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肌酸肌同工(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窒息组48例(轻度窒息28例、重度窒息20例)、对照组20例,生后1、5、10d测定血清CK-MB和cTnI水平.结果窒息组生后1d血清CK-MB和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均<0.01),治疗后呈逐渐下降.生后5d血清CK-MB对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K-MB和cTnI均可用于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但cTnI窗口期更长,更具有特异性,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窒息新生儿 心肌损伤 肌酸肌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患者的血清心肌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SAH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本院门诊部进行体检且检查结果为健康的38名调查对象为对照组,对两组调查对象进行血清心肌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调查对象的检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脱氢(lacticdehydrogenase,LDH)、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K)[(181.4±7.6)、(27.4±4.3)、(63.2±10.0)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5.6±4.3)、(21.4±0.7)、(38.0±2.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54、8.490、15.034,均P〈0.05)。结论SAH对人体心脏损害的程度较大,患者的血清心肌谱会发生较大变化,有效分析SAH患者血清心肌谱的变化,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清心肌酶谱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液成分的使用趋势,总结成分输血的经验,不断提高紧缺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有效治疗率。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输血科发放的所有血液(包括全血、悬浮少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粒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临床用血量总计104479U,成分输血使用率达到了99.18%(103621/104479),虽然各年度之间差别不大(均P>0.05),但仍有逐年上升趋势。成分血的输注以悬浮少白红细胞和血浆为主(分别占48.10%和35.06%),全血的使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使用有逐年上升趋势,没有使用过粒细胞。结论成分输血能提高治疗效果,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反应,减少和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成分输血 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大、小三阳患者中血清5′-核苷酸活性(5′-NT)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确定乙肝大、小三阳模式,并进行血清5′-NT(5′-核苷酸活性(活性在AU2700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分析。结果大三阳模式中136例有81例5′-NT活性↑,阳性率为59.6%;小三阳模式中159例,5′-NT活性↑62例,阳性率为39.0%。结论5′-核苷酸在乙型肝炎大、小三阳患者中可作为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乙型肝炎 大三阳 小三阳 5&prime -核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使用速率法(CK)和免疫抑制法(CKMB)检测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本院40例健康职工血清中CK、CKMB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血清CK、CKMB水平较出院时、对照组都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随着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其血清CK、CKMB水平亦趋于正常,血清肌酸激酶及其同工测定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参考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清心肌谱四项(LDH、AST、CK、CK—MB)联合心肌钙蛋白I(CTNI)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与应用。方法对我院疑似心肌梗死的136例患者进行心肌谱四项和CTNI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即研究组血清CTNI和CK—MB灵敏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TNI和心肌谱四项联合检测血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病情分析。

  • 标签: 血清心肌酶谱 心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改变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深圳迈瑞BS-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时血清中肌酸肌(CK)、肌酸激酶同工CK-MB)、乳酸脱氢(LDH)和α-羟丁酸脱氢(α-HBDH)的水平,于入院4周复查,观察血清心肌的水平与病情的关系,并与84例本院职工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次日及第4周血清心肌CK、CK-MB、α-HBDH有显著性差异(P<0.01),入院次日与正常人比较CK有显著性差异(P<0.01),CK-MB、α-HBDH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心肌CK、CK-MB、LDH、α-HBDH升高与病情有关。

  • 标签: 心肌酶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胞磷胆碱的临床新用途。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通过对胞磷胆碱药源性疾病机制的研究,寻找胞磷胆碱新用途的理论依据。结论胞磷胆碱除用于治疗治疗脑外伤及脑手术后引起的意识障碍外,还有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新用途。

  • 标签: 西药 胞磷胆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甘油三异常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抽取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样,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TG≥1.70m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甘油三异常组(A1组)61例与甘油三正常组(A2组)83例,抽取正常人群1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对照组做比较。结果A1组、A2组和对照组比较,FFA、FBG、TC、TG、HbA1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LDL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比较,FF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FFA的浓度和TG、HbA1c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FFA的结果在2型糖尿病合并TG异常患者中显著升高,FFA水平增高与2型糖尿病合并TG异常密切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探讨 糖尿病诊断中弄过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血清甘油三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1年1月~7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尿常规检验;研究组38例,采用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验有效率97.37%、对照组71.05%,x2=9.896,P=0.002。研究组的空腹血糖、糖耐受平均值、血清甘油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常规检验相比,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更高,尤其是在血清甘油三水平上升的情况下,提示患者有较高概率患有糖尿病。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血清甘油三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血清转氨酶和心肌谱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轮状病毒检测为阴性的患儿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转氨酶和心肌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和心肌的各监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转氨酶和心肌异常,早期监测血清转氨酶和心肌谱变化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血清转氨酶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清乳酸脱氢(LDH)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对正常人(对照组)和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组、化疗后完全缓解组及缓解后复发组的乳酸脱氢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和缓解后复发者乳酸脱氢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完全缓解后乳酸脱氢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脱氢水平能反映体内肿瘤细胞的负荷,动态观察其变化有助于对病人的病情、疗效和预后进行评估。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法与联免疫法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联免疫法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联免疫法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血清乳酸脱氢(LDH)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43例儿童初发ALL患者血清LDH。并与43例健康体检人作对照分析,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清LDH的变化。结果儿童ALL患者LDH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O.001)。结论LDH可作为白血病辅助诊断指标。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化学发光法与联免疫法检验乙肝病毒血清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疑似乙肝患者 160例,于治疗前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联免疫法予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比较乙肝病毒标志物检出情况。结果 经化学发光法检测,其 HBeAb、 HBeAg、 HBcAb、 HBsAb、 HBsAg检出率均高于经联免疫法检测的检出率, p< 0.05。结论 化学发光法用于检验乙肝病毒血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并疾病的早期诊治意义重大。

  • 标签: 乙肝病毒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 血清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c-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正常者和87例糖尿病进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测定。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明显高于健康者,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程度灵敏指标,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可靠依据。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SOD)浓度的变化,探讨其在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SOD浓度,并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无肾病患者血清SOD值为(157.21±34.23)U/ml,健康对照组血清SOD值为(183.00±22.32)U/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肾病组SOD值为(111.72±24.68)U/m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SOD的变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监测糖尿病患者血清SOD变化对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及临床用药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氧化物歧化酶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氨酸氨基转移(AlanineAminotraasferase,ALT)检测试剂中5’-磷酸吡哆醛(Pyrldoxal-5’-phosphate,PLP)的添加对血清ALT活性测定的影响。方法以山东潍坊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试剂(按照IFCC推荐方法配制,不含PLP)和在该品牌试剂中加入5’-磷酸吡哆醛溶液,分别用这两种试剂测定相同的新鲜临床标本280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使用含PLP的IFCC配方试剂较不含PLP试剂的检测结果明显增高。结论康华公司生产的丙氨酸氨基转移试剂添加PLP比较不添加PLPALT活性增加近5%-40%,且两种试剂的ALT检测结果不能通过简单系数实现转换。

  • 标签: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5&rsquo -磷酸吡哆醛 IFCC推荐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磁分离联免疫(磁免——MAIA)测定内分泌激素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非放射性标记高敏感免疫检测系统。结合临床实践需求,考核MAIA测定技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方法对60岁以下Ⅱ型糖尿病30例和非糖尿病30例用MAIA测定其血清基础C-肽(C-P)和基础胰岛素(INSULIN)水平。结果糖尿病组基础C-P高于非糖尿病组,二组呈偏态分布,P<0.05.有差异。二组的基础INSULIN,P>0.05,无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C-P血症,MAIA方法测定C-P,INSULIN有其准确性和可比性。

  • 标签: MAIAC-PINS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