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娩出的足月新生儿40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试验组200例。对照组在进行血片采集时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血片采集情况。结果实施后,试验组采血1次成功率及血片采集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足跟红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质量,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新生儿疾病筛查 PDCA循环管理模式 血片采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的视频宣教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麻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宣教(即口头宣教和发放健康宣教单),实验组在常规宣教基础上增加SWOT分析后的视频宣教。以术后当天、术后第3天、出院当天和术后第28天4个时间点,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髋关节功能得分情况以及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当天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而术后第3天、出院当天和术后第28天实验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62.63±11.12,80.68±11.06,94.25±7.47)和髋关节功能得分(43.30±9.54,68.58±9.76,90.55±5.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5.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采取SWOT分析视频宣教,有利于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SWOT分析 视频宣教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微视频教学法在MBBS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运用的意义。方法在MBBS留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以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并参加MBBS课程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留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情景微视频教学法,共25人;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25人,2组教学内容均为相同的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并都采用标准化病人,将2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核及随堂测验成绩相比较,虽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期末考试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却优于对照组。在课程结束后,使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本次课程的满意度及教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很满意率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留学生普遍认为情景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密切师生关系,增强临床动手能力等方面有帮助,而且不会增加学习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巩固理论知识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情景微视频教学法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助于课后自学,同时对消除异国因素引起的语言沟通障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升了留学生临床操作动手能力,丰富了临床教学方法,对MBBS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学习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 标签: MBBS留学生 情景微视频教学法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性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视频眼震电图检查鉴别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眩晕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视频眼震电图检查,根据结果对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进行鉴别。结果本组中枢性眩晕患者42例(52.5%),外周性眩晕患者38例(47.5%)。结论视频眼震电图检查鉴别外周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具有较高的诊断意义。

  • 标签: 外周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视频眼震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ulmonaryneoplasms)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50例。A组应用6时相检测方法(A组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B组应用10时相检测方法(B组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心理疗养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B两组患者的PET/CT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和疗养效果。结果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A组显像成功率与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B组显像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50岁的A组患者显像成功率与大于50岁的B组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采集时相多要比采集时相少的成功率高,A组采集方法适合不同的年龄段,B组采集方法适合小于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两组患者的疗养效果均较为显著。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有不同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不同年龄 不同采集时相 肺部肿瘤 PET/CT四维显像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