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新生儿破伤风死亡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1例新生儿破伤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愈37例(72.5%),死亡14例(27.4%)。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发病年龄<3天、首次出现痉挛时间<4天、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使用安定剂量偏小、肺炎、败血症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年龄<3天、首次出现惊厥时间<4天、痉挛发作频繁伴反复发绀、使用安定剂量偏小、肺炎、败血症是影响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重症新生儿破伤风并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可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死亡率,提高抢救治疗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 破伤风 危险因素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普外科护理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方法将参与本次实验的88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患者改进后的护理干预,并对普外科护理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有33例,总满意度为75%,实验组患者满意43例,总满意度为97.72%,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结论普外科是医院床位周转率最高的科室,工作量大、繁琐。不仅需要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身修养进行提高,还要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护理知识进行提高,为患者进行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关于外科护理 潜在危险因素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方法选择急诊外科收治的创伤患者共有3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的分析,总结死亡的因素与相关的急救方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得知抢救成功的共有152例(50.67%),死亡的共有148例(49.33%),包括120例(40.00%)为院前死亡,其中以31-60岁之间的患者具有最高的死亡率,P<0.05;分析造成死亡的因素包括高空坠物、交通事故、重物创击、刀具砍伤、其他等,其中以交通事故伤造成的死亡率最高,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现场急救状况差、ISS评分大于等于16分,GCS评分低,机械通气、年龄较大。结论实际抢救急诊创伤患者时,应严格分析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不断将抢救水平提高,利于将抢救的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急诊外科创伤 危险因素 急救措施 病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200例,整理临床资料,其中有49例发生医院感染,分析感染患者的发病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患者的主要部位是上呼吸道(26.5%),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53.1%);医院感染主要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其他疾病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等有关。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及时控制相关因素、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预后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曾收治的老年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患者75例,按照最终的疾病预后效果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统计该病的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疾病史及临床疾病治疗护理情况等,研究影响预后结果的相关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制定相关的措施。结果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的死亡率约为52.0%,两组患者在患有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连续血液净化时间、体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含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衰竭器官数和首次接受血液净化时间是相关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急性肾衰竭疾病的死亡率较高,患病后预后效果较差,而且导致其预后结果差的相关因素较多,只有根据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老年重症 急性肾衰竭 预后效果 危险因素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出现各种风险的原因,探讨应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措施。方法我院从2016年5月开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调查2015年5月~2017年4月238例手术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情况,对比2015年5月~2016年4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与2016年5月~2017年4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的两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主要为准备失误、操作失误、记录失误、切口感染、意外伤害等。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1.59%)和风险管理前(16.07%)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中常见的疏漏与不够完善,因此要增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与法制观念,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做到最大程度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率。

  • 标签: 护理 手术 风险 管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01月至2017年03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5例青年人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脑出血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结果125例患者中,男性76例(60.80%),女性49例(39.20%),男性多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例患者中,96例(76.80%)有明确病因,其中高血压42例(33.60%),动静脉畸形35例(28.00%),内科疾病12例(9.60%),血液系统疾病6例(4.80%),妊娠状态2例(1.60%);29例(23.20%)原因不明。125例患者中,饮酒因素76例(60.80%),吸烟因素36例(28.80%)。125例患者中,显效34例(27.20%),有效49例(39.20%),无效22例(17.60%),死亡20例(16.00%)。结论高血压、动静脉畸形是引发青年人脑出血的重要因素,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经恰当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所以,一定要尽早诊断、尽早治疗。

  • 标签: 青年人 脑出血 病因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护士工作虽然是高尚的,崇高的,她们往往由于其救死扶伤的工作而被人们称之为白衣天使,但是,也正是这种救死扶伤的工作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使得广大护士和医生都暴露在这种致使的危险之中。因此研究护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和相应的使她们免于健康和生命危险的研究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而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希望能对广大护士有所帮助。

  • 标签: 护士工作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自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ICU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抽取ICU住院的未真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扩张病程、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侵入操作等均为支气管扩张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来说,必须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风险的发生率,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体检健康者30例成立对照组,进行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9种因素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变量中危险最大的依次为过敏体质、母亲哮喘史、父亲哮喘史和母亲孕期使用过致敏药物。父母任何一方具有哮喘史均为子女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但以父母双方均有哮喘史最为危险,其次为母亲哮喘史、父亲哮喘史;子女患哮喘的几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调查揭示了病人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是可预防和控制的,可以结合《哮喘全球防治创议》方案,制订长期哮喘治疗管理计划和延续护理对策,让病人避免暴露于危险因素,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肺部感染是发生于肺实质的一种炎性疾病,多因细菌感染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是致使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此病的常见表现是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早期可有咳嗽、发热、胸痛等出现,发生后,需对感染细菌进行明确,并及时展开干预。真菌是老年肺部感染的主要细菌之一,感染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基于老年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情况,对近年来真菌感染老年肺部的一些危险因素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老年肺部感染 真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患者口腔发生感染提供相关的实际医学依据。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6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口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研究发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感染2例,感染率为2.63%;其中以口腔假丝酵母菌属感染最多见,占72.73%,检出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84.21%;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恶性肿瘤和吸入激素是口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口腔安全隐患较高,因此发生感染率概率也进一步提高,以口腔黏膜假丝酵母菌感染最为常见,医护人员的针对预防干预可以改善呼吸内科患者的症状恢复,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呼吸内科 口腔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并探讨职业风险防护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制定且贯彻规范化的预防策略。结果采取针对的职业风险防护对策进行干预后,可促进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产生的危害明显减少。结论降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对保障护理人员身体健康、重视职业安全防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职业风险防护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其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00例脑外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为27例,对以上患者的资料加以分析,对高危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在研究中发现,导致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因素主要为年龄因素、激素药物使用、通气治疗以及导管治疗等方面有关,同时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其主要的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结论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要积极的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并且对于已经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根据其结果以及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相应治疗,尽快的控制患者的疾病,降低死亡率。

  • 标签: ICU脑外伤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诊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住的126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采取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VAP的发生。结果126例患者中22例发生VAP(17.2%),其中6例死亡(27.27%)。结论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预防误吸和返流等综合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3月呼吸内科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采用一次无菌吸痰管吸取气道分泌物,送检,培养分离菌种。记录年龄、性别、上机天数、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创伤、手术、昏迷、使用制酸剂、留置胃管、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等。结果28例(35%)患者发生VAP。VAP组在平均年龄、原发病中呼吸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机械通气时间、胃黏膜保护剂使用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5.17%,革兰阳性菌占29.89%,真菌占14.94%。结论机械通气时间、年龄、慢性阻塞肺疾病、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情况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此要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的预防防治。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肺炎 呼吸内科 预防防治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探讨骨科创伤患者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策,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这些创伤患者的创伤类型、感染情况、首次伤口清创时间对伤口感染的影响。结果显示这200例骨科创伤患者中共有42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发生率为21.00%。其中开发性创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26.98%,明显多于非开放创伤患者的10.81%(P<0.05);多发伤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41.18%,明显多于非多发伤患者的10.61%(P<0.05);休克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30.36%,明显多于非休克患者的17.36%(P<0.05)。126例开放创伤患者中,感染患者的首次伤口清创时间为(4.68±1.84)小时,未感染患者的首次伤口清创时间为(3.32±1.65)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对于骨科创伤患者来说,开放创伤、多发伤、休克以及首次伤口清创时间均为引发伤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针对处理措施,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创伤患者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到我院及进修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240例肝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归回顾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划分为感染组(n=24)与非感染组(n=216),分析导致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结果所选择240例肝癌患者术后有24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几率为10.0%,而导致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超过60岁、术前合并了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过长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行肺功能锻炼、戒烟、禁止饮酒、镇痛等干预进行预防。结论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对可能导致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具有针对的进行预防,便于最大程度保障其生命健康。

  • 标签: 危险因素 肝癌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症间的相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我院的30例脑瘫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选择早产低体重、颅内出血、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硬肿症等,合并症则选择听力障碍、发音障碍、视力障碍、智力低下、癫痫、摄食困难和流涎等项目。对患儿脑瘫危险因素、脑瘫分型与合并症间的相关加以分析。结果脑瘫患儿通常会同时存在多种合并症,且高危因素与合并症亦有重叠现象,不同临床类型的脑瘫患儿合并症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小儿脑瘫危险因素与合并症间密切相关,应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并制定全面的诊疗方案帮助患儿康复,以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小儿脑瘫 危险因素 合并症 相关分析 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进一步做好传染科护理感染预防工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本院传染科发生的护理行为危险事故63例,对导致这些危险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针对这些感染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再观察2018年2月到2018年7月传染科发生的护理行为危险事故的情况。结果?传染科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时发生感染的危险程度比较高,要针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防护,同时提高感染科护理行为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医护人员的感染。

  • 标签: 传染科 护理行为 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