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颈椎病是以退行性病例改变为基础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无力、颈背疼痛。有学者提出以中药外敷联合功能康复锻炼给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外敷配合功能康复锻炼治疗颈椎病的护理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3例颈椎病患者,根据悔床症状、体征、X线摄片、CT、MRI等检查确诊。

  • 标签: 中药外敷 颈椎病 护理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探讨颈椎病慢性颈肩痛患者脑网络内功能连接改变。材料与方法搜集2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30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无脊髓压迫)(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以及社会招募3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采集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并利用ICA方法提取出静息态脑网络,通过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脑区并与临床资料做相关分析。结果CSM与HC组相比,双侧枕上回功能连接增强,左侧扣带回中部、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小脑2区功能连接减低。CDH与HC组相比,右内侧额上回功能连接增强,左侧扣带回中部、右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减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H组左侧中央后回功能连接值与视觉模拟评分存在负相关(r=-0.535,P=0.002);CSM组左侧枕上回功能连接值与贝克焦虑问卷评分存在负相关(r=-0.448,P=0.048)。结论颈椎病慢性颈肩痛患者在默认网络、左侧额顶网络、感觉运动网络、视觉网络、小脑网络内存在功能连接的异常,多网络改变与疼痛感受、情绪感知、运动异常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颈肩痛 颈椎病 脑功能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中医综合护理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入选病例选取自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共计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甲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乙组35例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颈椎屈曲度、伸展度、旋转度和PSQ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乙组颈椎活动度和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应用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患者中,可以起到改善颈椎活动功能和睡眠质量的作用,推荐应用。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 中医综合护理 颈椎活动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凸畸形对颈部肌肉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19年9月30日至2020年9月30日诊断为颈椎后凸畸形患者30例作为后凸组,纳入正常颈椎曲度的志愿者34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生活质量评分、颈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测量以及表面肌电图肌电参数评估。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 scal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 index,NDI)。颈椎矢状位参数包括下颈椎曲度(C2~C7 lordosis,CL)、C2~C7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T1倾斜角(T1-slope,T1S)、脊颅角(spinal canal angle,SCA)和颈部活动度(rangeof motion,ROM)。表面肌电图肌电参数为矢状位屈伸运动时颈部肌肉共同收缩比(co-contraction ratio,CCR)。以Spearman法分析生活质量评分、颈椎矢状位影像学参数、表面肌电图肌电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VAS评分为(1.4±0.9)分,低于后凸组的(2.3±0.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71,P=0.30)。对照组NDI为4.3%±2.5%,明显低于后凸组的5.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P=0.04)。对照组下颈椎曲度为-18.76°±2.43°,明显低于后凸组的13.80°±7.59°(t=3.43,P<0.01);对照组脊颅角为85.94°±4.52°,明显高于后凸组的84.07°±10.44°(t=0.95,P<0.01);对照组T1倾斜角为24.00°±2.85°,明显高于后凸组的15.47°±11.33°(t=4.25,P<0.01);对照组C2~C7 SVA为(30.35±6.59)mm,明显高于后凸组的(19.08±14.47)mm(t=4.09,P<0.01);对照组ROM为50.23°±3.07°,明显高于后凸组的45.63°±11.73°(t=2.21,P<0.01)。对照组中立位至屈曲位CCR(CCRNF)为0.46±0.20,明显低于后凸组的0.84±0.13(t=12.61,P=0.005);对照组后伸位至中立位CCR(CCREN)为0.55±0.21,明显低于后凸组的0.79±0.16(t=7.10,P=0.042)。CCRNF与VAS(r=0.504)、NDI(r=0.322)、下颈椎曲度(r=-0.240)、T1倾斜角(r=-0.591)、C2~C7 SVA(r=-0.474)、ROM(r=-0.303)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CCREN与VAS(r=0.339)、NDI(r=0.243)、下颈椎曲度(r=-0.347)、T1倾斜角(r=-0.341)、C2~C7 SVA(r=-0.346)、ROM(r= -0.065)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表面肌电图可作为客观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颈椎后凸畸形患者在颈部屈曲动作时颈伸肌过度激活,肌肉协同性较颈椎曲度正常者差。

  • 标签: 颈椎 脊柱后凸 肌电描记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功能数码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8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两组病例数均为90例,传统组与责任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不一致,前者接受常规牵引疗法,后者则同时接受多功能数码治疗仪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与传统组总有效率相比,责任组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较为明显(P<0.05);责任组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积分分别为(3.18±0.74)分、(1.85±0.36)分,传统组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积分分别为(3.14±0.80)分、(2.16±0.43)分,治疗后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应用多功能数码治疗仪治疗,效果理想,提高了临床疗效。

  • 标签: 颈椎病 多功能数码治疗仪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肩部功能锻炼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药物穴位注射疗法加物理治疗,实验组药物穴位注射疗法加物理治疗加颈肩部功能锻炼。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颈椎病出院后3月回访康复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部功能锻炼是可以有效地提高颈椎病的康复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颈部功能锻练 颈型颈椎病 治疗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颈椎失稳患者采用颈肌功能锻炼配合针刺理疗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失稳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针刺理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颈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椎体角度位移、水平位移。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8.4%)(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角度、水平位移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失稳患者采用针刺理疗法治疗的同时,配合颈肌功能锻炼治疗,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椎失稳 针刺理疗 颈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就诊的 20 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组,同期选择 20 例健康者作为本次对照组。分别对两组研究人员应用磁共振新的功能成像序列,比较两组研究人员 MEP 潜伏期和波幅之间差异。 结果 两组研究人员上肢拇短展肌与下肢 AT 肌力潜伏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波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准确脊髓损伤程度,对颈椎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磁共振功能成像 颈椎病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颈椎过伸功能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前凸角度丢失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骨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58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13例,年龄49~85岁(平均64.8岁)。术前测量患者中立侧位X线片上的T1倾斜角、矢状面垂直轴(SVA),以及中立侧位、过伸位X线片的C2~C7 Cobb角。随访12~24个月,术后再次测量中立侧位X线片上的C2~C7 Cobb角。术前颈椎过伸功能测量值为术前过伸位X线片C2~C7 Cobb角度减去术前中立侧位X线片C2~C7 Cobb角。前凸角度丢失量为术前中立侧位片C2~C7 Cobb角减去末次随访时中立侧位片C2~C7 Cobb角。依据58例患者术前颈椎过伸功能均值(8.7°)分为两组,≥8.7°为A组,<8.7°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影像及临床资料,同时对58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25例患者年龄54~83岁,B组33例患者年龄49~85岁,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A组颈椎过伸功能(14.09°±4.75°)大于B组(4.62°±2.54°),A组T1倾斜角(17.00°±3.40°)小于B组(29.68°±6.34°),颈椎前凸角度丢失[1.10(-0.85,4.00)]小于B组[8.60 (7.70,12.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颈椎过伸功能与前凸角度丢失之间呈负相关(r=-0.965, P<0.01),T1倾斜角与前凸角度丢失之间呈正相关(r=0.954, P<0.01),颈椎过伸功能与T1倾斜角呈负相关(r=-0.900, P<0.01);SVA与T1倾斜角、颈椎过伸功能、术后前凸角度丢失均无相关性(r=-0.065、0.216、-0.202, P>0.05)。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与过伸角度变化、SVA及T1倾斜角均无相关性(r=0.201、-0.034、-0.213, P值均>0.05)。A组术后JOA改善率为69%±23%,B组术后JOA改善率为62%±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7, P>0.05)。术后Odom's分级评价A组优良率为88.0%(22/25),B组优良率为63.6%(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03, P<0.05)。结论对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颈椎过伸功能与前凸角度丢失存在相关性,术前过伸功能越低,术后越易发生前凸角度丢失,可作为术前预判术后颈椎曲度变化的参数之一。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序列 过伸功能 后路手术 前凸丢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悬吊运动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对颈椎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悬吊运动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能力、体征、总分等颈椎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接受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颈椎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悬吊运动疗法 颈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颈椎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稳定肌训练对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颈椎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两组共脱落15例,最终纳入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稳定肌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的JOA评分、NDI评分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均存在交互、组间、时间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SF-36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应用稳定肌肉训练更利于缓解肌肉紧张,改善症状,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颈椎病 延续性护理 稳定肌训练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理疗联合稳定肌康复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康复理疗,研究组同时实施稳定肌康复训练,持续3个月,就两组患者颈椎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D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理疗联合稳定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理疗 稳定肌康复训练 颈椎病 颈椎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悬吊运动疗法(SET)对颈椎病治疗前、后的表面肌电活动的影响,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效果相比较,探讨SET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颈椎病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成SE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推拿治疗训练,SET组根据表面肌电图的结果实施特异性的SET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进行颈伸肌的sEMG测试[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和中位频率斜率值(MF slop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SET组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AEMG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ET组治疗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ET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分别为(2.1±1.3)分和(3.0±1.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SET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MF slope降低值与VAS的变化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SET组分别为(r=0.463,P<0.05;r=0.678,P<0.05),对照组为(r=0.550,P<0.05;r=0.486,P<0.05),即颈部竖脊肌和斜方肌的MF slope的下降率与VAS变化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ET可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颈部肌肉功能,且疗效优于推拿治疗。

  • 标签: 悬吊运动治疗 平均肌电值 中位频率斜率值 视觉模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通过射频消融术干预后联合颈部肌群抗阻运动护理对其颈椎功能和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时间范围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之间,病例总数150例,借助电脑随机数字法来将其均等分成常规组组以及研究组,两组病例通过射频消融术实施治疗干预,在此基础上,常规组通过基础护理来进行辅助干预,研究组则通过颈部肌群抗阻运动护理措施来进行辅助干预,针对两组病例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的颈椎功能、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各项维度得分和常规组相比较,显著更高,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得分下降更为显著,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以通过颈部肌群抗阻运动护理结合射频消融术来对颈椎疾病进行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知,同时加快颈椎功能实现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射频消融术 颈部肌群 抗阻运动 颈椎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124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38—60岁,平均47.2岁,脊髓型颈椎病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67例,颈椎间盘突出症19例;C3/4节段15例,C4/5节段29例,C5/6节段42例,C6/7节段38例,单节段97例,双节段25例,三节段2例;均在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查无绝对手术禁忌症后在全麻加气管插管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大部分患者颈椎病症状消失,颈椎曲度恢复,手术节段椎间盘具有一定的屈伸活动度,无假体下沉、移位及异位骨化情况。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它保留了颈椎椎间关节的运动,维持了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避免了颈椎融合术所导致的颈椎的总活动度减少,临近节段退变加快的缺点。

  • 标签: 人工颈椎间盘 颈椎病 脊髓型 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置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功能锻炼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前屈位颈椎牵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颈部功能锻炼。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PQ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及现有疼痛强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应用颈部功能锻炼,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病情,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颈部功能锻炼 神经根型颈椎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术后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颈椎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患者的观察、护理及临床效果。结果9例患者合并呼吸功能障碍,其中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7例患者在行血肿清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39例神经症状严重但不合并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中,有21例患者再次行手术后症状得到改善,其余18例患者未再行手术治疗,采取高压氧治疗后症状好转。结论对于颈椎术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患者来说,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 标签: 颈椎术 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