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择期进行手术的100例视网膜脱落患者分组,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视网膜脱落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视网膜脱落患者则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和手术前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前均存在轻度的焦虑、抑郁心理,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视网膜脱落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视网膜脱落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降低患者的担心、焦虑、紧张等心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荐。

  • 标签: 综合护理 视网膜脱落 术前心理状态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8例早产低体质量儿,根据患儿的营养干预时间分为研究组(n=49例)和观察组(n=49例)。研究组采用早期全肠外营养干预,对照组采用晚期全肠外营养干预。于营养支持前和支持后7d观察患儿的体重增加情况,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观察两组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日均增体质量相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均较干预前有升高(p<0.05),研究组升高效果更明显(p<0.05)。早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2.9±3.0)d,晚期营养干预组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为(15.4±3.2)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早期全肠外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状况,缩短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低出生体质量 营养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内科急诊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是实验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路径,实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心理焦虑、恐惧等护理效果上都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路径在急诊内科患者治疗中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干预 急诊内科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焦虑及产后疼痛出血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配合常规产科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后产后的焦虑程度、疼痛、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后24小时焦虑程度两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24小时疼痛程度两组相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应用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方式更能有效降低其产后焦虑、疼痛、出血等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初产妇 自然分娩 产后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循证护理干预),每组150例。对比康复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帮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升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评价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在干部病房老年病人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干部病房老年病人,运用抽签法为病人分组,参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运用评价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分析两组病人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观察比较结果。结果:研究组病人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评价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 干部病房 老年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08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骨折病人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展开讨论。结果病人孤独与寂寞、恐惧与害怕、悲观与抑郁、急躁与冲动等心理问题均得到改善,心理状态普遍良好,能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结论找出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干预,对于促进老年骨折患者的愈合和保持良好心态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老年 骨折 心理 干预
  • 简介:摘要及时发现截肢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心理干预,促进病人恢复信心,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 标签: 截肢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以治疗加心理干预护理的方式解决患儿不同程度的语言、立体空间、思维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达到逐渐康复的目的。方法通过医院的治疗加心理干预护理及家庭配合共同治疗小儿多动症。结果心理干预护理在治疗小儿多动症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医院和家长的关注。

  • 标签: 小儿多动症 护理干预 家庭咨询 感统训练 饮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孕产妇的心理需求,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寻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利于产后护理的方法。方法随机将60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先用自设的问卷调查孕产妇的心理需求,然后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准备,实验组根据孕产妇的心理需求,应用信息疗法、认知疗法、松弛疗法等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心率、血压变化及24小时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分析生物学指标和心理学指标。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缩短,心率、血压稳定,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焦虑抑郁分值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心率疗法对分娩具有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的作用,提示应用心理干预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产妇提供情绪支持,可以减少产妇的痛苦,缩短产程,利于产后恢复,促进母乳喂养。

  • 标签: 分娩 心理护理 产程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重症患者经针对性治疗结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后,病情好转,达到稳定状态,患者满意度达到97.2%(70/72)。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消除或改善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问题,提高重症治疗效果,使患者自理及交流能力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报道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10%,而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面对老年人日趋增多的严峻局面和随之出现的诸多健康问题,临床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还要具备因人而异解决患者心理问题的能力。

  • 标签: 心理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文章对考试焦虑的概念界定及教育干预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解决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标签: 考试焦虑 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68例病人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药物镇痛及特殊护理等方法来缓解疼痛。结果病人疼痛减轻,身体状态和功能得到改善,能够顺利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护理干预在骨科病人治疗中应用能使病人的疼痛得到了缓解,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 标签: 骨科病人 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接受高血压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在饮食、运动、服药依从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血压控制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作者: 王亚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人民医院四川资阳641300)【中图分类号】R47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9-0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加上很多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肝硬化的发病率在近年来直线上升,这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肝硬化在内科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内分泌高压、消化道和肝功能障碍以及门静脉高压等。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在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1.感情护理。肝硬化这种疾病会反复发作并且还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花费大量的金钱,从而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并会进一步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会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命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并对患者的变化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将以往肝硬化成功治愈的案例以及主治医生和相关护理人员的能力向患者进行介绍,从而使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能够树立起来。这样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才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从而使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大大提高,这对护理预后是非常有利的。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语气要平和温柔,态度要尊重,所说的话要坚决避免带有攻击性或者伤害性,这样患者才能感受到自己被关心和呵护,从而使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关系,这能够使患者的心态更加的积极乐观,从而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患者的工作性质、兴趣爱好、文化程度等,这样才能够与患者找到共同的话语,从而避免护患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使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还能够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真实的内心感受进行主动的了解并与患者的家属加强沟通和交流,并叮嘱家属要对患者多加以陪伴,从而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部分患者家庭条件比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这部分患者制定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从而使相关的措施和方案更加合理有效,这样能够使患者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得到缓解,从而使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