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4 个结果
  • 简介: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是白种人常见的致命性遗传病,新生儿发病率为1/2500~1/3500,近年成人CF患病率正逐渐上升.随着CF诊断技术的改进和治疗水平的提高,CF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提高.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CF 消化系统 常见 治疗水平 遗传病
  • 简介:目的:探讨我科3台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PLT)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3台血细胞分析仪做重复性试验和比对试验,算得CV值、信度系数并做方差分析。结果:PLT测定结果各系统的误差临床均可接受。结论l各检测系统测定PLT结果具有可比性。

  • 标签: 血小板计数/方法 血细胞计数/仪器和设备 随机对照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64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均给予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保护情况。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开展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可有效保护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与他人交往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交往训练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药物流产不全对子宫内膜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的86例药物流产不全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43例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与对照组(42例宫腔镜下清宫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术后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阴道持续流血时间、首次月经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清宫后两周子宫内膜厚度与经净后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药物流产不全患者给予宫腔镜联合妈富隆治疗可有效减轻对个体子宫内膜的损伤,安全性高。

  • 标签: 宫腔镜 妈富隆 药物流产不全 子宫内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切缘切口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对乳房皮瓣的保护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我科收治的84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行单切缘切口对瘤床进行扩大切除,乙组行双切缘切口对瘤床进行切除,术后切口均使用镍钛记忆金属合金线美容缝合切口。密切随访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愈合情况和美容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皮瓣坏死率高于乙组,甲组术后切口疤痕评分较乙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使用双切缘切口能够降低皮瓣的缺血风险并能提高美容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双切缘 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联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比两组肠道通透性、肠道内菌落及内毒素(ETX)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LAC、MAN、LAC/MAN及ETX差异无统计显著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LAC、MAN、LAC/MAN及ETX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酵母样真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等菌群指标更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用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有效改善肠道黏膜通透性,降低内毒素水平,对肠道菌群平衡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肠道益生菌制剂 肠道菌群 黏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于2017年3月份至2018年2月份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共11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儿童各55例,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结果窝沟封闭脱落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均值对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治疗方法,降低了儿童窝沟封闭脱落发生概率,龋齿复发及领面龋发生率大大下降,龋均值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应在儿童龋齿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窝沟封闭术 氟保护漆 儿童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行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初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分娩的104例初产妇选取为本研究对象,均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质组,各52例。对照组在接生中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会阴撕裂情况及产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优质组会阴撕裂发生率3.84%,低于对照组的23.07%(P<0.05);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7.30%(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会阴无保护接生中,可减轻会阴撕裂疼痛,且产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会阴无保护接生 会阴撕裂 产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其变化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取本院68例呼吸系统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2名作为对照组,用丹麦IL1610型血气分析仪对68例危重患者进行动脉血气的全自动检测,并与对照组22例相比较,从pH,PCO2,PO2和HCO3等主要血气指标的变化分析,得出血气诊断及统计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和晚期肺癌组pH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组、呼吸衰竭组PaCO2和HCO3升高显著,支气管组PaO2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脉血气监测可用于评价呼吸功能状况和判断酸碱失衡类型,对于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呼吸系统 重症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CTU技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泌尿系统疾病或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IVP,CTU,MRU在这些患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各期图像上,均可以显示出所有患者泌尿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和形态,取得的造影效果较为理想。结论IVP检查方法较简便,能够大致了解肾脏功能,费用低廉;MRU处理功能强大,重组图像清晰,可以发现很多IVP不能发现的细小病变;CTU操作简便,图像清晰,可以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值得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应用。

  • 标签: 泌尿系统 临床 高发疾病
  • 简介:祖国医学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名,但其临床表现在文献中有类似描述,如“蝴蝶丹”、“阴阳毒”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来源:(1)阴阳毒: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把阴毒病、阳毒病合称为阴阳毒,“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绵纹……;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类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皮肤红斑、盘状红斑、冻疮样皮损、面部赤斑及彩色的花纹斑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侯论》及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镜》对阴阳毒进行了补充,认为阴阳毒伴有发热,手足指冷等症状,其更接近了红斑狼疮。(2)赤丹、茱萸丹: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有:“赤丹者,初发疹起,大者如钱,小者如麻豆,肉上栗如鸡冠,肌里由风毒之重,故使赤也,亦名茱萸丹”。赤丹又名茱萸丹,红斑狼疮的红色丘疹斑块,皮肤的斑丘疹,可以使用本病名来描述。(3)日晒疮:日晒疮病名出自明·申拱良《外科启玄》,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形成“日晒疮”(红斑狼疮皮肤损害),认为是“受暴晒而发”。因为暴晒,皮肤忍受日毒,形成一种毒热,毒热燔灼,除损伤皮肤外,伤津耗液,炼液成痰,灼伤五脏,阻滞气机,气血闭阻而发为狼疮。(4)蝴蝶丹、红蝴蝶疮:现代中医根据古文献的记载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面部蝶形红斑...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科学术语 中医名词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孕产妇中采取系统性健康教育的影响分析。方法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1月-2016年07月时期)产科门诊收治孕产妇71例,采取常规孕期、产前教育为对照组。2016年08月我院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运用于(2016年08月-2017年02月时期)产科门诊收治孕产妇83例为系统组。对两组孕产妇进行为期10个月的有效随访,将两组孕产妇孕妇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对照分析。结果孕产妇情况中系统组并发症2.41%,顺产91.57%,剖宫产8.43%,出血率3.61%,而对照组分别为23.94%、64.79%、35.21%、18.31%。新生儿中系统组超、低体重儿2.41%、新生儿窒息1.2%,对照组分别为32.39%、14.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孕产妇而言,采取系统性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剖宫产及生产出血几率,提高新生儿质量,效果理想。

  • 标签: 系统性健康教育 孕产妇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尼可地尔是一类新研发的抗心绞痛药物,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已证实尼可地尔在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本文针对尼可地尔在围手术期中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尼可地尔 围手术期 心肌梗死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中的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行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手术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干预,研究组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方法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研究组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研究组患者术后饮水呛咳发生率(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神经保护和功能康复辅助治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其术后声嘶、饮水呛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其对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颈部迷走神经鞘瘤切除术 神经保护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的具体方法、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患者资料260例,给予260例病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总结病人首次约束时间和镇静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病人接受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前后的镇静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为其开展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升约束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 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中,研究样本需求量为6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治疗总有效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 综合征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和肾脏的实际保护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再入住ICU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呼吸频率、白细胞数量以及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酐(Cr)以及S100B蛋白(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脑和肾脏功能。

  • 标签: 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颅脑损伤 肾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采用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大剂量阿伐他汀(观察组,n=40)或常规剂量阿伐他汀(对照组,n=40),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变化。结果溶栓后24小时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和sICAM-1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患者。溶栓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后2小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保护心肌作用更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