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消化性溃疡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显示,约有10%的人一生中曾患有消化性溃疡[1]。临床上多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复发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征的发病机制、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血钠水平分为轻、中、重三组,分别分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给予利尿、补充钠盐等综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血钠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轻、中、重三组患者,低渗性脑病的发生率分别为0%、8.93%、37.5%;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0%、12.5%、32.14%,经利尿、补充钠盐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后,腹水明显减轻、低渗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血钠水平越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越差、并发症发生率越高,与血钠水平呈负相关,利尿及补充钠盐治疗可有效减轻腹水及并发症症状,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低钠血征 预后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与奥硝唑注射液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及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为临床预测常见配伍变化提供询证药学依据.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归纳、分析、总结.结果奥硝唑注射液与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等β-内酰胺类药物,呋塞米、炎琥宁等强碱弱酸盐类药物,奥美拉唑等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有配伍禁忌.结论奥硝唑注射液应避免与β-内酰胺类药物、碱性药物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混合使用或序贯使用.

  • 标签: 奥硝唑 配伍 变化 禁忌 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我院2010年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ABC分析法,对我院2010年药品使用数量、销售金额及品种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着重对A类药品的药理学分类进行用药分析。结果A类药品占药品总数量的10.49%,B类药品占14.47%,C类药品占75.04%。其中,A类药品高度集中在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及辅助药物。结论我院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抗感染药物应用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亟待干预,以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ABC分析法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本文通过对我院病房药房口服摆药模式由手工摆药变为由全自动锭剂分包机分装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及策略探讨,给未使用全自动锭剂分包机的医院做参考。并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全自动锭剂分包机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传统手工摆药过程的交叉污染,减少差错;是实现药房自动化不可缺少的一项,是将来药房发展的趋势。

  • 标签: 病房药房 全自动锭剂分包机 自动化
  • 简介:目的分析可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本院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人工静脉注射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微泵静脉注射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以及留置失败情况。结果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52±0.51)d,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为(3.59±0.50)d,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类留置失败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泵静脉注射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各类因素所导致的留置失败发生,是应用留置针的最佳输注与护理方法。

  • 标签: 小儿静脉留置针 影响因素 微泵静脉注射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对医院抗肿瘤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计2010年、2011年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数量、用药频度(DDDs)值、销售金额序号与DDDs序号排序比值,并进行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植物类抗肿瘤药受临床欢迎。结论抗肿瘤药利用情况基本符合我国当前用药特点。

  • 标签: 抗肿瘤药 用药频度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患者退药原因,为减少退药,以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出2010年全年处方信息,统计退药品种及其频次,结合退药记录分析退药原因。结果2010年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128例次,不良反应和医生重复开药是退药原因中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退药原因的19.53%。结论通过对我院退药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得出减少退药情况发生的方法有三,一方面医生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另一方面药师要增强责任心;同时医院还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退药 原因分析
  • 简介:本院在2011年4月27日至6月19日上报6例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540,规格:20mg.7片)致肝功能异常的不良反应报告,完整病历4例,现分述如下:1病例病例1李某,男,65岁,入院诊断:高血压3级,脂肪肝;4月17日查:低密度脂蛋白(LDL-C)2.76mmol.L^-1,血清ALT(谷丙转氨酶)14U.L^-1,

  • 标签: 辛伐他汀 肝功能异常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内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鼻内镜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鼻内镜手术 护理服务满意度 疼痛程度
  • 简介:目的分析目前中成药说明书存在的问题,为说明书的修订提供建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的86种中成药说明书进行了分析。结果中成药说明书普遍存在着缺少药代动力学、老年患者用药、儿童用药、孕妇及哺期妇女用药、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注意事项、药理毒理等重要的项目的描述,同时一些项目叙述得不清晰,难以理解。结论中成药说明书应规范化管理。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中成药 调查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2005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血压数值及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纽和非高血压纽。对其危险因素、脑梗死亚型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年龄、≥80岁患者、男性,糖尿病、心脏病、慢阻肺、颈动脉粥样斑块伴狭窄等危险因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组的LACI和POCI高于非高压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组与既往脑梗死史、LACI和POCI相关;而非高血压组与男性、年龄≥80岁、心脏病和糖尿病相关。结论脑梗死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尤其男性风险较高;非高血压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男性、高龄、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LACI和POCI。

  • 标签: 高血压 非高血压 脑梗死
  • 简介:综述婴幼儿保留灌肠的临床护理技术进展,主要包括肛管材料的选择,肛管插入深度、留置时间、灌肠后的体位、灌肠的手法、灌肠液的温度。

  • 标签: 保留灌肠 婴幼儿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陈香露白露片(甘草、碱式硝酸铋、陈皮、碳酸镁、氧化镁、大黄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处方中的铋盐和镁盐;采用TLC分别对处方中的陈皮、大黄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甘草酸铵和橙皮苷的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陈皮、大黄等药材的特征斑点;甘草酸铵对照品在42.24~2112n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精密度试验RSD=0.4%(n=5),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2.5%,n=9);橙皮苷对照品在61.44~1843.2ng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精密度试验RSD=0.1%(n=5),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1%,n=9)。结论所采用的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良好,能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 标签: 陈香露白露片 薄层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 简介:最新的《自然—细胞生物学》刊登一项研究称,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因子,与先天性巨痣及其引起的黑色素瘤等出生胎记的形成和存在有着密切联系。该发现或能有助于开发针对恶性胎记的治疗新方法。有学者对患有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该小鼠的黑色素瘤中含有已知的突变促进因子Nras,但缺少INK4a这种在人体黑色素瘤中并不活跃的因子。

  • 标签: 黑色素瘤 致病因子 小鼠模型 细胞生物学 先天性巨痣 INK4A
  • 简介: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响胆囊癌手术预后的因素包括:侵袭深度,组织学分级,淋巴及周围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是胆囊癌常见的转移方式,其分子机制目前仍不甚清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能够促进淋巴管生成,在淋巴转移中起到重要作用;p16基因通过突变和甲基化,可能使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增加,与肿瘤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HIF-1a)可能通过诱导VEGF—C/-D的表达而调节肿瘤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细胞外基质(extracel-1ularmatrix,ECM)的降解是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的必要条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家族中MMP-2与MMP-9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为肿瘤细胞进入淋巴管提供必要条件,可能与胆囊癌淋巴转移有关。

  • 标签: 胆囊癌 淋巴转移 分子机制
  • 简介:目的:优选茵陈蒿汤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方法:采用welch-materialsXB-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A)-0.1%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以标准品对照法初步鉴定茵陈蒿汤主要有效成分。结果和结论:该色谱条件下,茵陈蒿汤指纹图谱中8个成分得到鉴定,其中没食子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来源于大黄,绿原酸和栀子苷来源于茵陈、栀子。

  • 标签: 茵陈蒿汤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 简介:通过对近年来小檗碱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小檗碱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实现抗肿瘤作用。肯定了小檗碱在抗肿瘤方面作用的同时,提出未来应加强联合用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小檗碱更好的发挥抗肿瘤作用提供依据。

  • 标签: 小檗碱 抗肿瘤 机制
  • 简介: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传统中医药研究带来了巨大进步,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出现,中药治疗感染伤口,尤其是伴有耐药菌感染的伤口,逐渐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复习近年来有关文献,对中医药在治疗治疗感染伤口领域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以期对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草药 伤口感染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