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冷凝集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的影响和处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例红细胞冷凝集标本,在3种不同条件下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5000进行检测①普通室温(20℃);②37℃水浴30min后;③25℃条件下,37℃水浴30min后。测定3种不同条件下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各项参数﹑白细胞﹑血小板的值。结果20℃条件下,20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37℃水浴30min后,其中15例标本无异常报警,5例标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异常报警;25℃条件下37℃水浴30min,20例标本均无异常报警。3种条件下检测结果中,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冷凝集对WBC、HGB和PLT检测结果基本无影响。对RBC、HCT、MCV、MCH和MCHC检测结果有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对红细胞冷凝集标本进行科学处理。

  • 标签: 冷凝集 血细胞分析仪 冷凝集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细胞蜡块与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于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5例患者胸腹水标本分别进行细胞蜡块、液基细胞学及上述两种方法联合检查,观察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细胞蜡块与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下的恶性检出率(50.77%)明显高于单独的细胞蜡块(47.69%)或液基细胞学检查(4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检出的33例恶性胸腹水中,胸水27例,腹水6例。胸水中肺腺癌21例、肺小细胞癌3例、乳腺癌2例,来源不明1例,  腹水中卵巢癌3例、子宫内膜癌1例,消化系统肿瘤1例,来源不明1例。结论:细胞蜡块与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于胸腹水细胞病理诊断中的价值较高,能够提升恶性检出率并有助于明确具体恶性细胞类型与来源,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胸腹水细胞 病理诊断 细胞蜡块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查消胶囊及排冲剂在体外振波碎石后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泌尿系结石患者经体外振波碎石后,服用本院制剂消胶囊及排冲剂。消胶囊每次6g,4次/天;排冲剂,每次20g,3次/天;15天1疗程。结果900例结石患者作为治疗组,碎石后服用消胶囊及排冲剂,治愈率91.3%;700例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碎石后多饮水或作一般消炎治疗,治愈率70.1%。结论体外振波碎石后辅以消胶囊及排冲剂治疗泌尿系结石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该疗法具有中西医优势互补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消石胶囊 排石冲剂 泌尿系结石 体外振波碎石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embryoniclungfibroblast,HELF)后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HCMV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用HCMV感染同步化的HELF作为感染组,同时设模拟感染组为对照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学变化至感染后7d。于感染后12h、24h、48h、72h和96h收获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细胞核内HCMVIE172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模拟感染组未见细胞形态学改变,亦未出现HCMVIE172蛋白阳性产物。感染组感染后72h时即可见局部细胞变圆,膨胀,胞体及胞核巨大化,7d时可见所有细胞均发生病变;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其各时间点的细胞均在核内出现呈棕黄色颗粒的HCMVIE172蛋白。模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65.7%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43.8%的细胞处于G1期;感染组在感染后12h时有70.4%的细胞处于G1期,24h时有69.9%的细胞处于G1期;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HCMV感染HELF后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增殖,其影响了HELF周期,使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期。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IE172蛋白 细胞周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妇科标本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测与传统涂片法进行对比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1033例非妇科标本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测并与传统涂片的细胞形态和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在痰标本中检测到恶性肿瘤细胞71例,可疑癌细胞7例,同组标本用传统涂片法有25例为阴性。液基细胞学方法灵敏度提高了32.05%。应用液基细胞学方法在支气管灌洗液标本中检测到恶性肿瘤细胞23例,可疑癌细胞3例,同组标本用传统涂片法有7例为阴性。液基细胞学方法灵敏度提高了26.93%。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测方法在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标签: 癌/诊断 细胞学技术 标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采血,治疗前后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认为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是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自体CIK 细胞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肝硬化代偿期及失代偿期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与正常对照的比较。方法用SYSMEX-2100分析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的RBC、Hb、RDW、MCV、RET、RET%、IRF,并分组对其比较。结果肝硬化代偿期红细胞参数改变不大,但RET%、I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所有参数均有改变,且有统计学意义。失代偿组与代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网织红细胞的多参数进行分析,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健康者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T细胞系中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γ-干扰素的比例。方法:Elisa法检测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T细胞系中CD4+、CD8+T细胞所占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细胞因子数量。结果:两组间3种细胞因子表达无显著差异,但部分个体γ-干扰素表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牙龈卟啉菌阳性个体易患牙周疾病者,γ-干扰素表达增高。

  • 标签: 细胞因子 T细胞 牙龈卟啉菌 牙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骨髓细胞M2亚型细胞临床特征。方法对20例急性骨髓细胞M2亚型白血病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细胞形态特点。结果利用血细胞化学染色法染色分析发现20例患M2亚型细胞白血病中M2a型9例(45%)男骨髓细胞中原始粒细胞>30%,单核细胞<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10%,5例(25%)女,M2b6例(30%)男患者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骨髓中异常的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增生为主,此类细胞>30%。染色体和分子学检查t(8;21)(q22;q22)易位是M2b的一种常见非随机染色体重排,其其检出率达90%。结论急性骨髓细胞M2亚型细胞白血病血细胞形态学有独特的特征,对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M2亚型白血病 细胞 形态 观察 临床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间质干细胞因其来源广泛,其易于分离、容易被扩增等特点,被广泛应用,给患者带来益处。大量研究显示间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等方式促进间质干细胞迁移及分化,进而发挥治疗作用。其具体的作用机制不祥,本文就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中附壁、滚动、趋化、过程中的部分细胞因子作一综述,能更好的了解间质干细胞迁移过程。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迁移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组织学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支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患者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高龄患者可以发生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其形态学特点与年轻发病者有所不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及预后与年轻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相同。

  • 标签: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是一组组织细胞增生活化伴有吞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该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为了解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状态,明确在HPS发生过程中,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及活化情况。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对29例HP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面标记和T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的表达进行分析,并以健康儿童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PS患者CD4+细胞活化不明显,CD8+细胞明显活化。存活患者CD4+HLA-DR+表达较死亡患者明显偏低,CD8+CD25+细胞比例高。结论HPS患者CD8+T细胞异常升高、活化,CD4+T细胞增生程度减低免疫反应失控在HP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状态有助于了解HPS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T淋巴细胞 活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肾通颗粒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1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肾通颗粒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恶心、口干等症状,总有效率为5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肾通颗粒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输尿管 输尿管结石 肾石通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我县大部分乡镇地处亚寒带,盛产柿子,柿子是一种营养丰富,味甜食物,且色泽鲜艳,易被广大人民喜食。但柿子进食过多,其含鞣酸较高,与胃蛋白结合易形成不溶于水鞣酸蛋白而沉积于胃内,通过胃肠蠕动而到小肠、大肠,这些柿子形成的结石,最后易造成粪性肠梗阻。小儿粪性肠梗阻少见,无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我科近几年通过16例柿子结石致粪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得到一定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柿子结石 粪石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