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总结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预后情况。结果12例中女7例,男5例,平均年龄60岁,平均病程11个月;8例甲状腺蛋白抗体和(或)微粒体抗体升高;病理证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MALT型)3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伴大细胞转化型(MALT伴大细胞转化型)4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DLBCL型)5例,10例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ⅠE期5例,ⅡE期2例,ⅢE1例,ⅣE期4例。1例行手术切取活检术,11例行甲状腺腺体切除术,2例同时行气管造口术;10例术后明确行CHOP方案化疗等治疗。12例平均随诊31个月,1例ⅢEDLBCL型、1例ⅣEMALT伴大细胞转化型死亡,10例平均存活36个月。结论对于老年、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病例,应积极处理其迅速出现的甲状腺结节或甲状腺肿大的情况;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手术主要起明确诊断的作用,放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MALT型、Ⅰ~Ⅱ期病例预后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ALCL)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和预后的特点。方法对7例ALCL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7例ALCL中6例为系统性ALCL,1例为原发皮肤性ALCL(C-ALCL)。ALK+ALCL患者的发病年龄较ALK-ALCL年轻,CD30、ALK共同阳性时EMA的阳性表达率增高。结论ALCL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组织病理形态与免疫表型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帮助鉴别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淋巴检查中PETCT临床应用及表现。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PET/CT能判断胸、颈、腹、盆淋巴结肿大,能正确地反映病变部位和范围。PET/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呈放射性核素的摄取,并可直接显示大小、范围、形态、密度及推挤侵犯周围脏器的影像。

  • 标签: 淋巴瘤 检查 PET CT 应用 表现
  • 简介:摘要 :肿瘤的产生是一系列分子事件作用的结果,其中研究发现 EB病毒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与肿瘤相关的 EBV 基因变异一直备受关注 ,此文通过试述 EB病毒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以求寻找 EB病毒在淋巴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 标签: EB病毒 肿瘤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淋巴的临床症状以及内镜下的表现,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之间接收的30例胃肠道淋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临床症状为腹痛的患者有22例、餐后出现腹胀的患者有11例、黑便的患者有5例、腹部出现包块的患者有6例、体重出现严重下降的患者有8例、出现消瘦情况的患者有9例,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患者有6例。对患者的胃淋巴做CT检查,结果显示分弥漫浸润9例,节段5例,息肉4例;肠道淋巴的CT结果显示壁内浸润5例,多发结节4例,肠系膜受累伴腔外肿块3例。有19例患者的胃淋巴来源于B细胞,有11例来源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11例肠道淋巴中,B细胞来源7例,T细胞来源4例。结论胃肠道淋巴的临床特征并不明显,容易与胃肠癌、胃溃疡等疾病混淆,因此,在进行内镜检查时,要进行多部位的检查,采集样本时要进行深挖,取较大块的样本。

  • 标签: 胃肠道淋巴瘤 病理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淋巴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胃恶性淋巴2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20例胃原发性淋巴中单个较大的不规则充盈缺损9例,其中7例形成“牛眼”征;6例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卵石样充盈缺损;3例形成单个巨大溃疡,1例表现为典型的“半月综合征”;多个大小不等浅淡龛影2例;7例胃腔变形,胃壁柔软,蠕动减弱。4例胃原发性淋巴进行CT扫描,3例弥漫性胃壁增厚,1例腔内不规则形肿块,3例胃周脂肪间隙欠清晰。病理组织学结果19例何杰淋巴其中16例B细胞性,3例T细胞性;1例何杰淋巴。结论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是胃原发性淋巴定性诊断主要的检查方法,CT扫描是有效的补充。

  • 标签: 胃肠道 原发性淋巴瘤 气钡双重造影 CTRadiologic diagnosis of primary gastric lymphom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脏原发性淋巴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980年—2010年在我院获的确诊并治疗的12例原发性脾脏淋巴患者的临床病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为淋巴(NHL),1例为淋巴(HL)。结论脾脏原发性淋巴以NHL为主,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左上腹痛或不适,脾肿大,贫血和发热等。

  • 标签: 原发性淋巴瘤 临床病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饮食干预对淋巴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淋巴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奇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化疗后的营养状态(包括营养状况及总淋巴细胞和血清白蛋白计数情况)。结果对比观察化疗后的两个周期,治疗组营养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对比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干预对淋巴患者营养状态有积极疗效,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饮食干预 淋巴瘤 营养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淋巴患者的临床护理,结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成效,探讨对于淋巴患者的护理效果,帮助淋巴患者走出病情带来的心理负担、提升生活品质。方法全面梳理淋巴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中能够采取的心理干预的手段和方法,总结护理工作中的特点。此外结合相关文献和临床试验方法,选取30例淋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和指导,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并对比分析两组得分。结果采取护理+心理干预的患者严重焦虑、明显焦虑例数少于对照组而可能有焦虑和无焦虑者有所上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患者经精心、科学的护理流程以及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状态明显减轻,改善治疗效果,利于疾病恢复,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淋巴瘤 护理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患者化疗期间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80例淋巴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列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化疗前夜焦虑值、心率、收缩压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前焦虑值、心率、血压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减少患者化疗前负性情绪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利于化疗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淋巴瘤 化疗 护理干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基于EB病毒 基因与淋巴发生发展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近些年 EB病毒与淋巴的关系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为 EB病毒相关的淋巴诊断与治疗方面提供更好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标签: EB病毒 淋巴瘤 淋巴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淋巴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淋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淋巴癌病理和诊断结果。结果结内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要显著高于结外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显著高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用切除、切取的方式对淋巴癌进行活检的诊断可靠性显著高于利用胃镜等腔镜活检的诊断可靠性,切除、切取活检的肯定性病理报告最高为76%、70%。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不同一有9例,其中6例对后续治疗产生了较小的影响,3例产生较重的影响。结论淋巴癌病理诊断起来困难,取材方式的不同也影响这对淋巴癌患者的病理诊断可靠性,临床医生和病理医师要结合临床症状、形态学、分子遗传、病理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大大提高病理诊断的可靠性。

  • 标签: 淋巴癌 诊断结果 因素 可靠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淋巴误诊率。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1例淋巴误诊,对该例患者诊治过程加以总结。结果淋巴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很高。结论对每个病例进行周到的分析,细致的查体,避免主观臆断,可能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率。

  • 标签: 淋巴瘤 误诊 急性会厌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淋巴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200例淋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分析淋巴癌病理和诊断结果。结果:结内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要显著高于结外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显著高于弥漫大B细胞淋巴癌的诊断可靠性。用切除、切取的方式对淋巴癌进行活检的诊断可靠性显著高于利用胃镜等腔镜活检的诊断可靠性,切除、切取活检的肯定性病理报告最高为76%、70%。病理诊断和临床诊断的不同一有9例,其中6例对后续治疗产生了较小的影响,3例产生较重的影响。结论:淋巴癌病理诊断起来困难,取材方式的不同也影响这对淋巴癌患者的病理诊断可靠性,临床医生和病理医师要结合临床症状、形态学、分子遗传、病理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大大提高病理诊断的可靠性。

  • 标签: 淋巴癌 诊断结果 因素 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