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此次对腰椎滑脱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对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把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甲组为研究组,乙组为参照组)甲组把围手术期护理运用到护理中,乙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不同。 结果 甲组护理效果突出,得到患者一致肯定,护理满意度高达97.5%,且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退行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5例老年退行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开展本次研究,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85例患者中有29例为高心病(A组),有34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B组),有22例为心律失常(C组),均给予针对临床治疗,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有18例为显效,有9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10%;B组有19例为显效,有13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12%;C组有11例为显效,有9例为有效,有2例为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0.91%。 结论 给予老年退行心瓣膜病并存其他心脏病患者针对临床治疗可以获取到显著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退行性心瓣膜病 其他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凝学指标对脊柱退行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的脊柱退行疾病患者313例,依据定量CT(QCT)检测结果将其分为骨质疏松组(119例)、骨量减少组(101例)和骨量正常组(93例),3组患者均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凝血和骨代谢指标。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3组间的差异;从各血液指标中筛查与脊柱退行病变患者骨质疏松(OP)发病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将骨量减少组与骨量正常组合并为非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组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价相关指标在脊柱退行疾病患者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在性别(χ2=13.555,P=0.001)、年龄(F=17.53,P<0.001)、体重指数(BMI)(F=4.068,P=0.018)、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χ2=8.684,P=0.013)、25-羟基维生素D[25(OH)D](χ2=6.155,P=0.046)、D-二聚体定量(D-dimer)(χ2=8.111,P=0.017)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F=6.809,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显示骨量正常组的年龄(P=0.006)、D-dimer(P=0.020)和PLT(P=0.002)低于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的年龄(P<0.001)和PLT(P=0.006)低于骨质疏松组,而β-CTx(P=0.015)、BMI(P=0.014)高于骨质疏松组。非骨质疏松组与骨质疏松组间性别、年龄、BMI、β-CTx、D-dimer和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164,95%CI 1.097~1.236)、性别(OR=0.495,95%CI 0.274~0.896)、BMI(OR=0.890,95%CI 0.816~0.971)、PLT(OR=1.008,95%CI 1.003~1.103)是骨质疏松发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年龄的曲线下面积(AUC)=0.715(95%CI 0.647~0.783),性别AUC=0.612(95%CI 0.539~0.684),BMI AUC=0.694(95%CI 0.622~0.766),PLT AUC=0.610(95%CI 0.539~0.682),四者联合的AUC=0.768(95%CI 0.706~0.829),P均<0.05。结论基于QCT的结果,PLT计数在脊柱退行疾病患者OP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LT联合年龄、性别和BMI可显著提高OP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脊柱疾病 骨质疏松 凝血功能 骨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多糖酶3样蛋白质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对软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在关节突关节退行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关节突关节软骨组织标本,检测CHI3L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关节突关节退变等级与患者性别、年龄、CHI3L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的相关。体外培养人软骨细胞,检测CHI3L1组与对照组软骨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差异,以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芯片分析CHI3L1调节软骨细胞退变的作用机制。结果关节突关节退变等级与CHI3L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r=0.76,P<0.001),与性别不相关(r=-0.12,P=0.500),与年龄呈正相关(r=0.47,P=0.005)。退变组CHI3L1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且随退变等级加重表达量升高(F=18.90,P<0.001)。与对照组比较,CHI3L1组软骨细胞在培养48 h(OD490/fold=7.132)、72 h(OD490/fold=4.803)、96 h(OD490/fold=2.431)和120 h(OD490/fold=0.009)的增殖倍数显著降低。CHI3L1组软骨细胞处于G1期、S期和G2/M期的比例分别为85.03%±3.05%、12.78%±2.29%和0.90%±0.76%,对照组分别为73.93%±2.73%、22.81%±1.93%和0.99%±0.87%;两组软骨细胞G1期比例(t=4.70,P<0.001)和S期比例(t=5.80,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软骨细胞凋亡百分比分别为8.64%±0.76%和5.6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P<0.001);CHI3L1组软骨细胞IL-6的表达量为(49.60±0.01) pg/ml,大于对照组的(47.88±0.01) pg/ml(t=132.72,P<0.001),TNF-α的表达量为(95.93±0.02) pg/ml,大于对照组的(90.69±0.02) pg/ml(t=376.10,P<0.001)。蛋白芯片检测到表达量显著差异的蛋白共53个,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差异的蛋白43个。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可能参与的信号通路共16个。MAPK信号通路中,CHI3L1组软骨细胞MAPK1和RAF1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94±0.00、0.988±0.00)较对照组(分别为0.814±0.00、0.786±0.00)升高(t=103.16,P<0.001;t=54.32,P<0.001)。结论CHI3L1的表达与关节突关节退行病变相关:CHI3L1可抑制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抑制软骨细胞周期由G1期进入S期,促进软骨细胞凋亡,促进软骨细胞表达IL-6和TNF-α;可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调节软骨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是关节突关节退行病变临床诊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标签: 椎关节突关节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壳多糖酶3样蛋白质1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瓣膜退行病变的超声诊断有效,并分析声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7月来我院治疗老年瓣膜退行病变的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老年患者1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心脏瓣膜瓣环及瓣叶检查参数情况,并分析声像学特征。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心脏瓣膜瓣环参数和瓣叶参数更高,说明患者存在病变问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诊断用于老年瓣膜退行病变诊断效果显著,获得的血流或组织图像极其清晰、精准,能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性瓣膜退行性病变 超声诊断 声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对比X线平片与CT影像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将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人参与调研,均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前来本院诊治,分别实施两种临床诊断方案。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诊断,观察组则为CT诊断,对比应用情况。结果:从诊断上看,观察组在实施CT检查之后,半月板损伤以及关节积液的准确率比较高,和对照组X线平片诊断相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影像学检查能够更好的诊断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疾病,可多方位观察患者病情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X线平片 CT影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的超声介入精准治疗在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时间设定为2020年2月到2021年9月,将研究对象设定为70例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患者,对其实施随机分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试验组接受超声介入精准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的变化、超声肌骨检查结果。结果: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均明显的降低,同时试验组的超声肌骨检查程度明显较轻,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

  • 标签: 膝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 超声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筛选本院于2020.01-2021.12收治100例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检出65例主动脉瓣膜病变,占比为65.00%,其他类型病变发病率相对较低,二尖瓣膜病变、三尖瓣膜病变、主动脉瓣膜病变+二尖瓣膜病变、主动脉瓣膜病变+三尖瓣膜病变、主动脉瓣膜病变+二/三尖瓣膜病变以及二尖瓣膜病变+三尖瓣膜病变分别是5.00%、3.00%、20.00%、5.00%、3.00%、2.00%。80岁以上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变共58例,占比为58.00%,明显高于70~80岁患者及60~70岁患者占比。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老年人出现退行心脏瓣膜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在我院选择164名心血管内科患者,组成本次研究的样本群体。对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实际状态。结果 通过观察分析可知,参与研究的164名心血管科老年患者中,出现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数量为13人。检出率达到7.32%。13名患者中出现二尖瓣膜病变的患者达到5人,占比38.46%,出现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数量达到3人,占比为23.08%。同时出现二尖瓣膜与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患者有6人,占比为46.15%。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心脏瓣膜病变情况进行诊断,有比较高的诊出率且能够对病变的具体情况进行初步的准确判断。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老年患者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X线检查与诊断腰椎滑脱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检查并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X线检查:假性腰椎滑脱36例(58.06%)、真性腰椎滑脱26例(41.93%);手术结果:假性腰椎滑脱34例(54.83%)、真性腰椎滑脱28例(45.16%);诊断结果对比(P> 0.05), X线检查准确率96.77%。X线检查结果在腰椎滑脱部位、滑脱程度、峡部裂情况方面和手术结果完全相符(P> 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腰椎滑脱患者使用X线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准确地得到椎弓峡部裂、滑脱部位和程度相关信息,对临床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检查 腰椎滑脱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MRI和X线诊断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的准确差异。方法 选择88例经病理学诊断患有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诊断及MRI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的诊断准确度。结果 MRI诊断下软骨下囊变、关节面不平、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软组织受损、半月板变性的准确度显著高于X线诊断,两种诊断方式下软骨下赘骨、关节腔隙狭窄、关节软骨退变准确度无明显差异,X线未诊出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软组织受损、半月板变性。结论 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更宜采用MRI诊断,准确度更高且可诊出X线无法识别的关节积液、滑膜增厚、软组织受损、半月板变性病变,因此更具应用价值。

  • 标签: 退行性骨关节病 病理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关节镜进行退行膝骨关节病治疗,并针对患者情况予以康复训练,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0月进行退行膝骨关节病治疗的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共42人,54膝。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并予以术后康复训练。结果:优:15膝,良:35膝,差:4膝。结论: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及时治疗退行膝骨关节病,并遵循患者情况予以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 关节镜治疗 术后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关节置换术救治老年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炎患者,对其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筛取从2020年11月直至2021年11月期间医院救治的50例老年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炎病人,依照救治方式的不一致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2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救治方式,实验组实施关节置换术,分析2组的临床医治疗效、HSS评分、QOL评分及VAS评分。结果:实验组病人经有效医治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经有效医治后其HSS、QOL评分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减低更为显著,组间差异用(P<0.05)代表,具有研究。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术,确保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提升,舒缓其疼痛感,相比于保守医治其所获医治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广泛运用在疾病患者的救治中。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临床医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治疗退行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2018.5~2022.4就诊的46例退行关节炎患者分成I、II组,每组均23例,所有患者均接收常规治疗,II组经膝关节腔注射臭氧(O3)联合玻璃酸钠(SH),各组均连续治疗5周后对比疗效。结果:II组治疗总有效率91.30%,高于I组69.57%(P<0.05);治疗后II组VAS评分低于I组,Lysholm评分高于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退行关节炎患者,通过关节腔注射治疗O3联合SH,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退行性关节炎 关节腔注射 臭氧 玻璃酸钠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关节置换术救治老年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炎患者,对其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筛取从2020年11月直至2021年11月期间医院救治的50例老年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炎病人,依照救治方式的不一致归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内部2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救治方式,实验组实施关节置换术,分析2组的临床医治疗效、HSS评分、QOL评分及VAS评分。结果:实验组病人经有效医治后其临床总有效率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经有效医治后其HSS、QOL评分得到理想提升且优于对照组,VAS评分减低更为显著,组间差异用(P<0.05)代表,具有研究。结论:对老年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关节置换术,确保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提升,舒缓其疼痛感,相比于保守医治其所获医治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广泛运用在疾病患者的救治中。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临床医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3~2022.3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重度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患者,对这50例患者均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最后观察这50例患者的并发发生率以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未出现血栓、假体松动、感染等并发,并发发生率为0.00%;治疗后HSS评分比治疗前更高(P<0.05)。结论:重度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采取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该手术并发少,安全高,值得将这种手术在该病的治疗中推广开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研究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应用X线平片、MR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治疗的42例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实施X线平片检查与MR影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结果:针对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在骨质增生、关节面硬化等诊断准确率上,X线平片诊断准确率高于MR影像诊断准确率,对比P

  • 标签: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X线平片 MR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退行二尖瓣病变(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数据库,采用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死亡人数、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及其年龄标化率等指标,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人群DMV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结果2019年中国DMVD患病人数、新发病例数及死亡人数分别为461.2、27.0、0.129万例,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09.0%、199.1%和13.2%。2019年DMV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28.1/10万、12.7/10万和0.075/10万,与1990年相比,变化率分别为32.6%、42.8%和-54.1%。另外,2019年的数据还显示,女性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高于男性[年龄标化患病率:男性190.1(181.5~198.9)/10万、女性262.0(250.3~273.9)/10万;年龄标化发病率:男性10.5(10.0~11.0)/10万、女性14.9(14.3~15.6)/10万];DMVD患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5~69岁,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0~64岁。1990至2019年,中国因DMVD导致的DALY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4.6万人年升至2019年的6.9万人年,增长了49.4%;而年龄标化DALY率持续下降,由1990年的5.5/10万降至2019年的3.8/10万,降幅30.8%,且女性的DALY和年龄标化DALY率在不同年份均高于男性。结论1990至2019年中国DMVD的DALY及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DMVD所致的疾病负担严峻。

  • 标签: 疾病负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脏瓣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退行变患者甲状腺异常的MRI检出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研究。纳入2014年10月—2018年4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963例颈椎退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15例、女448例,年龄28~91(56.0±11.1)岁。统计甲状腺异常患者的检出率、类型。根据是否合并甲状腺异常将患者分为合并甲状腺异常和无甲状腺异常2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颈部放射史及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异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963例患者中,发现甲状腺异常63例,检出率6.5%。63例甲状腺异常患者中,甲状腺结节47例,甲状腺肿10例,桥本甲状腺炎3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后2例,甲状腺癌1例。900例无甲状腺异常者和63例合并甲状腺异常者2组颈椎退行变患者比较,在吸烟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BMI、颈部放射史及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比值比(OR)=4.640、95%可信区间(CI)2.470~8.719]是甲状腺异常的危险因素,年龄(OR=0.968、95% CI 0.946~0.991)及BMI(OR=0.918、95% CI 0.848~0.993)是甲状腺异常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颈椎退行变患者在颈椎MRI中检出甲状腺异常并不少见,性别、年龄、BMI是甲状腺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应重视颈椎MRI中甲状腺区域的判读、评估,尤其是对女性、年龄小、BMI低的患者,完善相关评估,颈椎于术前发现甲状腺异常可降低其潜在的手术风险。

  • 标签: 颈椎病 甲状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钙稳态失衡和自噬异常是PD、AD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等神经退行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二者之间存在相关。研究显示,细胞不同储钙区室可经钙通道或钙离子(Ca2+)相关信号蛋白影响自噬,例如细胞膜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Orai1)和瞬时受体电位通道(TRPC)、内质网钙通道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P3R)途径、线粒体Ca2+摄取相关的钙单向转运体(MCU)、溶酶体钙通道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粘蛋白1(TRPML1)和两孔通道、胞浆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的激酶β(CaMKKβ)/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途径等。本文现围绕神经退行疾病中细胞内不同储钙区室和胞浆Ca2+调控自噬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临床同道对其的认识。

  • 标签: Ca2+ 储钙区室 钙通道 自噬 神经退行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