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剖析中国人人际行为的两个显著特性——重“人情”和“关系”——出发,探讨了这些普遍的特性和官员群体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并简要提出了几点监控职务犯罪行为的策略和思路。

  • 标签: 中国人 人际行为 职务犯罪 腐败现象 文化性格 公共权力
  • 简介:社交焦虑者在加工社交信息的过程中常常会表现出认知偏差,这严重损害人们的心理功能、情绪表达和社会适应。文章首先介绍了认知偏差的三种表现:注意偏差、解释偏差和记忆偏差;其次,具体评述了用来研究认知偏差的实验范式;然后主要介绍了注意偏向训练技术;最后指出该领域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认知偏差 社交焦虑 注意 情绪
  • 简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影响企业基层管理的三种组织变革策略。对团体参与、工作扩大化和奖金制度的因子模拟研究表明,工人在对这三种策略的综合比较中给予团体参与最高的评价,团体参与在当前是一种既受工人欢迎又被认为能产生实效的改革措施。木文在对这种策略的实用进行检验的同时,也对相应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变革策略 工作扩大化 奖励制度 改革措施 奖金制度 交互作用
  • 简介:选取130名学前儿童,采用“找钱币”欺骗任务和标准误信念任务,研究学前儿童欺骗及欺骗策略的发生、发展。结果发现:随年龄增长,采用“破坏证据”和“说谎”欺骗策略的人数呈下降趋势,采用四种联合策略的人数则呈上升趋势;即使3岁儿童也能出示“破坏证据”和“说谎”这两种行为主义的欺骗策略,但“制造虚假痕迹”的心理主义欺骗策略在4岁以后才开始出现;3岁、6岁儿童的误信念理解与欺骗策略不相关,而4岁和5岁儿童的则相关。

  • 标签: 欺骗行为 错误信念 心理理论 学前儿童 欺骗策略 儿童心理
  • 简介:决策策略的使用是不可见的内在过程,有效识别出决策者在信息整合时使用的策略对研究策略学习与转换,决策辅助与训练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用过程追踪技术获取信息搜索模式识别多特征决策策略的方法,即单步与多步跳转分析,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讨论了跳转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

  • 标签: 多特征决策 决策策略 单步跳传 多步跳转
  • 简介:运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对442名初、高中学生进行测试,考察中学生应用学习策略的一般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2)中学生在应用学习策略方面有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在调控策略的运用上女生显著多于男生,而在认知策略的运用上男生多于女生。深层加工策略和反馈调节策略存在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3)初二和高二年级学习优、差生之间在学习策略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深层加工、检索应用策略和反馈调节策略在各年级的优、差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策略 策略量表
  • 简介:造成当代大学生危机感的因素越来越多,因而如何帮助处于危机境迁的人们恢复心理平衡就越来越迫切。本文将主要围绕大学生的危机干预模式开展一些新的探索。

  • 标签: 大学生 危机干预模式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 简介:<正>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每个教师的活动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教师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这里,集体成员间的善意的、平等的关系、良好的道德气氛、集体和每个教师的情绪、对自己工作是否满足,都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学校中心理气氛的形成取决于很多条件。既有校长的工作作风,他的个人表率作用,又有能吸

  • 标签: 心理气氛 教师 集体活动 教育工作 表率作用 工作作风
  • 简介:本文采用一种新的偏好诱导方法——实物交换方法,对偏好反转中的兼容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支持兼容假设,并发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即偏好反转的倒置现象。偏好反转与偏好反转的倒置相映成趣,为解释风险决策中偏好反转的兼容假设提供了充足的证据,也对风险决策中的纯粹理性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 标签: 偏好反转 兼容性假设 随机权重模型 实物交换
  • 简介:已有研究证实,刺激预存知识表征对重复启动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然而,尚无刺激特征预存知识表征和特征转换调节该效应的报道。本研究以颜色诊断假说为依据,对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进行控制,旨在考察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特征转换及重复次数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诊断色和非诊断色启动条件均产生了显著的重复启动效应,后者的效应更强;诊断色启动条件下,诊断色图形反应时的启动效应显著大于非诊断色图形;启动条件、图形类型和重复次数在正确率的启动效应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重复启动效应为颜色诊断和特征转换所调节,具有预存知识表征的诊断色的调节作用符合自上而下的加工观。

  • 标签: 重复启动效应 预存知识表征颜色诊断性特征转换 图形
  • 简介:本文对“学习适应测验”(AAT)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比较验证研究,调查上海市两所中学184名被试,结果表明:(1)运用探索性二阶因素分析抽取出三个因素,即习策略,学习氛围和学习意动、情绪三因素。(2)运用验证因素分析将本文的三因素结构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四因素结构进行了模型拟合的对比研究,结果支持了三因素的测验维度构成,且维度间均存在相关。本文旨在为该测验的使用者提供理论指导,为测验的修订提供参考。

  • 标签: 学习适应性测验 AAT 维度结构 学习策略 学习氛围 学习意动
  • 简介:摘要采用三个典型的随机认知任务(点分布认知,一维分布认知,二维分布认知)系统考察了7~14岁儿童随机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随机认知的发展随年龄增长而动态变化,7~10岁表现出上升趋势,而11~14岁表现出下降趋势。点分布认知的发展在7~11岁为缓慢上升,至12~14岁保持稳定。一维分布认知的发展在7~10岁为缓慢上升,在ll岁开始迅速下降,至13~14岁趋于稳定。二维分布认知的发展在7~14岁始终处于较低水平。10~11岁是随机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 标签: 发展 随机性认知 点分布认知 一维分布认知 二维分布认知
  • 简介:采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IRK)和加工分离范式(PDP)探讨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的意识。根据关系部分的描述与目标句是否存在逻辑冲突,创设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两种实验条件。实验1和2分别使用独立记得一知道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进行研究。两个实验的结果都发现推理成功和推理失败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加工指标上都差异显著,表明说明文阅读中因果推理既影响有意识加工也影响无意识加工,该结果支持和完善了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

  • 标签: 说明文 因果推理 文本表征 意识性
  • 简介: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发展关颖,刘春芬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家庭因素是影响其社会化程度的首要因素。而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在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诸因素中,占...

  • 标签: 父母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 儿童社会性发展 宽容型 儿童发展 儿童行为
  • 简介:婴儿的社会参照能力是个体早期发展中重要的心理能力之一,是个体经验习得的重要方式。目前关于婴儿社会参照能力的界定有两类:即强调母婴之间以情绪信号为社会信息进行参照和强调通过情绪、动作等外界信号进行信息参照。自八十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始对婴儿社会参照能力的发展与表现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婴儿参照行为中对情绪信号的感知、辩识和理解及其情绪交往中的行为特点,并初步探讨了婴儿社会参照的可能机制与过程。婴儿社会参照能力的研究主要有视崖、陌生人情境和新异玩具三种范式。由于在理论和方法上尚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婴儿社会参照能力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 标签: 社会性参照能力 婴儿 参照信号
  • 简介:儿童社会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发展》课题总报告陈会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发展》系由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主持和组织、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国内六省市十三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于19...

  • 标签: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气质 弱智儿童 影响因素 心理发展 攻击性行为
  • 简介:本研究选取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法,用数学连加数问题为实验材料,就自我反思对解题策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有反思实验组学生(24人)和没有反思控制组学生(29人)解题策略的差异,结果发现:(1)有反思的学生比没有反思的学生更多使用高效策略;(2)从测试过程策略类型的变化看,反思促进初中生逐渐获得高效策略,放弃低效策略.

  • 标签: 数学连加数 解题策略 自我反思 初中生
  • 简介:情绪调节策略对记忆的影响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23名大学生为被试,从IAPS中选取负图片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探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情替代和表达抑制)对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表达抑制组的情绪唤醒度得分显著高于认知重评和表情替代组;认知重评组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高于表情替代和表达抑制组;外显记忆无显著差异。因此,从情绪调节的结果来看,相较于认知重评和表情替代,表达抑制能够显著地平复负性情绪;从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的影响结果来看,认知重评显著优于表达抑制和表情替代。本研究结果对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负性刺激时运用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认知重评 表情替代 表达抑制 加工分离程序
  • 简介:以185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3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考察了情绪和劝捐策略对个体捐款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情绪和劝捐策略的主效应均显著。悲伤情绪状态下的被试比愉悦情绪状态下的被试捐赠更多.决策时间更短;信用劝捐策略相对情感和理性劝捐策略,被试捐赠更多,决策时间更短。个体在悲伤情绪下,如果募捐者使用信用劝捐策略,其捐赠意愿最强。

  • 标签: 情绪 劝捐策略 捐赠决策
  • 简介:信任是指对某人期望的信心,是相信他人未来可能行为的预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事实,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生命史策略以资源有限为前提,基于个体的生活环境和分配原则,分为以未来生活为导向的慢生命史策略和以当下生活为导向的快生命史策略。信任与生命史策略都是连续的过程,并且都与社会环境发展紧密相关。现阶段的中国,由于居所流动频繁、环境问题严重,以及过早的性成熟和性行为、更随意的性关系,个体更易知觉到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往往处于快生命史策略中,而选择快生命史策略的个体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水平会较低。这是理解现阶段信任危机的一种角度。因此,或可以通过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的努力来提升中国人的信任水平。

  • 标签: 信任 生命史策略 生态环境 居所流动 性行为和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