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在第八届世界杯女排赛上,采用了发球擦网后落入对方有效区域内为发球成功的新规则。对这一变更,笔者认为:一、使排球规则更统一和完美。因在比赛进行中的擦网球一直被视为有效,而发球是比赛的开始,发球的瞬间已进入比赛状态,所以承认发球擦网后落入对方有效区为发球成功是正确的,符合逻辑的。二、在对第八届世界杯女排赛中国队参加的前五场比赛的发球统计看,双方共发球824次,发球擦网后落入有效区域的11次,占总发球数的133%,其中我方队员发擦网球6个,占擦网球的545%,对方占455%,通过X2检验分析,(P>005)。说明发球擦网是偶然的,对双方运动员的机遇是均等的,是符合奥林匹克公平竞争精神的。三、由于排球规则是每球得分制,发球的成败对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很大,而擦网有效新规则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发球队员的心理压力,还能提高发球的攻击性和成功率。同时也将增加接发球的难度,对接发球队员的判断能力、反应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训练中,对发球和接发球的技术要求更高,更需精雕细刻,这有利于排球运动的发展。四、因球擦网后,改变...

  • 标签: 发球擦网 排球发球 擦网新规则
  • 简介:<正>岁尾年末,新《门球规则裁判法》终于在中国门协紧锣密鼓的操持下,在门球人望眼欲穿的期待中.赫然亮相。这是今年中国门协换届以来,新班子推出的颇见力度的新举措。规则为什么要修改?它的意义何在?在规则变动的基础上,门协领导对新年度的发展有何思路?带着这些500万门球人关注的话题,记者接触了中国门协副主席公冶民。“规则制订修改必须有

  • 标签: 门球运动 裁判法 公冶 运动项目 副主席 体育基金
  • 简介:<正>一、新规则规定:教练员统领全队,并对全队的言行负责;教练员负责指定队长,申请替换队员,申请缺员比赛;当教练员不在场时,队长就代行其职。99规则对教练员职责没有规定。二、新规则规定:击球员可以对是否过门、撞柱、成功撞击和撞击后球的接触情况进行确认。确认用时不算裁判用时。99规则中无此规定。三、新规则规定:击球员用脚踢槌柄或槌头、用

  • 标签: 击球员 接触情况 裁判法 触球 密贴 时用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2008年完整的奥运周期内重大体操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认为:1)竞技体操单项对评分规则的适应是非同步的。2)吊环,双杠适应规则最为迅速,而自由操和鞍马则适应比较缓慢,单杠是比较活跃的项目。3)在适应规则的前期,单项的D分有着迅速的增长,随着时间的延伸,D分增长的速度明显降低,增长范围逐渐减小。4)与D分增长相伴随的是项目的E分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并不明显,在时间上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在项目上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5)项目最后得分的差异主要由于单项D分间的差异造成的,增加难度以提高总分是适应新规则最主要的问题,在D分逐渐接近极限的情况下,提高完成质量将是获得优秀成绩的关键。

  • 标签: 竞技体操 单项 规则 适应 非同步性
  • 简介:作为现代竞技游泳,从1896年首届奥运会的一姿3项(100米、500米、1200米自由泳)发展到今日的四姿32项,历经近百年。而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由于几次重大的规则修订,从而使竞技游泳在姿势、技术与速度以及观赏性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标签: 竞技游泳 游泳比赛 国际游 泳姿 接力项目 反蛙泳
  • 简介:女子蛙泳是我国的优势项目,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能否重现雅典奥运会的摘金场面,这让我们值得期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2005年游泳规则修改后对世界泳坛蛙泳成绩的影响,了解世界蛙泳的基本动态、技术的发展方向等。为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规则修改 蛙泳 北京2008年奥运会 雅典奥运会 文献资料法 专家访谈法
  • 简介:如今的NBA是一个动辄三双的时代,像威斯布鲁克、哈登、詹姆斯打出三双数据根本不算新闻,但有时候他们却经常因为锚失一个篮板或一次助攻而与三双擦房而过。事实上,他们并不是没有抢到那个篮板或者送出那次助攻,而可能是多人群战的混乱场面让现场记录员“胡乱”地算在某个人身上,或者记录员不喜欢某位球员,于是对他一些模棱两可的数据完全忽视。因此,关于球员比赛后的数据统计并不是你所看到的全部,这里面的门道只有内行人才能解释清楚。

  • 标签: NBA 潜规则 文件 数据统计 记录员 詹姆斯
  • 简介:田径竞赛规则是对田径运动技术动作标准及行为准则的规范性要求。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竞赛规则也在不断地修改与完善,以适应田径运动的发展要求。笔者就田径竞赛规则的作用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田径竞赛规则与田径运动技术、战术、运动训练、裁判员及健康竞赛环境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评述,试图揭示田径竞赛规则与田径运动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标签: 田径竞赛规则 技术 战术 运动训练 裁判员 竞赛环境
  • 简介:本文通过对蛙泳技术发展和蛙泳竞赛规则变化的历史回顾,揭示游泳竞赛规则的变革对蛙泳技术的发展创新具有的深远意义。可以说蛙泳竞赛规则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和蛙泳技术发展创新紧密联系的。

  • 标签: 游泳竞赛 蛙泳 技术发展 技术创新 竞赛规则 竞技体育
  • 简介:仲裁是否也必须遵循严格的证据规则,或者是否必须适用和尊重诉讼证据规则,仲裁理论、立法和实践并未作出明确的回答。国际体育仲裁院作为体育世界的最高法庭,其仲裁规则和庭审实践所展现出来的相对完整和稳定的证据规则成为国际体育仲裁立法和实践的最高尺度。国际体育仲裁院庭审证据规则可概括为:举证重心倒置下的共同举证规则、交叉质询下的查证规则、仲裁庭自由裁量主导下的采证规则

  • 标签: 体育法学 体育仲裁 证据规则 举证倒置 交叉质询 自由裁量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1997年、2001年国际体联男子体操竞赛规则与新规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探讨了新规则的实施对我国男子体操运动的影响,指出:新规则的实施,将提高比赛难度、竞争性和观赏性,同时对体操训练的针对性、科学化以及科学选材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中国 男子体操 比赛规则 影响因素 比赛难度 竞争性
  • 简介:举重技术的创新与竞赛规则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技术的创新必须遵循竞赛规则.技术动作的每次重大改进和变革,又发展和完善了竞赛规则,从而促进技术向更合理、精确、省力的方向发展,不断改进技术细节.

  • 标签: 举重技术 竞赛规则 创新 辩证关系
  • 简介:2010年1月1日我国颁布了《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第四版)。规则的修订与更新,见证了我国啦啦操运动的迅猛发展,使其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更符合我国国情,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研究以最新发布的《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第四版)为研究蓝本,与《2006—2009年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评分规则》进行对比;运用训练学、心理学相关理论,对规则的变化之处进行归类分析。通过分析新规则下啦啦操比赛的制胜因素,为我国啦啦队训练、比赛提供指导。

  • 标签: 啦啦操 制胜因素 比赛训练 评分规则
  • 简介:以2009—2012周期新规则变化为导向,以美学理论为主线,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由于规则变化而呈现出阶段性的美学特征与发展形态作初步探讨,并阐述其美学形态和审美价值以及发展主流。

  • 标签: 新规则 竞技健美操 技术发展 美学形态
  • 简介:最近,读了《国际水球规则酝酿重大变革》一文,作为水球界的一员对该文中提出的动议颇有想法,是喜,是忧,还得具体分析。1.比赛场地缩小,人员减少,时间延长。比赛场地缩小,意味着运动员的活动范围缩小,移动速度加快,最大移动距离缩短,但移动次数增加,进攻难度加大。对抗更加激烈。由

  • 标签: 比赛场地 人员减少 距离缩短 水球项目 比赛进程 身体接触
  • 简介:花样滑冰规则直接影响花样滑冰的技术规格与要求,它的变化制约着花样滑冰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其训练。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花样滑冰规则的演变历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究,结论认为花样滑冰规则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分为1897~1901年发展形成阶段,1901~2002年6分制规则逐步完善阶段和2002年以后的新规则阶段。而国际花样滑冰新规则有利于全面、稳定型选手,不利于技术片面、起伏较大的选手;新规则使年轻选手爆冷的几率增大而且评判更为客观;新规则限制了创新和选手自由发挥的空间;新规则鼓励运动员在后半段完成高难度跳跃,我国选手处于较不利地位。

  • 标签: 花样滑冰 规则 历史 演变 发展
  • 简介:体操评分规则每4年修改一次,今年是新规则修改后实行的第一年.新规则的修改对所有体操裁判、教练及体操运动员的影响是很大的,对于男子自由体操整套动作的起评分更是影响甚大,因为新规则取消了非技巧动作之间的连续加分,由原来1.4的加分降成1.2分,增加了动作的结构组,严格限制了动作的重复,使一套动作更加优美,内容丰富多彩.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从提高起评分的方法着手,设计出2套不同动作与不同连接的起评分为10分的动作,供体操教练和运动员参考.

  • 标签: 男子自由体操 比赛规则 起评分规则 非技巧动作 动作设计
  • 简介:以《篮球规则》(1994)为依据,从中学生篮球运动训练与竞赛中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出发,简述了篮球运动竞赛中有关规则精神及中学生运动员的掌握与配合方法,供基层中学篮球运动训练实践参考。

  • 标签: 篮球规则 中学生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