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骨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为我院2019.3—2020.8收治的66例骨科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方案,研究组采取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术后6h、术后12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应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 标签: 骨科手术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药物方案在神经外科患儿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患儿160例,年龄7~12岁,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4组: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吗啡组(M组)和曲马多组(T组),每组40例。术后连接PCA镇痛泵,药物配置:C组为生理盐水;F组负荷剂量芬太尼0.5 µg/kg,背景剂量0.1~0.2 µg·kg-1·h-1,单次冲击剂量0.1~0.2 µg/kg;M组负荷剂量吗啡40~50 µg/kg,背景剂量1~4 µg·kg-1·h-1,单次冲击剂量10~20 µg/kg;T组负荷剂量曲马多500 µg/kg,背景剂量100~400 µg·kg-1·h-1,单次冲击剂量100~200 µg/kg。所有镇痛药加生理盐水配至总量100 ml,其中加昂丹司琼0.4 mg/kg。单次冲击剂量锁定时间15 min。术后1、2、4、8、16、24、36、48 h对4组患儿使用Wong-Baker Facial Scale(WBFS评分)及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 NRS)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意识改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4、8、16 h,C组WBFS评分、NRS评分高于T组、F组、M组(P<0.05),M组WBFS评分、NRS评分低于F组、T组(P<0.05)。术后48 h,T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高于C组、M组、F组(P<0.05)。F组与M组PCA泵药物平均使用总量低于T组(P<0.05),术后48 h C组补救镇痛率高于F组、M组、T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枕骨开颅术[比值比(odds ratio, OR)=0.295,95%CI 0.093~0.937,P=0.038],M组镇痛方案(OR=0.114,95%CI 0.022~0.599,P=0.010)为降低中重度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 Intensity, POPI)风险的保护因素。结论7~12岁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患儿术后48 h使用PCA镇痛镇痛,吗啡镇痛安全、有效,效果最好,且不增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学龄儿童 神经外科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人们根据分娩疼痛的程度将其归类为十级疼痛,由此可见每个孕妈妈在生子时都是要承受极大痛苦的,每个妈妈都是伟大的。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医疗水平的提升,孕妇产子除了可以进行顺产外,还可以利用剖腹产方式进行生产,而在顺产过程中为了减少孕妇的疼痛可以利用麻醉方式进行无痛分娩。而其中涉及到的麻醉技术就是硬膜外麻醉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可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方式会对孕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如何去改善提高这种技术,减少对孕妈妈和婴儿的影响成为当前研究重点。

  • 标签: 硬膜外麻醉技术 分娩 疼痛
  • 简介:摘要耳穴疗法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优势,在不同性质和部位的疼痛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耳穴疗法镇痛的作用机制、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归纳了耳穴疗法镇痛的干预方式,包括耳针、耳穴贴压、耳穴放血、耳穴注射和耳穴综合疗法等,以期为今后耳穴疗法镇痛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耳穴疗法 镇痛 疼痛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有效控制消炎镇痛膏质量,本文建立了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鉴别;及选定盐酸苯海拉明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项目,对样品进行检测确定检测方法。

  • 标签: 消炎镇痛膏 质量标准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宫产手术是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剖宫产术后疼痛可达中度至重度,术后镇痛不足严重影响产妇恢复和母乳喂养,甚至增加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目前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方式主要包括椎管内镇痛和静脉镇痛两种。 应用多模式镇痛,发挥不同镇痛方式的优点,减少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镇痛 镇痛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后疼痛是常见问题,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减轻产妇痛苦及术后并发症,促进其康复及新生儿健康。所以,应重视剖宫产术后镇痛。本文分析了剖宫产术后特点,列举了部分镇痛药物及用药方式,以促进其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镇痛 进展
  • 简介:摘要外源性腓总神经麻痹与"瘀""痰""沫"关系密切,可根据本病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以改善神经缺血缺氧状态及修复神经组织微环境为原则,应用针刺疗法分期论治,在瘀沫期运用梅花针叩刺足少阳胆经的下肢循行部位及阿是穴;在痰瘀阻络期采用关刺法刺激关节肌腱附近的穴位;在痰瘀沫绞结期运用经筋排刺法刺激足少阳胆经的下肢循行路线,多可取得较好疗效。附验案进行分析。

  • 标签: 痿证 外源性腓总神经麻痹 针刺治疗 分期 筋痿 足痿 经验心得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刺募穴对于中风患者预后期间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中风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普通针刺进行治疗,实验组结合应用电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风后的便秘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募穴可以有效预防中风后便秘,对于症状的控制作用显著,可以作为常规干预方案。

  • 标签: 针刺募穴 中风 便秘 预后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外踝关节扭伤治疗中采用针刺阳陵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为研究年限跨度区间,抽取研究样本为本院收治38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案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均1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冰敷及加压包扎治疗,研究组参照对照组治疗方案,加用针刺阳陵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针刺阳陵泉治疗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针刺 阳陵泉 外踝关节扭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化疗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神经毒性,降低神经毒性发生的同时,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针刺 化疗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骨折手术之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对于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所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择期下肢骨折手术的40例患者,依据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在术前24h、12h以及术后12h口服西乐葆,而对照组术前未用药,两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分析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以及第1次PCA时间、PCA总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第1次PCA时间、PCA总次数以及舒芬太尼总用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镇痛满意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及2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手术患者术前使用西乐葆超前镇痛可明显减少术后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明显减轻患者治疗压力,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下肢手术 超前镇痛 西乐葆 舒芬太尼
  • 简介:摘要根据镇静水平可将麻醉深度细分为轻度、中度、深度镇静/镇痛及全身麻醉4级,其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依次为80~90、70~80、60~70、40~60。如果将全身麻醉向镇静镇痛升级,就可使麻醉安全有大的提升。由于镇静和镇痛药物的多元化及神经阻滞的发展,镇静镇痛效果进一步优化,从而可取代全身麻醉。尽管深度镇静镇痛优于全麻,但麻醉风险依然同样存在。术前应准备好风险防治措施,术后应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镇静 镇痛 全身麻醉 细化 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