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检测并比较40例无大血管并发的T2DM患者(A组)和48例存在各种表现形式的T2DM大血管并发患者(B组)的血清hs-CRP水平,T2DM有大血管并发组比无并发组血清hs-CRP水平高(P<0.01),通过比较分析两组T2DM患者中hs-CRP水平及影响T2DM大血管病变进程的有关因素

  • 标签: 中研究 反应蛋白 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白脂素(asprosin)是一种新型葡萄糖调控蛋白激素,其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分泌。Asprosin可通过增强胰岛素抵抗、调节胰岛素分泌、影响食欲参与糖脂代谢,从而调节血糖稳态。此外,研究发现Asprosin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及糖尿病微血管并发存在较多联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深入探讨Asprosin与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的作用机制,可为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 标签: 白脂素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1年11月筛检的158例现2糖尿病患者共306眼,所有患者均经过内分泌科确诊,眼科医生常规眼部检查,检查视力和免散瞳眼底照相。结果本组158例糖尿病患者经彩色眼底照相诊断结果为DR65例,DR患病率41.1%%。结论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检查2糖尿病并发有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免散瞳眼底照相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与血清Hcy的关联性。方法选我院治疗的403例2糖尿病患者,按血清Hcy值分3组对照组、实验组A、实验组B。检查3组患者眼底、检测8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通过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来确定动脉斑块发生率。探究2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和血清Hcy的关联性。结果实验组A、实验组B的动脉斑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B高于实验组A;实验组B8h尿UAER异常和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A,且实验组A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Hcy值越高,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发生的可能性越大,高血清Hcy值是引发2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的原因之一。

  • 标签: 2 型糖尿病 慢性血管并发症 血清Hcy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家庭联合行为干预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的作用。方法选择10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医院家庭联合行为干预,对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并发,各项血液检查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干预后糖尿病患者并发显著减少,空服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及血压显著改善(P<0.05,P<0.01)。糖尿病并发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医院家庭联合行为干预模式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并发及生化指标效果肯定,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医院家庭联合 行为干预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在2糖尿病发生大血管并发的患者体内所起的作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以利病人疾病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共计66例2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28例存在大血管并发与38例无并发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有大血管并发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血压值、体重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等不合格人数明显比单纯的2糖尿病组高。结论在2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演变过程中,C反应蛋白可能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控制病人的血压与体重、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胰岛素增敏剂等措施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以利病人康复。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大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血糖变化以及并发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断为2糖尿病的9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中4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中50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治疗后患者的血糖状况以及并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并发发生率之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2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状况,对其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

  • 标签: 综合护理 2型糖尿病 血糖 并发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发2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指标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初发的早发T2DM患者代谢指标转归。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鼓楼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3 628例T2D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年龄分为早发组(<40岁,n=768)和晚发组(≥40岁,n=2 860)。早发组平均年龄(41±11)岁,其中男性546例(71.1%),晚发组平均年龄(63±10)岁,其中男性1 690例(59.1%)。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数据,包括病程、体质指数、糖尿病家族史等。并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²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利用相加交互作用模型分析早发T2DM与病程的交互作用,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发T2DM患者并发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初发的T2DM患者(病程<1年),比较早发及晚发组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相比于晚发组,早发组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更高,体质指数更大(均P<0.01)。早发组糖化血红蛋白更高(9.2%±2.1%比8.7%±2.2%,t=-4.454,P<0.01),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糖尿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例更高 [38.8%(298/768)比29.4%(841/2 860),χ²=24.819,P<0.01]。微血管并发方面,早发T2DM与病程≥10年存在交互作用。校正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等因素,早发组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风险仍高于晚发组(比值比1.66,95%可信区间:1.01~2.71,P<0.05)。对于初发的T2DM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73 d,早发组较晚发组FPG下降更明显(ΔFPG早发组-ΔFPG晚发组=-0.62 mmol/L,95%可信区间:-1.18 mmol/L,-0.05 mmol/L)。结论早发T2DM患者代谢指标控制更差,合并糖尿病并发风险更高,应重视早发T2DM的早期干预。

  • 标签: 糖尿病,2型 早发 代谢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患者CRP和MB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伴有血管并发组,60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组及60例正常对照组。化验这三组患者的血清MBLCRPTGTCBS和HDL的浓度并作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CRPMBLTGTCBS较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RP与MBL可作为非特异性血管并发标志物。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华 张荣 程湧 梁建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眼视光中心 眼病与视光医学研究所 视网膜脉络膜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 北京 100044 现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眼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眼视光中心 眼病与视光医学研究所 视网膜脉络膜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医学部眼视光学院, 北京 10004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铁蛋白血2糖尿病患者代谢及慢性并发发生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68例病程5年以上的2糖尿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并排除了其他影响血清铁蛋白水平的疾病。根据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分为高铁蛋白组115例和正常铁蛋白组153例,测定C反应蛋白、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等代谢指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测量及评估,记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等患病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铁蛋白血与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高铁蛋白组体重指数、尿素氮、尿酸、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高于正常铁蛋白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和冠心病患病率高于正常铁蛋白组(P<0.05)。高铁蛋白血与C反应蛋白(r=0.262,P<0.001)、冠心病(r=0.232,P<0.001)、丙氨酸转氨酶(r=0.216,P<0.001)、尿素氮(r=0.201,P=0.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r=0.169, P=0.008)和尿微量白蛋白定量(r=0.176,P=0.004)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铁蛋白血与冠心病(OR=2.246,95%CI 1.310~3.849,P=0.003)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OR=2.232,95%CI 1.287~3.870,P=0.004)具有相关性;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有显著关联(β=0.165,P=0.009)。结论高铁蛋白血2糖尿病患者表现有血清C反应蛋白、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尿素氮、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的升高,有更高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冠心病发生风险。

  • 标签: 糖尿病,2型 铁蛋白质类 铁过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的发生及相关护理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对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21例,女5例,对术后的相关并发以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结果术后常见并发有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功能不全以及术后引流量多而需再次开胸。结论精心正确的术后护理对观察患者病情,减少术后并发以及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A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的发生及相关护理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 对 2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男 21例,女 5例,对术后的相关并发以及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结果 术后常见并发有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功能不全以及术后引流量多而需再次开胸。结论 精心正确的术后护理对观察患者病情,减少术后并发以及促进患者恢复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并发症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化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并发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6年1月至2015年5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114例分化甲状腺癌因首次手术不规范或术后复发而需再次手术的患者资料。再次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除术101例;腺叶加峡叶切除13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94例:同时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65例。结果术后RLN暂时性功能下降8例(7.01%),永久性RLN功能下降1例(0.88%),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下降10例(8.7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下降2例(1.75%);有4例首次手术后存在声嘶,再次手术进行神经松解后声音恢复正常。结论术前全面评估,选择正确的手术进路,术中精细化被膜解剖,辨认解剖标志全程显露RLN及使用术中神经检测仪可降低再次手术并发的发生。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再手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