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心肌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非轮状病毒肠炎32例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心肌谱的变化情况。结果4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轮状病毒不但引起消化道损害,还导致心肌损害,引起心肌谱的改变。

  • 标签: 婴幼儿 轮状病毒 心肌酶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042-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脑出血时患者血心肌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乳酸脱氢(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CK-MB)。结果:脑出血组的血心肌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出血 心肌酶 心肌损伤 预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谱检验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效果。方法:采集我院病例4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且在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进行治疗和体检的,纳入研究范围,并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心肌谱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中天门东酸氨基转移(AST)、乳酸脱氢(LDH)、肌酸磷化(CK- MB)及肌酸激酶(CK)水平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心肌酶谱 检验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并行经皮冠状动脉接入术(PCI)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心肺复苏成功后接受常规治疗,立即转上级医院行PCI治疗。试验组心肺复苏成功后除常规治疗外,予以静脉溶栓治疗2h后再转至上级医院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转院途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搏骤停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再通率及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CI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并转上级医院行PCI治疗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转院途中的意外事件发生风险,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PCI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 静脉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胆碱酯活力联合心肌、B型利钠肽评估经血液灌流治疗的老年有机磷中毒伴发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6月吴川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所有收住院的老年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共25例为中毒组;同期纳入我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25例为对照组。结果:中毒组各项血胆碱酯活力、心肌、B型利钠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胆碱酯酶 心肌酶 B型利钠肽 血液灌流 老年有机磷中毒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儿为我科治疗的小儿心肌炎70例,起止时间为2019年6月--2021年6月,分组方法为根据患儿入院号随机分成一组与二组,两组患儿分别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满意率、有效率比较,一组满意率、有效率高于二组,(P

  • 标签: 心肌酶 小儿 磷酸肌酸钠 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新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谱的变化。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感染肺炎新生儿 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新生儿 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 CD3+、 CD4+、 CD8+、 CD4+/ CD8+比值以及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 (CK- MB)、谷草转氨酶 (AST)及乳酸脱氢 (LDH)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CD3+、 CD4+及 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 CD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CK、 CK-MB、 AST以及 LDH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血清心肌水平异常升高,特别是重症患儿的免疫与心肌损伤更严重,监测新生儿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谱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免疫功能 心肌酶谱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检验心肌谱水平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中,随机抽选30例进行研究,并作为实验组,同时另抽选同时段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心肌谱检查,比较两组心肌谱水平。结果:在心肌谱水平方面,实验组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肌酸激酶、乳酸脱氢、a-羟丁酸脱氢、肌酸激酶同工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给予血清心肌谱检查,其水平较之于健康人员有明显差异,其差异性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 心肌酶谱水平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在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治疗中的辅助应用效果及对新生儿心肌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磷酸肌酸进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肌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心肌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磷酸激酶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儿心肌谱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磷酸肌酸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时检测心肌谱结果偏高的意义。方法现随机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小儿68例,两组小儿血清心肌谱的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68例上呼吸道患儿心肌谱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值,肌酸激酶、α-羟丁酸、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酸激酶同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在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检测心肌谱结果偏高,可提示临床患儿注意心肌的损伤,要采取必要的治疗保护措施。

  • 标签: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谱含量变化进行观察,并据此研究血清心肌谱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象,统计并对比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肌酸激酶、a-羟丁酸脱氢、肌酸激酶同工、乳酸脱氢等血清心肌谱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羟丁酸脱氢、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乳酸脱氢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心肌谱检测是临床中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辅助指标,能够为临床评估精神分裂症病情程度提供重要依据,其水平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存在着密切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血清心肌酶谱 急性发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推注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措施。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应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后,与对照组(30.95%)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观察
  • 简介:综述国际对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治疗心肌梗塞的多中心研究。介绍了英美等31国ISIS-4;英国、瑞典、爱乐兰等14国AIRE;意大利200多家医院GISSI-3和美国、加拿大112家医院SAVE的大型多中心研究结果。并就病例选择,治疗时机和剂量与持继时间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临床应用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诊断过程当中应用肌钙蛋白与心肌谱联合检测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当中,随机无目的性地挑选64名患者组成实验组参与到这一次的实验研究当中,并且在同一时期选择在我院体检并且结果健康的60名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人员肌钙蛋白、心肌谱各项指标水平、不同情况病情以上各项指标水平以及各项指标诊断冠心病疾病的敏感程度、特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肌钙蛋白、心肌谱各项指标水平都要比对照组更好,结果相差较大,在统计学科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一级患者肌钙蛋白、心肌谱各项指标水平都要低于二级、三级、四级患者,结果同样具有较大的差异,在统计学科上研究价值相对较高。结论:冠心病诊断过程当中应用肌钙蛋白与心肌谱联合检测具有明显的效果,并且可以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肌钙蛋白与心肌谱结合的检测方式对于冠心病诊断敏感程度较高,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联合检测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采用磷酸肌酸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抽选82例,平均分为常规组(41例)与研究组(4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辅助磷酸肌酸治疗。对比治疗7d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心肌谱指标更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辅助磷酸肌酸治疗,疗效显著,改善心肌谱,值得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 新生儿窒息合 重度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谱、肌钙蛋白 I(cTnI)、血浆脑钠肽 (BNP)以及肌红蛋白 (MYO)水平变化,以探讨其在诊断急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9月 -2019年 3月收治的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 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心肌谱、 BNP、 MYO、 cTnI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AST、 LDH、 CK、 CK-MB、 α-HBD、 BNP、 MYO以及 cTnI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肌谱、 BNP、 MYO 及 cTnI 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具有临床大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心肌酶谱 脑钠肽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 I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阿替普与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选择患者的时候都是随机进行的,并且征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实验组予以阿替普治疗,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治疗。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h内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及溶栓期间动态心电图变化。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为治疗有效率,记录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最终治疗效果的统计,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要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替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优于尿激酶,具有安全高效、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 标签: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