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 苏州215129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临床分布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提供依据。方法 用Vitek2 Compact对251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以CLSI2018M100判定药敏,用WHONET5.6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51株铜绿假单胞菌标本分布占比:痰液88.8%(233/251),分泌物6.0%(15/251)。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耐药率最高,16.73%;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13.55%和12.75%;亚胺培南11.55%;科室分布:神经外科110株,占44%;ICU52株,占21%;呼吸科37株,占15%;神经内科18株,占7%。神经外科和ICU耐药率最高;儿科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所有分离株对氨基糖苷类敏感率高。结论 菌株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最高,其中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居高。所以,临床应重视病原学送检,并根据药敏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多重耐药菌产生。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04~2021.04,研究样本为本院急性脑梗死预后良好者50例、预后不良者50例,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其临床相关资料及红细胞分布宽度进行分析与比对,分析急性脑梗死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糖尿病、发病到入院时间、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入院NIHss评分方面均较高,组间差异较大(P>0.05);红细胞分布宽度较高者(>15%)发生HT显著高于较低者(≤1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红细胞分布宽度较低者相比,较高者的MMP-9、hs-CRP及Hcy水平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该类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越高,发生HT概率越大,且预后越差。

  • 标签: 近期预后 判断价值 急性脑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临床证型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改时间段本院接收的200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并将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200例慢性鼻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发病因素进行单因素及所因素分析,对其临床特点及中医临床证型进行汇总。结果:研究显示,在选取的所有患者中发现,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中,青年的发病率最高,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会不断下降。同时变应性疾病史、目前办法其他变应性疾病、甲组过敏史、吸烟或者二手烟等均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发病有季节主要几种在春秋两季。在临床上以脾气虚弱为、肾阳不足和肺经伏热证则比较少见,肺气虚弱的病人多为间歇发作,病情轻微,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证的病人多为持续性发作,而且表现比较严重。结论:变应性性鼻炎与体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其中春季和秋季是其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其中以肺虚最为多见。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发病相关因素 中医临床证型 分布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输液大厅存在的一些问题,提供适当的解决对策,提高儿科输液大厅患者满意。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的两组患儿,以30人一组为例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常规输液;乙组输液时给各位患者标号,乙组安排在已消毒、较整洁的环境中,输液人员分组进行监视患者输液情况,对乙组患者进行输液教育;对乙组患者的疾病状况进行密切关注,及时作出反应;加强输液药物管理,消毒工作做到位。两组输液完成后由患儿家属对输液总体满意评分,得出结果。结果乙组满意明显高于甲组,乙组解决了大部分输液问题,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了患者与输液人员的纠纷频率,提高了儿科输液大厅患者满意。讨论做好输液的各项工作,提高输液质量,落实患者教育制度,避免纠纷问题,提高患者满意

  • 标签: 儿科输液 管理 质量 健康教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15-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3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护理服务满意调查,进而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所进行护理工作满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护理质量、医院环境、服务态度以及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护理质量占据着总人数的39.39%,医院环境问题占据着总人数的30.30%,服务态度问题占据着总人数的17.42%,而后勤管理问题则占据着总人数的9.10%。结论护理质量不高、医院环境问题、服务态度的问题、后勤管理等方面问题作为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影响因素,不仅会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在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时满意的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满意,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升自身的护理质量,以做好护理方面的工作。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门诊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方法:选择我院门诊2021年6~12月时段内接诊10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00例)和实验组(500例),对照组行常规模式护理,实验组行优质门诊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满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门诊护理服务 满意度 优质护理 服务理念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家以及医院提高了对医务人员的重视,意识到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对于提高国家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现如今,医闹、伤医事件频繁发生,医患矛盾也较为紧张,加之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较大,导致了医务人员的流失率也在不断提升。基于此背景,为了医院以及国家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医院工会必须重视员工满意的提升,维护员工的根本利益,不断探索提升员工满意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院工会 员工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体检者依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体检者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体检护理,其他人接受优质护理,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体检依从性(97.50%)较对照组(70.00%)更高;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评分更高,体检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护理满意高达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依从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导诊对患者满意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为限,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中,抽取48例参与研究。随机分组后,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门诊导诊护理,观察组24例给予优质门诊导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更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提供系统化、全面化护理服务,应用于门诊导诊中,能够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导诊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64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综合组(参照组基础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后组间对比两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结果综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及情绪状态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患者施行综合护理能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心衰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及血液灌流)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经皮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的301例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分析导管相关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拔除的导管全部行导管尖端培养,在301例患者中阳性53例,其中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9例(9.6%);导管细菌定植24例(8%)。2.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77.4%,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分别占34%和30.2%。3.慢性肾脏病5期的导管感染率高于非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P=0.002);在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4.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随着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P=0.026)。5.在置管前或带管期间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其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较低(P=0.001)。6.患者置管前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无关(P>0.05)。结论导管培养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与导管留置时间有关,与患者置管前营养状态无关;适当使用抗生素及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可以降低导管感染率及细菌定植率。

  • 标签: 血液净化 导管 感染 细菌定植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在新冠疫情防控下校园微生物气溶胶分布情况,为校园消杀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为开学复课和校园疾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平板沉降法对采用通风、84消杀、紫外线消杀措施的校园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微生物气溶胶分布检测,与GB/T18204.3-2013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在新冠疫情防控下,75处检测结果中有73处菌落数皿,符合GB/T18204.3-2013合格标准,有30处菌落数≤4cfu/皿,符合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Ⅲ类和Ⅳ类环境菌落总数卫生标准。经过通风、84消杀、紫外线消杀措施的实施,校园整体微生物气溶胶分布明显下降,尤其是三种方式一并实施效果更为显著。结论:目前我校在疫情防控措施中采取的消杀工作行之有效,满足开学复课的环境卫生要求。 [关键词] 学校;消毒;菌落数检测;空气质量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 分析泌尿外科患者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与感染因素。 方法 : 于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3 月从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感染患者中抽选出 90 例展开研究调查,重点分析 90 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 结果: 90 例感染患者的集中感染部位是泌尿系统,其次是生殖系统和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为 64.44% ,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率最高;而革兰阳性菌的感染率为 35.56% ,导致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导尿管的使用、侵入性操作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情况相关 。 结论 : 医院感染中泌尿外科的感染率最高,为了降低临床感染率,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病原菌产生,规范临床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确保患者安全康复出院。

  • 标签: 泌尿外科 临床感染 病原菌分布 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