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本院接诊的138例儿童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患儿临床表现依次为蛋白尿、血尿、急性肾衰;肾组织学病变依次为系膜增生、微型病变、局部节段性硬化、膜性肾病、膜增殖、毛细血管内增生、肾小管坏死者;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者81例(58.7%),单纯性血尿者21例(15.2%),继发性肾病患儿23例(16.7%),急性肾功能衰竭者7例(5.1%),6例(4.3%)先天性肾炎患儿。结论儿童肾病以原发性肾脏病为主,临床表现以蛋白尿为主,病理分类依次为系膜增生、微型病变、膜性肾病等。

  • 标签: 肾小球疾病 肾脏病理 儿童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临床与病理特点,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某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收治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患者293例,总结临床表现特点,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年龄19~44岁,平均(33.1±3.2)岁;停经293例、不规则阴道出血213例、腹痛235例,同时伴有腹痛和阴道出血178例,无明显症状表现者23例;B超声提示输卵管包块201例、诊断刮宫异位妊娠样76例、首次HCG(7273.2±4281.21)IU/L;初次诊断确诊188例、误诊105例。结论输卵管妊娠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需结合既往妊娠史、HCG等生化检验、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综合确诊,采取有利于保宫的治疗方法,以改善预后。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异位妊娠 间质部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牙齿病理性移位患者的正畸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38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7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牙齿病理性移位 患者 正畸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保证病理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不能被未授权用户随意修改,不会因为某些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病理电子档案的破坏和丢失,最大限度的保护病理电子档案的完整性。方法电子签名和使用者身份识别技术是保证病理电子档案数据真实性的可靠方法。通过对物理层和网络层的安全管理来确保病理电子档案数据的完整性。结论病理档案的电子化对病理档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各方面提高病理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更具迫切性。

  • 标签: 病理档案 电子化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液纤维肉瘤(myxofibrosarcoma,MF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达特点、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3例MF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复习相关文献。结果MFS好发于老年男人,生长缓慢,多见于四肢、少见于躯干。结节状无痛性生长,肿块由梭形和星形的瘤细胞组成、分布于不规则多少一不等的黏液样物中,可见特征性细长弯曲的薄壁小血管、脂肪母细胞样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CD99瘤细胞3例均弥漫阳性,1例SMA、1例S-100局灶阳性。结论MFS是一种伴有黏液样变的纤维母细胞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四肢皮下或深部肌层,临床表现为局部缓慢增大的无痛性肿块。容易误诊为软组织的良肿瘤或其它恶性肿瘤。

  • 标签: 黏液纤维肉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 简介: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慢性肾脏病,研究发现10~25年约有20%~30%的IgAN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3,4],目前是我国导致ESRD的最主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业已证实,早期诊断、准确的预后评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延缓IgAN进展的重要措施[5]。IgAN的诊断需依靠肾组织的免疫病理学检查,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沉积,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积聚为主要特征,但其表现复杂多样,从肾组织大致正常到弥漫系膜增殖伴新月体形成均可出现,因此临床工作中期望从肾脏病理变化获取更多与疾病预后相关的信息,这一领域已有不少研究[6,7],已发现多个组织学病变具有预后预测价值,但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为了增加病理指标对评估预后的价值,许多研究者在综合考虑IgAN的多种组织病理学病变后,制定了多个IgAN病理评价方法。以下回顾性分析以往应用较为广泛的IgAN病理评价方法,包括综合性评价系统的Lee氏分级和Haas分型,半定量评价系统的Katafuchi积分和牛津分型。

  • 标签: 原发性IGA肾病 病理分型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IGAN
  • 简介:摘要病理实验课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病理实验课教学的讲解,使同学们对于病例实验室的课程有了更具体深入的了解,同时还探讨了病理实验室教学的改革,对于病理教学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病理实验室 实验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0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5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分析发现,其中浸润性导管癌为52例,占80.0%;4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淋巴结转移,占67.7%;发病高峰年龄在40~49岁,为23例,占35.4%;肿瘤直径2~5cm的患者为35例,占53.8%。病灶主要为单侧和单个包块且左侧多于右侧部位。经免疫组化分析,其中ER和PR以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36/65)、52.3%(34/65)、55.4%(36/65);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65/65),p53阳性表达率为53.8%(35/65)。结论乳腺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人群的生命健康,同时患者预后主要与病理分型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关。因此,需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则能够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 恶性肿瘤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高雪氏病的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脾脏高雪氏病例,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免疫组化(Vim、CD68、CD163、LCA)染色及特殊染色(PAS),光镜观察,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光镜下见脾脏内有高雪氏细胞。免疫组化染色Vim、CD68、CD163、LCA均弥漫性(+),S100(-),PAS染色胞质(+)。结论脾脏高雪氏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苷脂代谢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应与Nieman-pick病、脾白血病、脾原发性淋巴瘤等鉴别。

  • 标签: 脾高雪氏病 临床病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方法探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病理变化及鉴别诊断。通过收集我院100例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肿瘤,发病率高。结论而正确选择淋巴结活检的部位,处理好标本,获得质量良好的组织学切片是保证诊断可靠性的前提和关键。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病理诊断 分析
  • 简介:既然存在早期尸体现象,那么相对而言就会存在晚期尸体现象。尸体不可能同时具备所有的晚期尸体现象。尸体出现晚期尸体现象是受着气候、环境和尸体自身因素影响的,而且可能在桕同气候、环境下,两具尸体出现不同的晚期尸体现象。根据多种因素的不同,晚期尸体现象主要分为毁坏型尸体现象和保存型尸体现象。

  • 标签: 尸体现象 法医病理学 因素影响 晚期 气候 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卵巢肿瘤声像图特征,提高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正确率。方法对25例卵巢肿瘤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手术后病理诊断浆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10例,粘液性囊腺瘤及囊腺癌6例,畸胎瘤8例,纤维瘤1例。其中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3例。肿瘤特点大多来源体腔上皮细胞,以浆液性多见。结论超声诊断是卵巢良恶性肿瘤首选可靠的医学诊断方法。

  • 标签: 卵巢肿瘤 超声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肠胃粘膜异位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例小肠胃粘膜异位病例,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伊红染色(HE),光镜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组织学上呈疏松水肿样,丰富薄壁海绵样血管,肿瘤细胞多样性,梭形及上皮样细胞多见,常围绕血管排列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结论小肠胃粘膜异位是一种少见的肠道发育异常性疾病,有一定的病理学特征,应与增生性息肉、Peutz-Jeghers息肉病等鉴别。

  • 标签: 小肠 胃粘膜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与病理分级间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00例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例IgA肾病患者中男女比例为,发病平均年龄为岁。病理分级越高,血尿素氮值越大,肾小球滤过率值随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定量在不同病理分级间无显著差异。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型最常见。临床表现及免疫病理类型与病理分级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理分级越高,提示预后不良,早期行肾活检并行病理分级分析对IgA肾病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IgA肾病 肾活检 病理分级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经皮肾穿刺活检术56例患者,观察患者在接受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治疗后的身体恢复状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与术后护理。结果经过有规律的临床护理工作,56例患者中有50例康复出院,康复率达到91.8%。结论实施有效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手术护理,对于治愈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肾穿刺 活检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机体在死亡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叫做死后变化,也叫做尸体现象。尸体现象有很多,有的是在每具尸体上都能看得到的现象,而有的则是尸体转归方向不同而决定的。尤其是晚期尸体现象,会因为尸体的个体差异以及环境不同等因素而发生不同方向的尸体转归变化。

  • 标签: 尸体现象 法医病理学 个体差异 死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50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与同期5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乳腺癌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与中老年组比较,其组织学分级(Ⅱ/Ⅲ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和HER-2表达水平更高。结论青年乳腺癌有不同于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发展快,预后差。

  • 标签: 青年 乳腺癌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多元评价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的7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90例对照组学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390例实验组学生接受多元评价病理实验教学方式。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考试成绩(80.2±8.9)显著优于对照组(70.3±9.4),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评价机制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元评价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多元评价 病理实验教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