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初步建立小鼠背部慢性皮炎-湿疹模型。方法:用二硝基氯苯同时建立小鼠背部及耳廓慢性皮炎-湿疹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皮肤肿胀度、表面皮损及组织病理变化。同时参照文献建立急性接触性皮炎模型进行比照。结果:耳部及背部模型组皮肤表面均呈现片状红斑、角化、表面结痂,皮损情况及病理组织像与对照组、急性模型组均有显著差别。结论:低浓度DNCB反复刺激小鼠背部皮肤可建立慢性皮炎-湿疹模型

  • 标签: 皮炎 湿疹 接触性皮炎 动物模型
  • 简介:回顾国外NOD小鼠模型研究干燥综合征病理所取得的成果。查阅PUBMED上自200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成果为疾病早期的细胞凋亡和疾病期的自身免疫反应提供了有利的证据。说明NOD小鼠模型在干燥综合征的病理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新抗原受体的发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

  • 标签: NOD小鼠模型 干燥综合征 病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制造小鼠胆管远端狭窄而近端扩张,建立一种新的胆管缺损与修复研究模型。方法首先构建胆管狭窄模型小鼠并与假手术和胆管完全梗阻(BDL)小鼠比较,检测体重、胆道和肝功变化情况;然后进行胆管缺损与修补,并检测血清生化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建模术后14天,BDL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胆管狭窄组无显著下降;与假手术组相比,胆管狭窄组与BDL组的胆管与胆囊均显著扩张,但二者的直径之和胆管狭窄组显著小于BDL组(P<0.05);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实验证实胆管狭窄组小鼠胆道可通畅引流胆汁;胆管狭窄组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水平略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但显著低于BDL组(P<0.05)。胆管狭窄组小鼠胆管经缺口损伤与修补术后30天,胆管外观修复良好,胆道仍然通畅;HE染色见补片处胆管上皮排列整齐;免疫组化证实绿色荧光蛋白、CK19染色阳性。结论成功构建小鼠胆道缺损与修复模型,可为胆管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和组织工程胆管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模型

  • 标签: 胆管损伤 胆道狭窄 胆管补片 小鼠
  • 简介:近年来,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2010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人群DM患病率已达9.7%,DM前期患病率高达15.5%。DN临床标本的稀缺性突出了DN动物模型的重要。良好的动物模型对DN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的研发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动物模型 小鼠基因组 终末期肾病 流行病学调查 测序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小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8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NS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和普通饲料喂养,HM组、MM组和LM组采用每天按照5g.Kg-1.d-1对小鼠灌胃浓度为60%(V/V)、30%(V/V)和10%(V/V)的乙醇的方法,连续6周,观察其肝脏病理改变、血液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造模6周后,模型小鼠肝脏重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病理表现为广泛的脂肪变性,血清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透明质酸(HA)变化不大(P>0.05)。结论本造模方法与人类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类似,方法简单易行,实验周期短,模型稳定可靠。

  • 标签: 酒精性脂肪肝 动物模型 高脂饲料 小鼠
  • 简介:目的观察钩藤散浸膏的益智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3个实验组每天灌胃高、中、低剂量的钩藤散浸膏,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0.2mL/10g),阳性对照组每天给与茴拉西坦溶液(三乐喜,0.2g生药/kg·bw),连续给药3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40%乙醇分别复制小鼠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用Y型迷宫法测定小鼠训练和测试成绩。结果三种模型实验组的训练、测试成绩都显著好于模型对照组(P〈0.01),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的实验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钩藤散浸膏对各模型小鼠的记忆障碍皆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说明钩藤散浸膏有一定的益智作用。

  • 标签: 钩藤散 小鼠 记忆障碍 益智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已有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主要是诱发型、自发型以及转基因型糖尿病动物模型。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糖尿病动物模型可以通过改变实验动物的饮食结构制备近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关于2型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借鉴已有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探求一种与GDM的发生与发展近似的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小鼠模型 解决方案
  • 简介:自我国的科学家首次提出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后,由于此方法造模时间短,成模容易,重复性好等特点,目前此法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大量的文献报道。该模型引起的机体多组织、多器官、多水平损伤符合自然衰老规律,表现出与自然衰老相类似的生理改变。

  • 标签: 衰老模型鼠 D-半乳糖 免疫功能变化 造模时间 衰老规律 生理改变
  • 简介:目的:应用MicroCT技术和骨成分分析方法,观察辅酶Q_(10)及其伴侣饮料对轻度衰老小鼠股骨和尺骨的影响。方法:8月龄SPF级昆明小鼠,♀♂兼用,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辅酶Q_(10)组(Q_(10)),辅酶Q_(10)伴侣饮料组(QC),持续给药10周。取右侧股骨用于MicroCT扫描,同时取左侧尺骨进行骨成分测定。结果:实验结束时,QC组小鼠体质量比实验前降低;与NS组相比,QC组羟脯氨酸(Hyp)含量显著降低,骨钙和骨镁含量均显著增加,骨体积分数(BV/TV)明显增加,骨密度(Density)和连接密度(Conn-Dens)均显著增加,结构模型指数(SMI)显著降低;与Q_(10)组相比,QC组Hyp含量明显降低,骨钙和骨镁含量均显著增加;MicroCT三维图显示QC组骨小梁明显增粗,数目增多,紧密程度较好,连续性得到恢复,较NS组在小梁骨的数量、厚度以及分布上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辅酶Q_(10)及其伴侣饮料可以增加轻度衰老小鼠股骨的骨量,微观结构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应用前景。

  • 标签: 辅酶Q10 轻度衰老期 MICRO CT 骨成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细胞是组织、器官的基本结构单元,细胞衰老是老年病发生发展的主因之一。衰老细胞氧化应激水平、p16INK4a等衰老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均明显升高,从而加快Aβ沉积和tau聚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衰老细胞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累积,触发并加快晶状体变性,使葡萄糖代谢下降;同时,细胞衰老可导致胰岛素合成下降,成骨细胞生成降低等。衰老相关基因、AGE等部分细胞衰老相关标志物具有成为老年病预警、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能。

  • 标签: 细胞 衰老 老年病
  • 简介:摘要重度哮喘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深入剖析重症哮喘的发病机制,从而研发有针对性的新药并评估其疗效,亟需建立理想的重度哮喘实验动物模型,这对模拟重度哮喘患者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研究重度哮喘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建立重度哮喘小鼠模型的方法和实验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癜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均未明确,动物模型是白癜风研究的重要工具。除传统的白癜风小鼠模型外,许多新模型逐渐建立,如表达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细胞反应性T细胞的小鼠模型、K14-SCF/h3TA2/HLA-A2三转基因(Vitesse鼠)小鼠模型、自身免疫诱导的小鼠模型、化学试剂诱导的小鼠模型等,这些模型与人白癜风高度相似,在可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已成为研究白癜风发病机制、探索治疗靶点和评判疗效的良好模型。本文综述目前白癜风样小鼠脱色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 标签: 白癜风 黑素细胞 疾病模型,动物
  • 简介: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干预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游泳训练抗抑郁的效果.方法:对2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型组、游泳组、模型组,每组8只,采用分箱饲养(1鼠1箱).游泳组和模型组采用应激刺激包括夹尾(止血钳,距尾根1cm,1min)、电击足底(0.8mA,5s)、冷水游泳(4℃,5min)、热刺激(45℃,5min)、明暗颠倒(24h)、停食(24h)、停水(24h),每天随机刺激小鼠一次(共36d),同时游泳组每天接受游泳训练干预,训练进行6周,实验期间分别于7d、14d、28d和42d测定各组动物的OPEN-FIELDTEST行为学评分和体重,6周后取肾上腺称重并计算其相对重量.结果:在实验末期,游泳组与模型小鼠比较,游泳组的OPENFIELDTEST行为学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得分要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游泳组肾上腺重量稍低于模型组,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游泳锻炼在小鼠抑郁模型实验可以发挥抗抑郁症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减轻或缓解抑郁症进展.

  • 标签: 游泳训练 抑郁 行为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简便、成石效果好的小鼠草酸钙肾结石模型。方法采用1%乙二醇自由饮水法增加小鼠尿草酸和/或腹腔注射10%葡萄糖酸钙增加尿钙排出量,比较小鼠24小时尿草酸(Ox)、尿钙(Ca2+)、过氧化氢H2O2、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肾草酸钙结晶形成情况,免疫组化法观察CD68蛋自在肾脏中的表达位置并用灰度值法计算其表达水平,评价小鼠草酸钙肾结石造模效果。结果单独诱导高草酸尿或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指标增高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但未见结晶,同时介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的小鼠肾内氧化应激损伤指标增高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且有较多结晶。结论单独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不足以使小鼠肾内生成结晶,同时诱导高草酸尿和高钙尿成石效果好,巨噬细胞可能在肾结晶形成和/或清除中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草酸钙 肾结石 动物模型 小鼠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小鼠模型。方法30只BALB/c雌性小鼠经尾静脉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每只106CFU,观察小鼠一般状况,并分别在感染后6周、10周、14周处死小鼠,进行脾、肺组织病理切片、抗酸染色、计脏器荷菌数。结果感染后小鼠体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脏器病理变化随时间推移由急性炎症逐渐转为慢性炎症反应,抗酸染色均为阳性,脏器荷菌数与感染剂量相对应,并至少可持续14周。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株静脉感染动物模型,为其进一步用于结核病防治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模型 近交系小鼠
  • 简介:目的对经典Vannucci法进行改进,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新生小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模型。方法将新生11d的KM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n=20)和缺血缺氧组(HIBD组,n=160),对HIBD组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分别按照C1-C8条件缺氧建模。建模后通过比较各条件下小鼠死亡率、建模成功率和TTC染色脑梗死体积,选取最稳定的建模条件。建模后利用体重生长曲线分析小鼠生长发育情况;Longa、Griptest、悬吊试验评估小鼠神经运动功能;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新生小鼠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8%O_2、35℃条件下缺氧45min,死亡率低(8.3%)且成模率高(47.92%);HIBD组较N组小鼠体重增长缓慢并出现严重的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结扎侧出现脑梗死区,约占全脑体积(17.76±0.70)%;结扎侧大脑皮层及海马区神经元出现变性坏死。结论本实验采用新生小鼠行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在8%O2、35℃条件下缺氧45min复制HIBD动物模型,简便且稳定性好,是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研究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 标签: 缺氧缺血 脑损伤 动物模型 新生小鼠
  • 简介:目的研究阻断CD40-CD40L共刺激信号通路对移植皮肤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RT-PCR技术克隆了呈可溶性表达的CD40L分子胞外区(sCD40L),利用K14启动子构建了sCD40L皮肤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利用该载体制备了转基因小鼠。结果所克隆的CD40L胞外区片段其大小及序列符合预期;以哺乳动物表达载体PCI为骨架,通过DNA重组,获得了含K14启动子和sCD40L编码区的皮肤特异性表达载体K14-sCD40L;通过显微注射和胚胎移植,PCR筛选检测:49只G0代小鼠有1只小鼠扩增出特异性条带,阴性对照无条带。结论成功建立sCD40L转基因阳性小鼠

  • 标签: 转基因小鼠 SCD40L 共刺激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