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同其心肌水平的相关性探讨。方法:抽取我院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接收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30例作为观察组(重症、轻症各15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就此观察比较两组心肌水平及不同程度心肌损害患儿的心肌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清肌酸激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乳酸脱氢及羟丁酸脱氢均更高(P<0.05)。轻症患儿的心肌水平均低于重症患儿(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同心肌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及早检测对患儿病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肌酶水平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损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NI及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和100名健康人群,检测肌钙蛋白I(TNI)和脑钠肽(BNP)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组TNI和BNP水平均有一定的升高(P<0.01)。结论针对AMI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TNI及BNP水平变化并施行护理措施,该法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联合心肌谱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就诊的急性胸痛的患者161例,所有患者均联合检测肌钙蛋白I(cTnⅠ)、心肌谱,确诊为AMI患者56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7例心肌谱升高,敏感性为83.9%。肌钙蛋白I阳性为52例,敏感性为92.9%。其余109例非AMI患者中10例心肌谱升高,特异性为90.8%,肌钙蛋白I阳性3例,特异性为94.6%。结论心肌钙蛋白I与心肌谱的联合应用提高了临床对AMI诊断率,对鉴别AMI和非AMI性胸痛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然后选择3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的人员(对照组),对其作心肌谱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谱指标(HBDH(羟丁酸脱氢)、CPK-MB(肌酸磷酸激酶-杂化型)、LDH(乳酸脱氢)、CPK(肌酸磷酸激酶)、ALP(碱性磷酸))。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FH为(214.48±18.17)U/L、CPK-MB为(18.39±6.52)U/L、LDH为(120.80±19.44)U/L、CPK为(138.51±1.62)U/L、ALP为(187.60±25.13)U/L,对照组人员的HBFH为(152.86±13.78)U/L、CPK-MB为(5.10±2.01)U/L、LDH为(62.68±11.19)U/L、CPK为(69.56±18.10)U/L、ALP为(100.68±21.3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急诊检验中应用心肌谱检测,发现患者的心肌谱指标明显异常于健康人群,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肌酶谱检测 急诊检验 心肌梗死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心肌、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显像在胸部放疗心肌损伤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放疗治疗肿瘤患者,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行心电图、心肌、超声心动图、99mTc-MIBI核素心肌显像检查。结果治疗前后血清乳酸脱氢(LDH)、谷草转氨酶(AST)变化不明显,P〉0.05,磷酸激酶(CK)磷酸激酶同工(CK-MB)变化相对敏感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表明,以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居多,又以ST-T改变最为明显。放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室间隔室壁增厚率、左心室后壁室壁增厚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比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核素显像(MPI)和心肌、心电图阳性例数和敏感性接近,均高于心脏超声的敏感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评价放射线引起或诱发的心肌损伤,早期以心肌谱改变,心电图、核素心肌显像较有价值,晚期心脏超声较有价值。

  • 标签: 胸部肿瘤 放射疗法/副作用 超声心动描记术 放射性核素显像 免疫酶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心肌谱的影响,为其在日后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例,随机抽选自2017年3月~2018年10月,共74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将其分为A组、B组,各37例,A组予以中医特色护理,B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肌谱变化、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与B组比较,A组心肌谱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降低,且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予以中医特色护理,有助于改善心肌谱变化,促进患儿家长对工作的满意。

  • 标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特色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与心肌谱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本阶段内本院收治窒息新生儿3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同期本院分娩的非窒息新生儿26例纳入对照组,测定两组新生儿心肌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心肌谱和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轻度及重度窒息及对照组新生儿在各项指标上对比均存有统计学差异,从低到高依从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轻度<观察组重度患儿(P<0.05);30例观察组患儿中,25例预后良好5例预后不佳,两组患儿在心肌水平上对比差异显著,预后良好组各项心肌指标均低于预后不佳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展和发展密切相关于心肌谱变化,临床通过监测水平变化,能够了解患儿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心肌酶谱 关联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在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诊断中,应用心电图 +心肌谱诊断价值。方法 选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 32例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同期健康 32例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心肌谱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肌谱水平较对照组高,心电图异常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心肌谱水平及心电图异常率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 结论 对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者,可行心电图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肌谱联合测定方法在诊断急性心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自2013年6月-2014年3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和速率法测定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肌谱的含量,与健康患者进行比较,所得的两组数据应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肌谱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健康患者的含量,且实验组中患者的心肌谱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肌谱在急性心梗的治疗和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所致心肌损害采用心电图和心肌谱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导致的心肌损害患者30例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各15例。基础组采用磷酸肌酸钠,研究组采用镁极化液,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与心肌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研究组的心肌指标和心电图与基础组相对均有显著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给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引起心肌损害患者采用心肌谱与心电图进行诊断临床效果确切,其灵敏度能够很好的补充诊断心肌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中毒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 心电图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心肌谱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健康体检的34例为对照组,时间为2021年7月到2022年11月,分析cTnT与心肌谱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观察组LDH(乳酸脱氢)、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AST(谷草转氨酶)、ɑ-HBDH(ɑ-羟丁酸脱氢)、cTnT(血清肌钙蛋白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及准确率更高,优于单一检测(P<0.05),组间特异性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cTnT及心肌谱联合检测可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具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性,发挥快速、准确等优势,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肌钙蛋白T 心肌酶谱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谱指标、肌钙蛋白(cTnI)、肌红蛋白(MYO)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8月徐州市矿山医院收治的32例AMI患者为A组,选取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期在徐州市矿山医院体检的32例健康者为C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样本,检测并比较各组心肌谱指标、cTnI、MYO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指标对AMI的诊断效能。结果:三组心肌谱指标、cTnI、MYO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A组>B组>C组(P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检测用于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20例成人重症肺炎患者,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者20例,均给予心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心肌各项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症肺炎中,病毒性肺炎心肌异常率为83.33%、细菌性肺炎肌异常率为40.00%%、支原体肺炎心肌异常率为66.67%。结论血清心肌检测用于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对患者疾病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还能够为临床分型给予一定支持。

  • 标签: 血清心肌酶 重症肺炎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80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常规组(38名)与治疗组(42名)。常规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行阿替普静脉溶栓。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常规组中19名显效(50.0%),12名有效(31.6%),7名无效(18.4%);治疗组中26名显效(61.9%),14名有效(33.3%),2名无效(4.8%)。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5.2%(40/42)显著高于常规组81.6%(31/3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注射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心肌谱改变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80例,将确诊为重症肺炎的4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确诊为单纯性肺炎的4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心肌谱指标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肌谱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各心肌谱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谱改变对于新生儿肺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酶谱 新生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就心肌谱改变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21年9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80例,将确诊为重症肺炎的4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确诊为单纯性肺炎的4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心肌谱指标检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肌谱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各心肌谱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谱改变对于新生儿肺炎的诊断、病情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酶谱 新生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肌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50例患儿,根据根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LDH(乳酸脱氢)、CKMB(磷酸肌酸激酶同工)、CK(磷酸肌酸激酶)等心肌指标和cTnT(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评估不同组别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肌指标与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LDH、CK-MB、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有效改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使心肌与肌钙蛋白水平迅速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 心肌损害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在瑞替普治疗中开展全面护理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在本医院接受瑞替普溶栓的 68 例 A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设组, A 组( n=34 )接受常规护理, B 组( n=34 )基于上述条件实施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方案干预效果。 结果 : B 组溶栓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更明显( P < 0.05 ),发生心力衰竭、出血等并发症的总概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 P < 0.05 )。 结论 :全面护理能够缩短 AMI 患者的瑞替普溶栓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全面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