗、消毒流程和灭菌方式对同一厂家、同一型号和批号、相同材质的气腹管进行处理,不久出现蜂窝状损坏,继而出现块状脱落形成大洞,这样的情况还未见有文献报道,而我院2个月内先后出现了6例气腹管损坏,有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因漏气而发现;有的是在清洗包装检查时被发现,使手术顺利进行受阻,又给科室造成了经济损失。消毒供应中心同仁从每一个环节仔细讨论分析,最终找出了导致气腹管损坏的真正原因,使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现将等离子灭菌导致6例气腹管损坏的原因和对策总结如下。

  • 标签: 气腹管 损坏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825例腹腔镜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二氧化碳气腹相关并发症462例,发生率54,23%,其中术后恶心呕吐265例,发生率32.12%,肩部疼痛98例,发生率11.88%,术后腹胀66例,发生率7,75%,术中低氧血症17例,发生率2.06%,术中发生心律失常8例,发生率0.97%,皮下气肿7例,发生率0,8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0.12%。[结论]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但大部分并发症的临床症状较轻,并发症的护理重点在于做好预防、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和有效的心理护理.

  • 标签: 腹腔镜 气腹 肩部疼痛 腹胀 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代替气腹管在腹腔镜手术气腹时使用的优点。方法:对气腹管与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的经济、人力成本进行对比。结果: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在经济人力成本等很多方面比重复使用的气腹管多很多优势,深受医护人员的喜爱。结论: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代替气腹管,节约了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同时更符合预防院内感染的要求,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 代替气腹管 成本节约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气腹腹腔镜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被广大外科医生所青睐,且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现将无气腹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无气腹腹腔镜 妇科手术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irSeal或者自制恒压气腹设备用于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aTME手术的、MRI测量距离肛缘10 cm以内的66例中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其中52例采用AirSeal或者自制的稳压袋恒压气腹设备(AirSeal/自制恒压组),14例采用传统气腹设备(传统气腹组),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AirSeal/自制恒压组手术时间为(213.2±46.7)min,少于传统气腹组的(241.9±4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5,P=0.043)。两组术中出血量、预防性肠造口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irSeal或者自制恒压气腹设备可避免烟雾及不稳定的气腹压对手术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手术流畅性。

  • 标签: 直肠肿瘤,中低位 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 气腹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传统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采用传统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33例患者作为传统组,采用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免气腹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注气或悬吊前(T0)、注气或悬吊后10 min(T1)、气腹或撤除悬吊后5 min(T2)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比较两组CO2结合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传统组比较,免气腹组住院天数、肠道康复时间、活动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少(P<0.05);与传统组比较,免气腹组T1、T2时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较低(P<0.05);与传统组比较,免气腹组术后即刻CO2结合率较低,且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较低(P<0.05);免气腹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3/30)与传统组(18.18%,6/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老年阑尾炎患者采用免气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降低CO2结合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缓解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阑尾炎 免气腹腹腔镜 传统气腹腹腔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构建一种实用稳定的CO2人工气腹动物模型,模拟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环境。方法32只健康新西兰幼兔(3周龄,体重0.8~1kg),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单纯腹腔麻醉;开腹组,麻醉后行开腹手术暴露腹腔;低压气腹组,腹腔气腹压力维持于6mmHg;高压气腹组:腹腔气腹压力维持于12mmHg。采用10%水合氯醛3ml/kg腹腔麻醉,追加采用4%水合氯醛1ml/kg。麻醉时间持续4h。气腹组采用精密电子压力计控制CO2输入的方法维持目标气腹压力。结果应用精密电子压力计可以维持理想的气腹压力。各组幼兔围手术期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内进食量恢复正常,术后7d切口拆线,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出血及死亡。结论采用幼兔作为动物模型、精密电子压力计维持CO2气腹压力的方法,可成功建立用于研究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CO2人工气腹模型。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CO2气腹 幼兔 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