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老年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体质较弱,免疫性不强,患上疾病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对于一些以手术形式进行治疗的老年疾病,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需要慎重地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为此,本研究结合当前临床医学的实际情况,对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患者 麻醉方式 麻醉药物 选择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外科手术的规范化,如何规范使用麻醉药品保证医疗健康发展的关键工作,特别是对于许多大型医院而言,由于手术量大,麻醉药使用量较大,再加上麻醉药品的种类繁多,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也更显重要,本文针对麻醉护士在药品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供相关的医务人员参考。

  • 标签: 麻醉护士 药品管理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案对于双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以65例住院治疗的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最为观察和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抽样法将被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2人,选择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33人,选择常规的全身麻醉方案。分别对其进行MMSE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期间的MAP和HR值。结果两组患者中,在术后十二小时后MMSE评分分别为(27.01±1.05)和(24.10±2.33)分,观察组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提高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精神状态,缩短术后清醒时间,较常规全身麻醉有着更好的效果。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双膝关节置换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颈椎麻醉的临床反应进行对比。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3月仍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需要进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人,对照组100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进行脊椎麻醉,随后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还有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局部麻醉组患者和脊椎麻醉患者术后并发症分析,两组间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局部麻醉组明显低于脊椎麻醉组(P<0.05);针对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视觉模拟比较上来说局部麻醉组患者恢复效果高于脊椎麻醉组患者,两组间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进行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效果都十分显著,特别是局部麻醉的运用产生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满意程度和生存质量都有所提升,可以用于临床借鉴。

  • 标签: 膝关节镜 局部麻醉 脊椎麻醉 临床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康复护理在硬膜外血肿实施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的硬膜外血肿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相同方案进行微创治疗,术后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更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评分值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在硬膜外血肿微创治疗中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性康复护理 硬膜外血肿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急症手术麻醉方法、用药原则等。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尤其是痛觉的丧失。急症手术由于患者病情紧急,其不良预后可比择期手术者增高3~6倍。急症手术预后效果如何,急症手术麻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急症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和和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在小儿手术中产生的效果,阐述临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方法特地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手术10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静吸组52例,全凭组52例,静吸组患者选择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的方式,全凭组患者选择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采用全凭静脉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先后就生命体征的变化分别比较,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是静吸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全凭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明显低于全屏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总体效果静吸组明显更佳。结论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及拔管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麻醉效果好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治疗预后效果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 标签: 小儿手术 七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及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乙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麻醉效果、术毕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和术后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甲组的优良率96.67%远高于乙组的73.33%(P<0.05)。甲组术毕DBP、SBP、HR均明显低于乙组(P<0.05),且术后2hVAS评分明显少于乙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更佳且能明显抑制应激反应,还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人 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膝关节镜手术中采用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开展膝关节镜手术的4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为观察组进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为对照组进行股神经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比分析患者在麻醉后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后,对照组患者的感觉、运动阻滞时间和感觉、运动恢复时间都要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和维持时间有明显的的差异且P<0.05,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研究得出,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开展膝关节镜手术有很好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麻醉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神经 坐骨神经 蛛网膜下腔 膝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当前临床上麻醉师合理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的基本作用进行相关研究。方法以本院从2015年2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186例纳入研究的对象,对于所有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状况进行相关性研究调查。从而更好的指导麻醉性镇痛药物对于患者所产生的作用。而且调查统计所有的入选患者的药物使用方式进行研究分析与统计。结果作为麻醉师在临床上合理的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疼痛感,而且针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用药量进行相关性研究。结论通过麻醉性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麻醉药物的使用概率,对于提升药物的安全性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师 合理应用 镇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对老年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实施手术麻醉的老年患者90例,将其根据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麻醉管理办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对其实施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措施,并且严格管理麻醉的实施过程以及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评估和预防,能够有效的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性围术期麻醉管理 老年患者 手术 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该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共164例,ASAⅠ~Ⅱ级。将其临床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艾司洛尔0.5mg/kg,为观察组患者则给予1.0mg/kg艾司洛尔。比较两组静脉麻醉用药的使用剂量,比较两组入睡时间、留观时间以及清醒时间;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除T0外其他各时段HR、MAP、SO2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时段指标幅度波动较小;观察组用药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观察组手术检查时间(18.2±2.9)min较对照组(26.4±3.5)min更短。上述所有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剂量选择上给予1.0mg/kg艾司洛尔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意外情况,从而缩短检查时间。

  • 标签: 艾司洛尔 无痛胃肠镜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术老年患者行静脉和硬膜外镇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静脉组和硬膜外组,各28例。静脉组行静脉镇痛干预,硬膜外组行硬膜外镇痛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手术后0h的疼痛(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6h以及24h硬膜外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静脉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硬膜外组的血清皮质醇、血浆内皮素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行硬膜外镇痛方式,镇痛效果显著优于静脉镇痛方式,均能够减轻对于患者的应激反应,硬膜外镇痛方式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静脉 硬膜外镇痛 老年患者 术后镇痛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0月于该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治疗的8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麻醉方式采用全麻,治疗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等。结果在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过程中,治疗组的血流动力学、心率、血压状况比对照组稳定,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对照组为17.07%,而治疗组中没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治疗组的安全性较对照组高,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全麻,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并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麻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前列腺汽化术采用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间在我院行前列腺汽化术的80例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除麻醉方式外的其他治疗处理均相同。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药(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实施麻醉之前以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6、24、72h)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药的用量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24h的MMSE评分与本组麻醉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72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h两组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术后6、24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6hA组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24、72h两组POCD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老年前列腺汽化术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不增加麻醉药用量,而引起术后认知障碍的几率小,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老年 前列腺汽化术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术后认知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下肢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您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选择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麻醉。结果实验组无痛比率高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及中度疼痛比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科手术中,选择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疼痛率低。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左旋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实施全身麻醉),B组(实施椎管内麻醉)2组,对比2组麻醉预后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麻醉药用量、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A组(P<0.05);B组术后1h、3h、6h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不仅有助于缩短老年骨科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用量,而且对患者的术后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老年人 骨科手术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下肢骨骨折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选择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麻醉。结果实验组无痛比率高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及中度疼痛比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科手术中,选择左旋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可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疼痛率低。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左旋布比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7例产科腰硬联合麻醉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507例产科腰硬联合麻醉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性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93%(243/507),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2.07%(264/507),采取综合性护理;以产痛、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得分作为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VRS、PPI、VAS-A得分均低于对照组,LAS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低血压、尿潴留、寒战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有效提高产科腰硬联合麻醉初产妇的舒适度,显著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对于促进分娩、改善妊娠结局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产科 腰硬联合麻醉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2011年2月本院妇产科收治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中随机抽选60例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与单纯组,每组各30例,其中单纯组30例产妇均单纯使用传统麻醉法,联合组30例产妇则在单纯组基础上联合腰麻,分析两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采取腰麻联合传统麻醉具有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伴有妊娠期高血压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