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现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样本选自2021年4月初-2022年6月底在我院进行诊疗的15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康复训练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治疗及护理中,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模式,对提高盆底功能和骨盆肌力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产妇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评分改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 精神分裂症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直肠癌低位前切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价值。方法 研究样本共计100例,均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入的直肠癌低位前切综合征病例,分组方案方面,基于自愿原则将样本划分研究组(n=50,生物反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照组(n=50,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比其应用效果。结果 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对比基本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直肠癌低位前切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价值符合研究预期,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提升,满足临床需求。

  • 标签: 生物反馈 直肠癌低位前切综合征 盆底肌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锻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30例纳入观察研究,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漏尿量及尿垫使用数量。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加强盆底肌锻练,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漏尿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数据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漏尿量及尿垫使用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进行盆底肌锻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漏尿量及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肌锻练 生物反馈电刺激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情绪障碍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AD患者的常规护理和多奈哌齐药物治疗,对照组行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HAMA、HAMD、PQSI、MoC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PQSI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的MoCA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联合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对女性抑郁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患者给予共情护理措施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生活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间收治接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女性抑郁症患者80例为分析对象,遵循随机单盲原则将患者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联合共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功能改善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治疗依从性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功能各项指标评价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评价有所提升,观察组患者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女性抑郁症患者配合共情护理干预对于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功能有积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 女性抑郁症 脑电生物反馈 治疗依从性 生活功能
  • 简介:【摘要】产妇在生产之后的产后恢复会有很多的问题,极大的威胁母婴安全与产妇的身体恢复。盆底肌因为分娩受到影响较大,为了能够使得胎儿顺利从产道娩出,会导致盆底肌扩张的范围较大,发生子宫脱垂的情况,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等情况发生,对于日常的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产妇需要保持充足的修养,同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治疗。在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方式对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进行治疗,但对部分患者而言治疗效果不佳。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表面肌电仪逐步得到应用,因此,本文结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干预。

  • 标签: 肌电生物反馈 健康教育 盆底功能障碍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0 年12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模式,及观察组采取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护理前后的盆底肌肌力比较差异明显(P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阴道哑铃盆底康复护理 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优化中应用质量反馈理论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前者实施优化围术期护理模式,后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质量反馈理论,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首次下床及排气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模式优化中应用质量反馈理论价值较高,可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质量反馈理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ISCI)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疗法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比两组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GQOL-74中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标签: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生物反馈疗法 核心肌群训练 平衡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健康知识问卷评分、SF-36评分相比差异小P>0.05,护理后健康知识问卷评分、SF-36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遵医行为优良率观察组、对照组依次为100.00%、86.36%,P<0.05。结论: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其健康知识水平及遵医行为,并可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出血性脑卒中;反馈式早期康复护理;健康知识;遵医行为;生活质量
  • 简介: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基于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条件等,将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细化的过程。研究设计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设计的严谨性与合理性为实施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本文将从护理研究类型、特点及其主要内容等方面阐述研究设计要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研究设计能力。

  • 标签: 研究设计 护理 研究类型
  • 简介:自石膏绷带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四肢的石膏固定术,使肢体臃肿变粗,普通的病员服难以适应此类患者,例如不利于穿脱,衣袖、裤管太紧还会影响石膏固定肢体的血液循环,以及影响治疗和护理操作等。所以,四肢石膏固定术后的患者面临着穿衣困难的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适合骨科四肢石膏固定术后患者穿着的特殊病员服——石膏衣裤。2006年5月-2007年5月临床应用165例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石膏绷带 设计 衣裤 石膏固定术 特殊病员服 固定肢体
  • 简介: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对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多需用消毒液浸泡的方法使器械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所以必须要有一种计时工具来提示医务人员浸泡的器械物品是否已达到规定的浸泡时间,以确保消毒灭菌效果。我院于2005年1-6月开始使用自行设制的时刻提示盘,经推广到我县直属医疗单位、部分乡镇卫生院及邻县2家县级医院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消毒灭菌效果 消毒液浸泡 设计 医疗护理工作 直属医疗单位 医疗器械
  • 简介:泌尿外科男性尿道手术和阴茎手术非常多,且也是非常精细的手术,而手术后病人阴茎痛性勃起呈直立状,伤口疼痛,尿道支架管和阴茎受到摩擦,而棉被压迫常会影响病人休息和切口的愈合。为了适应手术后病人的需要,我科自行设计的支被架起支撑作用,经285例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设计 阴茎手术 术后病人 尿道支架管 尿道手术 泌尿外科
  • 简介:重症监护病房集中了医院最危重的病人,他们随时需要抢救,随时都可能死亡;其病人的家属表现为焦虑、无助、恐惧和情感沮丧。而医院为其提供的设施却是少之又少,由于ICU的特殊性,病人家属只能守在病房外面,无法直接探视,他们焦急地期盼着病人的消息,忍受着身心两方面的煎熬。如何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设计ICU病室已成为医院管理者需要探讨及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家属需求 必要性
  • 简介:神经内科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合并有糖尿病,老年病人多,记忆力差,对口头交待的事情记不住,由于不是糖尿病专科,护理工作量大,使一些需要准时执行的护理任务不能准时执行,如测血糖。我科根据此情况,自制了“测血糖提示卡”,经使用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提示卡 血糖 应用 设计 神经内科病人 护理工作量
  • 简介: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护理过程中,冰敷不仅能有效减轻水肿和疼痛,还能为提早施行手术争取时间。但在临床冰敷过程中易出现冰块移位、融化等现象,影响冰敷效果。为了确保冰敷效果,我科加大巡视力度并设计了冰敷巡视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骨折 冰敷 巡视卡 设计 应用
  • 简介:1993年3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简称《护士管理办法》)。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简称《护士管理条例》)。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护理行为涉及到患者的法律问题越来越明显。护理人员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护理学院应该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

  • 标签: 护理行为 法律课程 《护士管理条例》 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常务会议
  • 简介:当患者在治疗或输液不能很好配合时,扎入患者肢体皮下血管的针头往往会因为患者肢体与输液针、管的相对运动而容易发生针头脱出、接头分离或液体外渗的情况,从而不可避免的让患者再一次接受进针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临床上常使用夹板和绷带对患者的肢体进行固定.但本人认为夹板和绷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医用肢体固定带,并已获得专利,专利号为:ZL012302368。该固定带能解决因使用夹板和绷带给患者的不舒适和医务人员操作的不方便。

  • 标签: 固定带 肢体 医用 应用 设计 针头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