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完善对策,旨在促进药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0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原因提出相关完善对策。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处方书写不规范或者错误、药师缺乏一定的责任心、药师未按照要求配药等为处方调剂差错常见原因,分别占比例为27.38%、21.42%、15.47%。结论因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有着较多的原因,因此应该重视防范对策,促进药房药物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降低差错发生率。

  • 标签: 门诊药房 处方调剂 差错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形象窗口,药品调剂工作也是构成医院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调剂的质量会影响病员用药的有效性、顺应性与安全性,更体现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如果在药品调剂中出现差错可能会使患者用药后无法获得临床医师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影响患者的健康安全,导致医患纠纷和医疗诉讼。因此,如何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药学人员素质,有效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是每个药师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 标签: 门诊药房 处方调剂 原因分析 防范差错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的1800张处方,其中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的处方900张,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处方900张。使用回顾性的研究方式,对处方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与2015年调查的不合格处方中,处方格式和书写不规范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药物用量过大,再次为治疗周期过长,最后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不合格处方数量和各项比例均明显降低,两年之间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具有的明显的积极效果,经过调查分析能促进医师用药规范,降低不合格处方的产生。

  • 标签: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药学部门处方的具体点评模式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讨论,其目的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医院以及医生用药的合理性,防止用药错误情况的产生。方法处方点评方法较为先进,摒弃笼统的传统方法,采用医院药房工作人员真实参与处方审核与点评的过程中,临床药师与药房药师点评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好的总结出处方的可行性。同时,为了更加严谨,将处方点评小组对处方点评结果再复查纳入到点评的最后一步。结果药学部门的处方点评方法更好的实现了准确的配方,让药房药师的审方能力以及辨别意识得到了提高,更加保证处方的不断完善以及处方点评的完美实施。结论处方点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性作用,不仅提高了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而且对处方质量的不断完善有着重要性作用。

  • 标签: 医院 药学部门 处方 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处方点评是近年来我国逐渐发展起来的用药监测措施,是医院对于临床医师的开具的处方进行统合分析的过程,从而掌握本院药品使用情况,对于检测到的不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与整改,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每月随机从门诊处方中抽取100张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统计,整改。结论处方点评降低了我院门急诊处方的不合格率,保证了患者的合理用药需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门诊静脉输液处方及其用药情况,为医院管理和合理使用输液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7月门诊静脉输液处方进行统计,对其数量、药品种类、临床诊断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该类处方中存在临床诊断不明确,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现象,造成静脉输液用药起点过高,抗生素使用频率过大,增加了用药风险。结论降低门诊静脉输液使用频率,促进合理用药是全院医生和药师的努力方向,应进一步加强干预管理。

  • 标签: 静脉输液 抗生素 合理用药 调查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抽取2014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220张,作为对照组,即干预前,同时抽取我院门诊2015年1-12月中成药处方1226张,作为研究组,即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处方用药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规范率为(60/1226)4.89%,与对照组(390/1220)31.9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析,给予干预措施,其不规范率显著降低,不合理因素显著减少,值得应用。

  • 标签: 门诊 中成药处方 不合理用药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开出的400张处方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处理方式处理处方,观察组采用处方点评制度介入改进。将两组处方不合理处方比例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合理处方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显著改善处方的基本指标,降低不合理处方的发生率,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避免因为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处方点评 临床合理用药 效果评估
  • 简介:随着绘本阅读的大力推广,绘本教学正逐渐成为一种常态教学。不同于自主阅读及亲子阅读,绘本教学是面向某一学生群体,以绘本为材料,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仅仅将绘本当成简单的阅读材料讲读完就算了,或者完全依照传统语文教学样式,从中挖掘语用训练点和道德说教点,绘本教学的优势恐怕就没有办法发挥出来,绘本原有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会遭到削弱。绘本教学设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延伸活动的开展

  • 标签: 自主阅读 道德说教 讲读 训练点 学习效果 文本理解
  • 简介:新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并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贯彻落实好这些教育理念和要求,笔者在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时候,涉及“愁”的意象,运用多媒体,以点带面,授之以渔,进行归纳总结与延伸,让学生掌握规律。本文就对此展开初步的探讨。

  • 标签: 语文课 归纳 总结 延伸
  • 简介:7月的西安,热!似已接近40度。“全国历史教师学科素养与高考教学胜任力”均研讨,热!赵世超、郝瑞庭、张汉林、王邵励等专家的“论史”“论教”,让历史教育教学温度剧增!

  • 标签: 学科素养 西安 历史教师 教育教学 胜任力 张汉林
  • 简介:品德课的课后活动是对课堂的延续,是学生将课堂上的品德知识和道德标准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的途径。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后延伸活动的设计,但是因为评价方式的单一与评价的迟滞导致许多课后延伸活动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课后延伸仅停留于课堂作业布置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谁评价、用什么评价、何时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 标签: 延伸活动 评价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延伸护理在儿科出院中的应用,提高患儿家属的遵医行为,促进复诊率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份儿科出院病例,2015年收治患儿150人次作为实验组(患儿出院实施基础护理+延伸护理),2014年收治患儿150人次作为对照组(患儿出院实施基础护理),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及复诊率。结果实验组的第三次调查满意度56.67%,对照组第三次调查满意度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50人次常见病的复诊率为24.67%,2015年150人次复诊率为3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复诊率,还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儿科 延伸护理 满意度 复诊率
  • 简介: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属于汉语知识体系,内容十分广泛。所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应紧跟时代脚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与延伸,不能仅仅依靠教材,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鉴于此,笔者针对初中语文如何进行拓展延伸教学进行着重探讨,同时列举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 标签: 初中语文拓展延伸教学
  • 简介:中国影坛以清代皇室为题材的故事影片,往往具有环绕几种人物故事或皇宫画面进行拍摄的特点。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以"正"与"大"为主。这种特点是编剧者在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对清宫生活仪式加以银幕还原的结果。同时,这种"正"与"大"作为一种官意也向民间延伸,形成皇室贵族与平民百姓的对比。

  • 标签: 满族 宫廷文化 影视表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成熟应用,本文提出以宽带载波技术为基础,解决复杂环境中GPRS信号覆盖不充分问题,使用电采集终端能够正常通过GPRS上线传送数据,提高供电局信息采集的成功率和完整性。

  • 标签: GPRS 电采集装置 移动网络 信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