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放疗联合艾易舒(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肺腺癌A549细胞放疗后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观察艾易舒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绘制A549细胞的细胞存活曲线,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VEGF的浓度.结果放疗联合艾易舒可降低肺癌A549细胞放疗后VEGF的表达,并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强。单纯放疗后VEGF的平均值为73.50±1.74,艾易舒浓度为0.2mg/L、0.4mg/L、0.8mg/L时VEGF的平均值分别为58.88±1.33、54.37±1.72、39.75±1.08与单纯放疗后VEGF的平均值相比,0.4、0.8mg/L时P〈0.05.结论高、中剂量斑蝥酸钠联合放疗可降低肺癌A549细胞放疗后VEGF的表达。

  • 标签: 放疗 斑蝥酸钠 肺癌 VEGF
  • 简介:目的:体外观察黄芪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抑制增殖和转移能力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20、100、200μg/ml的黄芪作用于Hep-2细胞24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侵袭实验观察药物Hep-2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影响,AO/EB染色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黄芪Hep-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随着黄芪浓度增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统计学分析,各实验组之间及其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EB染色后可见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Hep-2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明显受抑制,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检测显示黄芪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cl-2蛋白表达。结论:黄芪可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引起喉癌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发挥抗癌作用。

  • 标签: 黄芪 喉癌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组技术结直肠癌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上下腹CT检查,观察CT多平面重组技术结直肠癌的显示情况,分析术前CT多平面重组技术结直肠癌T、N、M分期的评价价值.结果CT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直肠癌比例最高,为30.0%(15/50),横结肠癌比例最低,为6.0%(3/50).肿瘤径线中,以升结肠癌最大,直肠癌最小.所有结直肠癌最大径平均值为(2.25±0.58)cm,与手术测量值的(2.27±0.62)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913,P﹤0.01).CT多平面重组技术结直肠癌T分期、N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0%(44/50)和92.0%(46/50),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CT多平面重组技术结直肠癌T分期、N分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结论CT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结直肠癌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在术前分期的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标签: 结直肠癌 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分期
  • 简介:目的:检测Wnt7a在肝癌中的表达,分析Wnt7a肝癌细胞活性、凋亡、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探讨Wnt7a在肝癌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检测组织和细胞系中Wnt7a的表达情况;Hep3B细胞经人重组Wnt7a蛋白(rWnt7a)处理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Transwell分析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低表达Wnt7a蛋白;经rWnt7a处理后,Hep3B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凋亡增多且迁移与侵袭能力下降。结论:Wnt7a蛋白能抑制Hep3B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能力,可能在肝癌中发挥抑癌作用。

  • 标签: 肝癌 Wnt7a 凋亡 迁移 侵袭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卵巢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卵巢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干预,化疗前和化疗后3个月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的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症状维度和单项问题中疲倦、恶心呕吐、失眠、食欲下降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化疗患者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卵巢肿瘤 生活质量 化疗 护理干预 全程系统化
  • 简介:目的:研究microRNA203(miR-203)胃癌EIF5A2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miR-203与胃癌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胃癌细胞和组织中EIF5A2的表达;脂质体miR-203转染干预胃癌细胞后,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EIF5A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细胞株SGC7901胞浆中大量表达EIF5A2蛋白,而细胞核中表达较少;胃癌组织中EIF5A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EIF5A2的表达在脂质体miR-203转染干预胃癌细胞后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胃癌细胞和组织中存在EIF5A2的表达,且miR-203显著抑制了EIF5A2的表达。

  • 标签: microRNA203 胃癌 EIF5A2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鼻咽癌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71例复发转移鼻咽癌患者及42例健康人的血清TSGF水平。结果:鼻咽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x±s)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8.7±14.1)U/mlVS(59.1±3.6)U/ml,P〈0.01];肿瘤转移患者血清TSGF水平高于局部复发组[(72.0±14.6)U/mlVS(64.7±12.6)U/m1,P〈0.05],尤其是骨转移癌患者;以64U/ml为临界值时,TSGF检测复发转移癌的敏感性为70.4%(50/71)、特异性为95.2%(40/42)。结论:血清TSGF水平鼻咽癌的监测具有高度敏感性、高度特异性,是监测其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 标签: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物质群 复发 转移 肿瘤标志物
  • 简介:骶骨肿瘤根据肿瘤性质对在肿瘤内走行的骶神经可以有挤压、侵袭和破坏.下部肿瘤(S4~S5)在切除游离中S4、S5神经通常被切断.位于S3以上的良性肿瘤常在病灶内搔刮肿瘤组织,同时注意保护在肿瘤内通过的骶神经,使之尽量保留双下肢的足踝运动和排尿功能.为此,本文骶神经的功能解剖做如下介绍.

  • 标签: 骶骨肿瘤 排尿功能 解剖基础 治疗 骶神经 肿瘤性质
  • 简介:目的评价CT引导肺穿刺肺内〈3cm病灶的活检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213例,均有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资料证实。按病灶大小分为两组,其中≥3cm者136例,为大病灶组;〈3cm者77例,为小病灶组。比较两组病例的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引导肺穿刺活检大病灶组、小病灶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09%和84.42%,P〉0.05。气胸发生率为3.68%和15.58%,出血发生率为6.62%和24.68%,P均〈0.05,小病灶组气胸及出血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结论CT引导肺穿刺活检对于肺内〈3cm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与≥3cm的病灶组相近;小病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大病灶组,但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肺穿刺 小病灶 活组织检查 CT引导
  • 简介:1.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9824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 标签: 统计学方法 肿瘤外科 统计学符号 设计类型 杂志 中国
  • 简介:放射治疗是恶性胶质瘤最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多数研究表明胶质瘤干细胞相对于非干细胞对于放射线更加抗拒。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胶质瘤干细胞并不一定比传统胶质瘤细胞系抗拒。并且,报道发现微环境有助于胶质瘤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以后的研究需要更加重视胶质瘤细胞在体内对于放射线的反应。

  • 标签: 胶质瘤干细胞 放射敏感性 自我更新
  • 简介:淋巴结转移是胃癌主要转移方式之一,区域淋巴结状态是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淋巴结转移分期是预测胃癌预后最主要的临床病理参数之一。自第5版AJCC胃癌TNM分期系统发表以来,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报道以转移淋巴结数量(metastaticlymphnodenumber,pN)为基础的N分期系统比以淋巴结解剖位置为基础的分期系统能更好地评估胃癌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胃癌患者 预后 TNM分期系统 评估 临床病理参数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分析使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胃癌患者相关临床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入组75例接受CIK细胞治疗的胃癌患者,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培养后的CIK细胞回输给胃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用Kaplan-Meier估计中位生存时间,用Log-rank检验比较临床因素对生存的影响。结果CIK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化疗组(53.3%vs.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18)。CIK治疗组75例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化疗组(49个月vs.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7,P=0.001)。在CIK治疗组中,肿瘤大小、是否复发、病理分级和肿瘤分期显著影响CIK的生存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K细胞回输治疗可以明显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但其疗效和预后受到相关临床因素的影响。

  • 标签: 胃肿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治疗 过继性 死亡风险
  • 简介: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探讨SCCA在NSCLC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SCLC组)和108例NSCLC患者(NSCLC组)的临床资料。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不同临床分期NSCLC患者的血清SCCA水平及阳性率,比较SCCA阳性、阴性NSCLC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和3年生存率。结果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均高于SC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CLC组鳞癌和腺癌患者的SC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SCCA水平、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A阳性患者的平均GPS为(1.62±0.37)分,明显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3.15±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23.9%,低于SCCA阴性患者的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的SCCA水平高于SCLC患者,且NSCLC患者的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生存期有关,可能成为NSCLC患者的预后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双苓扶正抗癌制剂人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双苓扶正抗癌制剂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双苓扶正抗癌制剂(160μg/ml和320μg/ml)体外加药48h和72h,可启动人胃癌SGC-7901G0期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并将其阻滞于S期。结论:双苓扶正抗癌制剂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增殖周期动力学。

  • 标签: 双苓扶正抗癌制剂 胃癌细胞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大网膜清扫方式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影响.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期间,实施左或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病人123例,术前随机分入半网膜切除组(A组62例)和全网膜切除组(B组61例).统计学比较三年生存率和总复发率.结果116例完成三年随访.A、B组三年生存率和总肿瘤复发率分别为74%,72%和32%,31%,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手术时间、脾包膜撕裂例数及住院费用分别为117.87vs.147.29分钟;0vs.3例:7810vs.8754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网膜切除术未延长结肠癌患者三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增加了住院费用及脾包膜撕裂副损伤危险.

  • 标签: 结肠癌根治术 大网膜切陈 生存率
  • 简介:目的:评价肠内免疫营养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化疗术前7d和化疗结束后14d分别检测多项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化疗后免疫营养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普通营养组,有显著性差异;营养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肠内免疫营养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肠内免疫营养 胃肠道肿瘤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心脏毒性。方法: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赫塞汀总累积量14mg/kg,开始化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参数。健康对照组4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ventricularendsystolic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两者比值E/A);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有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峰值速度(收缩峰速S',舒张早期峰速E',舒张晚期峰速A'及E'/A')。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LVES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LVEF在累积量达到12mg/kg,出现显著差别[(58.07±6.60)%vs(68.65±6.70)%,P〈0.05],舒张功能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14mg/kg出现明显差别[(0.98±0.14)vs(1.19±0.13),P〈0.05]。组织多普勒指标:S'在累积量达到10mg/kg出现明显差别[(8.70±1.97)cm/svs(10.55±2.31)cm/s,P〈0.05],E'/A'在累积量达到8mg/kg即出现明显差别[(0.87±0.28)vs(1.12±0.30),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敏感地监测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化疗的心脏改变。

  • 标签: 赫塞汀 超声心动描记 乳腺癌 心脏毒性
  • 简介:目的:研究柴胡皂甙d(saikosaponin-d,SSd)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致大鼠实验性肝癌形成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n=20),对照组(n=10)与SSd大、中、小剂量治疗组(各组n=20)。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大鼠均给予2g/L二乙基亚硝胺(DEN,10mg/kg)灌胃,每周5次,同时各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不同浓度SSd(2.0,1.5,1.0mg/kg),至16周停药。分别于第6、12、16周处死大鼠,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和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各期肝组织病理学结构的改变。结果:SSd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SSd能够改善大鼠血清各项肝功指标,增加体重,明显减轻大鼠肝细胞的变性坏死,降低死亡率,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发现SSd各治疗组大鼠癌结节数及灶的大小均小于模型组,镜下单纯造模组癌细胞呈多形性,异形性明显;相反,SSd各干预组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形性较低。结论:SSd实验性大鼠肝癌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柴胡皂甙D 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