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液囊空肠导管在食管癌术后实施肠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 将32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术后均进行液囊空肠导管营养支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分析营养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BMI、ALB、PA水平高于护理前,差异显著(P

  • 标签: 液囊空肠导管 食管癌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鼻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应用鼻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鼻镜下咽鼓管导管注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咽鼓管导管注药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透明导管鞘辅助下的神经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76例,分为改良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镜清除脑血肿组(神经镜组)及传统开颅手术组(传统开颅组),两组均为38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在切口长度、骨窗大小、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GOS评分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头皮切口长度神经镜组(4.6±0.4)cm,传统开颅组(13.6±7.2)cm;骨窗直径神经镜组(2.6±0.3)cm传统开颅组(8.5±4.9)cm;术中失血量神经镜组(67.4±12.3)ml,传统开颅组(456±124.6)ml;手术时间神经镜组(93.5±14.6)min传统开颅组(192.4±28.5)min。术后1d头部CT复查显示血肿清除率神经镜组(86.4±6.2)%,传统开颅组(89.3±19.8)%。术后6个月GOS评分神经镜组恢复良好13例,轻度残疾15例,重度残疾6例,植物状态4例。开颅组恢复良好9例,轻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10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2例。结论改良透明导管鞘辅助下的神经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好,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神经外科手术 导管鞘
  • 简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研究表明[2],在较长时间的输液治疗中,PICC较其他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降低导管相关风险、节约费用,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脱落 护理警示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的有效性。方法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0例用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50例用胶布做蝶形固定。比较两组导管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固定松动率、导管脱出率分别为20%、4%明显低于对照组46%、26%(P<0.05)。结论导管固定贴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比用胶布固定更有效。

  • 标签: 导管固定 中心静脉 脱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鼻导管吸氧导管插入深度对氧疗效果及病人舒适的影响.方法将胸外普胸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鼻导管插入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8cm左右),实验组为导管插入3~4cm,观察SpO2、Bp、R、HR、口唇甲床颜色、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情况.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SpO2、口唇甲床颜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舒适度及鼻导管堵塞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单侧鼻导管吸氧插入深度以3~4cm较为适宜.

  • 标签: 鼻导管吸氧 插入深度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注入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例恶性胸腔积液静脉导管置入胸膜腔引流尽胸腔积液后,均采取向胸腔注入肿瘤坏死因子200万单位,观察疗效。结论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注入肿瘤坏死因子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此方法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导管 恶性胸腔积液 肿瘤坏死因子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性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重症颅静脉窦血栓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6例重症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介入手术围手术期的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护理经验。结果部分再通12例,完全再通4例;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重症颅静脉窦血栓患者行机械性碎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充分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血管内治疗 溶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颅动脉瘤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自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使用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56例颅动脉瘤患者,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护理、脑出血的观察、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3例,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10例,重度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2例。结论护理人员在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能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动脉瘤 弹簧圈 支架 双导管技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2018年4月-2020年3月开展溶栓治疗,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以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以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各纳入病例34例。观察溶栓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梗死血管完全再通比例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分析 胸腔注射尿激酶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 效果 。方法 选择 我院 2016 年 1月~ 2019 年 8 月收治 的 结核性胸膜积液患者 80 例 作为 本次的 研究对象,随机 将其 分为 相同例数的 两组 :联合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0 例。研究 组 患者 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对照组 患者 行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比较两组患者的 临床疗效以及 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持续时间、引流总量、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2.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 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持续时间、引流总量、住院时间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 的效果满意 ,可在临床 上大力 推广应用。

  • 标签: [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 尿激酶 结核性胸腔积液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视化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腹腔穿刺引流患者91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5)与行可视化导管贴干预实验组(n=46),对比两组导管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皮肤情况观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视化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且粘贴效果较好,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可视化导管贴 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终端位置对导管留置的影响。方法对83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实施PICC置管术,观察导管终端位于不同位置时导管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与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的留置时间分别为(25.32±17.98)d和(5.60±3.10)d,差异有显著性(P〈0.01);导管终端位于上腔静脉时,1.37%的患儿发生导管终端周围皮肤肿胀发红,而终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颈外静脉时,发生率为70.00%,差异有显著性(P〈0.01),当导管终端位于上述2位置时,患儿在静脉炎、堵塞、败血症方面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PICC导管终端的理想位置是上腔静脉,置管时应尽量使导管终端置入上腔静脉。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 终端 留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