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以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5月期间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91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46例和对照组 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柔比星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以 3周为一个周期,总疗程为 3~ 4个周期。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的临床疗效、肿块直径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量表 )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84。 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2。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观察组患者的 SF-36量表中的生理功能 (PF)、躯体疼痛 (BP)、生理职能 (RP)、活力 (VT)、情感职能 (RE)、精神健康 (MH)、总体健康 (GH)及社会功能 (SF)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表柔比星紫杉醇三阴性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胸垂直小切口(VRAMT)入路应用于体质量15 kg以下患儿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4例经心脏彩超确诊为VSD并且体质量小于15 kg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43例,月龄3~34(15.17±7.26)个月,体质量5~15 (9.64±2.54) kg。84例患儿均行VSD修补术。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VRAMT组38例,采用右胸垂直小切口入路;MS组46例,采用正中切口入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残余分流发生率、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术后出血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缺损类型、缺损直径、跨缺损压差、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儿均手术顺利,未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二次手术,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两组患儿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VRAMT组患儿ICU时间和住院时间[(24.23±5.48)h和(15.37±3.91)d]均较MS组短[(39.23±9.86)h和(17.41±4.5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VRAMT入路用于体质量在15 kg以下儿童VSD修补术相较于正中切口入路,更有助于减少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患儿快速恢复,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右进胸垂直小切口 微创 儿童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使用 PDCA管理循环法提高手术室环境物体表面(物)清洁消毒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1~ 12月收治的 5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9年 3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 5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手术室环境物清洁消毒工作未实施 PDCA管理循环法, 研究组手术室环境物清洁消毒工作使用 PDCA管理循环法。比较两组手术室环境物清洁消毒率、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室环境物清洁消毒率 92.00%高于对照组的 43.67%, 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3.00%低于对照组的 6.67%,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 PDCA 管理循环法提高手术室环境物清洁消毒率的效果显著, 且可降低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对提高手术室环境管理质量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均有重要意义, 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PDCA 管理循环法 手术室 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近视儿童青少年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表相关指标和睑板腺的变化,探讨和评价角膜塑形镜对其眼和睑板腺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儿60例(60眼)作为塑形镜组,配戴普通框架眼镜患儿60例(60眼)作为框架镜组,2组均在戴镜前,戴镜后1、3、6、12个月进行眼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同时使用眼综合分析仪测得下泪河高度、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角膜染色评分(CSF)、红外线睑板腺图像等眼指标,比较2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总结戴镜后不同时间点指标变化的规律。戴镜前后各值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2组在OSDI评分、下泪河高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同时间的NIB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6.581,P=0.018;F时间=50.152,P<0.001),塑形镜组戴镜前后NIBUT不完全相同(P=0.02),并且在戴镜后6个月和12个月明显缩短,与框架镜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均P<0.05),且与组内其他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不同时间的CS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945,P=0.134;F时间=68.151,P<0.001)。塑形镜组戴镜后角膜上皮染色较戴镜前增多,评分均高于框架镜组(χ2=19.511,P=0.013),但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同时间的睑板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2.152,P=0.144;F时间=80.151,P<0.001)。塑形镜组戴镜后1、3、6个月睑板腺总积分与戴镜前相比稍有增多,但与框架镜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戴镜后12个月的上睑板腺评分和睑板腺总评分明显增高,与框架镜组相比、与同组戴镜前及戴镜后1个月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下睑板腺评分无明显变化。结论: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是相对安全的,短期不会引起不适感和降低下泪河高度,但是会降低泪膜的稳定性和增加角膜上皮损伤。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儿童青少年睑板腺功能有潜在影响,其中上睑板腺首先出现形态上的变化。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眼表 睑板腺 儿童青少年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结合追踪方法学对麻醉术后复苏室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复苏室收治的患者 2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2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风险评估结合追踪方法学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不适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适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风险评估结合追踪方法学可有效提升麻醉复苏室护理质量水平,减少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不适感。

  • 标签: 麻醉复苏室 风险评估表 追踪方法学 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95 μl动脉血在危重患儿的血气分析检测中与195 μl动脉血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儿,采集动脉血标本0.6 ml,使用雷度ABL-835型血气分析仪进行195 μl和95 μl不同进样量检测,分析两种样量血气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进行ICC Bland-Altman一致性检验。结果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获得150例患儿的入院首次动脉血样本,不同进样量检测结果显示pH值、PaCO2、PaO2、K+、Ca2+、GLU、BE、HCO3-一致性>0.950;Na+、Cl-一致性>0.900;Lac一致性>0.850,即血气分析11项数值检验一致性好。结论采用95 μl动脉血进行血气检测可提供与195 μl动脉血检测一致性较好的结果,适用于体重小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可减少因采血量不足产生的废血或反复穿刺。

  • 标签: 血气分析 一致性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皮针 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浅静脉PI CC置管中的应用。 方法 对2 016年1月-2019年7月我科对23 例消瘦、 上臂 浅静脉患者运用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 格技术 进行PICC置管。结果 2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22例,二次穿刺成功1例,其中2例置管过程中超声发现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调 整后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头皮针 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上臂 浅表静脉PI CC置管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柔比星联合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20例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 10例)和治疗组( 10例)。对照组采用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柔比星联合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0%,高于对照组的 50.0%;出现不良反应 4例,少于对照组的 9例; 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柔比星联合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大幅度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提高。

  • 标签: 晚期 结直肠癌 表柔比星 5-氟尿嘧啶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斜视患者术后眼刺激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本院行斜视手术患者70例(70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35眼)。观察组行单眼两条水平直肌手术并于术后立刻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仅采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总有效率、术后1d与7d眼刺激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观察组眼刺激评分为(1.42±0.52)分,低于对照组的(2.53±0.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眼刺激评分为(1.01±0.49)分,与对照组的(1.11±0.37)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视患者于单眼两条水平直肌手术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可减轻眼刺激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眼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斜视 角膜绷带镜 术后眼表刺激症状 角膜干凹斑 结膜肉芽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润液、不含防腐剂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和质量分数0.9%生理盐水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眼和近视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对检查者单独设盲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在海南省眼科医院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的近视患者90例90眼,均取右眼数据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玻璃酸钠组、舒润液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不含防腐剂的1 g/L玻璃酸钠滴眼液、舒润液和9 g/L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摘戴眼镜。分别于戴镜前和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等效球镜、角膜地形图、非侵入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Kf-BUT)以及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FL)检测。结果玻璃酸钠组戴镜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NIKf-BUT分别为(7.13±1.71)、(6.61±1.49)、(6.37±1.82)和(7.01±1.63)s,舒润液组分别为(6.32±1.71)、(5.53±1.42)、(5.57±1.50)和(6.17±1.63)s,生理盐水组分别为(6.36±1.58)、(5.81±1.49)、(5.74±1.77)和(6.28±1.53)s;戴镜后各时间点玻璃酸钠组NIKf-BUT均高于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各时间点NIKf-B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玻璃酸钠组戴镜后各时间点FL评分均低于舒润液组和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理盐水组和舒润液组戴镜后各时间点F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间戴镜后各时间点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和平均角膜前表面曲率K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舒润液和生理盐水,不含防腐剂的1 g/L玻璃酸钠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早期可以更好地稳定泪膜,对角膜上皮的影响更小,但在视力提高和角膜塑形的速度上无明显差别。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玻璃酸钠 滴眼液 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早期预测模型,建立GDM风险评分,预测疾病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产检和生产的孕期糖耐量正常(NGT)孕妇和GDM孕妇共1 150例作为建模队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GDM早期预测模型并制成GDM风险评分。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的NGT和GDM孕妇共490例作为验证队列,采用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对GDM风险评分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1)建模队列:GDM早期预测模型由孕早期GDM风险评分和孕14~20周GDM风险补充评分共同构成,包括孕妇年龄、身高、孕前体质指数、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家族史、月经史、既往剖宫产、GDM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慢性高血压病史、孕早期空腹血糖、孕14~20周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共13项因素。(2)验证队列:模型ROC曲线显示孕早期GDM风险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95%可信区间0.735~0.828),增添孕14~20周GDM风险补充评分构成总评分,AUC增加至0.850(95%可信区间0.811~0.88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孕早期GDM风险评分和总评分模型有较好的拟合度。结论基于GDM多种高危因素制定风险评分可以作为一项早期预测GDM发生风险的可靠工具。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高危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术对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白内障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金华文荣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伴有MGD的白内障78例(81眼),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眼表功能。结果术后3天泪液分泌情况(SIt)、泪膜破裂时间(BUT)高于术前1天(P<0.05);术后3个月的SIt、BUT高于术前1天,P<0.05,低于术后3天(P<0.05)。睑板腺分泌物形态:术前1天与术后3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MGD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依旧出现眼表功能障碍,随访至术后3个月,并未见明显恢复。

  • 标签: 白内障 障碍,功能,睑板腺 乳化术,超声 功能,眼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应用护理计划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实施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 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及护理组,每组 60例病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护理组实施护理计划方法,比较两组的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部位情况。结果:护理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参照组( P< 0.05);护理组的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计划方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计划表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非侵入性眼综合分析仪对干眼症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接收干眼症患者 1018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0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侵入性眼综合分析仪诊断后,相应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诊断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结论:临床开展干眼症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非侵入性眼综合分析仪可有效准确诊断干眼症患者具体症状,相应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法,对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疾病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 标签: 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 干眼症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知识-行动"框架和循证护理的电子护理交接班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18年5—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交接班形式;2018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干预组,采用基于"知识-行动"框架和循证护理的电子护理交接班。比较两组护理交接班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交接时间为(2.45±1.05)min,对照组为(5.17±1.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26,P<0.05)。干预组护理交接班无漏项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33%(2/150),护理措施执行合格率98.0%(147/15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52、4.624、4.795;P<0.05)。结论基于"知识-行动"框架和循证护理的电子护理交接班可改善骨科患者的护理交接质量。

  • 标签: 骨科 护理交接班 知识-行动 循证护理 信息化
  • 简介:摘要本文于2020年2月23日优先发布于中华眼科杂志官网。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期间,病毒通过眼部传染可能性的问题引起了广大眼科医师的广泛关注。目前虽然2019-nCoV经眼部传染尚缺乏直接证据,但是仍有种种迹象提示存在眼部传染的可能。鉴于2019-nCoV传染性较强,本着“防大于治”的原则,减少病从“眼”入,对降低医院交叉感染、降低发病率和防控疫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分析2019-nCoV的感染机制、传播途径及其与眼的关系,将该病毒可能通过眼部感染的推测依据一并呈现,供读者分析和参考,以期为本次疫情中的眼部防控和眼科医师开展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0,56:477-48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腰肌筋膜疼痛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肌筋膜疼痛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用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治疗周期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GQOL-74)、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L)、炎症因子水平、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疲劳程度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后,两组的GQOL-74参数、患者腰部核心肌群的收缩能力均升高(均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ODL、炎症因子水平、肌肉疲劳程度均降低(均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参数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并无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P<0.05)。结论多功能电刺激仪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缓解炎症,值得在腰肌筋膜疼痛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多功能电刺激仪 表肌电生物反馈 腰肌筋膜疼痛 生活质量综合评分 腰痛功能障碍指数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治疗中将凉血固消斑汤与补中益气汤相结合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共 46例,选取时间为 2019年 4月 -2020年 2月,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通过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分析,按照以往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给予对照组患者氟氯雷他定片药物。在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将凉血固消斑汤与补中益气汤相结合应用,观察效果。结果: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各项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更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方式相比较,将凉血固消斑汤与补中益气汤联合使用,治疗安全性更高,能够较快的改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过敏性紫癜 凉血固表消斑汤 补中益气汤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益卫固汤联合锌剂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期间接治的 80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0 例,其采取常规 锌剂治疗 ,研究组 40 例,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行 益卫固汤 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儿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 CD3 、 CD4 、 CD4\CD8 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予以 益卫固汤联合锌剂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益卫固表汤 锌剂 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联合柔比星、顺铂对晚期子宫内膜癌(EC)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E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柔比星、顺铂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小檗碱治疗,21 d/周期,共6周期。统计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死亡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89,P=0.042),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3.33%(38/60),高于对照组的45.00%(2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分别为(30.01±6.05)U/ml、(40.38±7.61)U/ml、(16.85±3.08)ng/ml,对照组分别为(45.83±6.91)U/ml、(48.89±8.05)U/ml、(20.20±4.18)ng/ml,均较本组内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43,P<0.001;t=5.951,P<0.001;t=4.998,P<0.001)。治疗期间试验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33%(5/60)、5.00%(3/60)、6.67%(4/60)、6.67%(4/60)、8.33%(5/60)、1.67%(1/60)、3.33%(2/60)、40.00%(24/60),对照组分别为6.67%(4/60)、3.33%(2/60)、8.33%(5/60)、6.67%(4/60)、8.33%(5/60)、0(0/60)、1.67%(1/60)、35.00%(21/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134,P=0.714;χ2=0.109,P=0.741;P=1.000;χ2=0.000,P=1.000;χ2=0.320,P=0.572)。随访1年,对照组死亡率为8.33%(5/60),试验组死亡率为5.00%(3/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0.714)。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柔比星、顺铂治疗晚期EC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盐酸小檗碱 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