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胆囊腺症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进行临床诊断的具体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6月内收治的患有胆囊腺疾病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比较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以及CT成像技术对诊断胆囊腺疾病的意义。结果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诊断胆囊腺疾病的准确率要显著高于CT成像技术的诊断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患有胆囊腺疾病的患者采用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技术能显著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且能清晰地呈现出患者胆囊的内部结构,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 CT影像成像 胆囊腺肌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与少症前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老年患者219例,年龄60~85岁。其中NTIS患者60例,非NTIS患者159例,同时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人体成分指标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Pearson相关系数、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少症前期的关系。结果通过人体成分测定诊断少症前期患者54例。男性中少症前期占30.3%(36/119),女性占18.0%(18/100);NTIS组男性和女性患者年龄高于非NTIS组(均P<0.01),体质指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血红蛋白、白蛋白低于非NTIS组(均P<0.05),NTIS组女性患者少症前期发病率高于非NTIS组[58.8%(10/17)比9.6%(8/83),χ2=9.56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IS患者少症前期发病风险增加。FT3与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去脂体重、相位角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8、0.24、0.49,均P<0.01),与内脏脂肪面积呈负相关(r=-0.17,P<0.05);游离四碘甲状原氨酸(FT4)与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r=-0.21)、去脂体重(r=-0.16)、相位角(r=-0.2)呈负相关(P<0.01或P<0.05),与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22,均P<0.01)。FT3预测少症前期的ROC下面积为0.768(95%CI:0.691~0.844)。结论NTIS与老年人少症前期相关,低水平FT3对少症前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肌少症 甲状腺疾病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简介:摘要特发性炎性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是以四肢近端肌肉慢性炎症为特征性表现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与IIM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IIM-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IM-ILD)是II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IIM-ILD患者的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发展过程、治疗反应和疾病预后呈异质性。由于IIM-ILD诊断与病情评估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免疫抑制治疗药物前瞻性研究资料有限,治疗方案的临床选择差异较大,因此亟需制定IIM-ILD诊断和治疗的共识,供临床医师在临床诊治实践中借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从事IIM-ILD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呼吸病学、风湿免疫学,放射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基于现有文献资料,结合专家经验,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对IIM-ILD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等方面做了较为系统阐述。经专家讨论和投票,共形成18条推荐意见,其中7条是关于IIM-ILD诊断和评估的推荐意见,11条是关于IIM-ILD治疗药物和方案选择的推荐意见,以期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我国IIM-ILD患者,推动开展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体外膈起搏联合祛痰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排痰困难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排痰困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祛痰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体外膈起搏物理治疗联合祛痰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咯痰困难患者症状的改善率90.48%,患者舒适度改善率85.71%,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起搏联合祛痰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排痰困难的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及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体外膈肌起搏 祛痰药物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老年COPD患者,指导患者进行系列呼吸运动锻炼,对比锻炼前后呼吸及心跳频率、6min的步行距离。结果经过呼吸功能锻炼,6min步行后的呼吸及心跳频率较锻炼前明显减少(P〈0.05),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1)。结论积极指导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对其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呼吸肌功能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病 康复 老年人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斜方皮瓣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解放军第 202医院收治的 16例颈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 9例,女 7例,年龄 20—64岁,平均年龄( 42±6)岁,其中高压电烧伤 11例,放射性损伤 5例,采用斜方皮瓣修复创面,供瓣区 9例植皮, 9例直接缝合。 结果 16例患者斜方皮瓣均存活良好,供瓣区愈合良好,其中 3例患者术后皮瓣臃肿行二期皮瓣削薄修整; 16例患者术后均随访 2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损伤部位功能良好。 结论 采用斜方皮瓣是修复颈部深度创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斜方肌肌皮瓣 修复 颈部深度创面
  • 简介:酸,这种被称为"增常青树"的营养补剂,通过在健身圈的"多年打拼"早已"地位显赫",如今再提及"酸"二字,可谓"如雷贯耳"。那么,如何让酸的作用发挥至极致,成为增的"利器",成就健身发烧友增秀体的梦想呢?这就要求大家对于酸要有深刻的认识了。所以,笔者将从四个视角进行揭秘,以便让大家和这位增圈中的"大哥大"零距离接触。

  • 标签: 肌酸 健身圈 营养补剂 二字 健身健美 乙基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方法,观察该种方法对改善背耐力及等速力峰值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6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根据训练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维持原有生活方式治疗,实验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两组背力和背耐力变化对照中,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耐力距斜率为16.37±7.62,对照组为7.84±5.47;实验组治疗后30度/s背等速力峰值为335.27±60.73,对照组为291.48±62.17。(P

  • 标签: 背肌肌耐力 速肌力峰值 核心稳定性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下行力训练改善股四头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因骨伤术后及脑卒中导致的股四头力下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股四头力下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频电治疗,同时配合力训练护理干预,对照组中30例患者单纯采用中频电治疗,不配合力训练,对两组患者的股四头力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持续治疗2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下行力训练护理对改善股四头力有显著作用,可将治疗有效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股四头肌肌力训练 中频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臀大及臀中力训练对老年全髋置换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纳入50例患者,均为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臀大、臀中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臀大力、臀中力。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训练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较训练前均有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臀大力及臀中力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者,对其进行臀大及臀中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臀大及臀中力,还可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因此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 臀大肌 臀中肌 肌力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臀大及臀中力训练对老年全髋置换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共纳入50例患者,均为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入院时间为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臀大、臀中力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髋关节功能,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后的臀大力、臀中力。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训练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较训练前均有改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训练后,研究组患者的臀大力及臀中力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全髋置换者,对其进行臀大及臀中力训练,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臀大及臀中力,还可以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因此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 臀大肌 臀中肌 肌力训练
  • 简介:利用表面电评估慢性颈痛大学生在颈耐力训练前后胸锁乳突、上斜方电变化,对颈耐力训练缓解慢性颈痛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将40例慢性颈痛大学生分成两组,耐力组进行4周的颈屈群训练和颈伸群训练训练,对照组不予干预。采集颈屈和颈伸两种不同状态下的主观疲劳感受量表(RPE)、胸锁乳突及上斜方的肌肉疲劳频域指标电中位频率(MF)值,对受试者颈肩疼痛、肌肉疲劳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4周后,颈屈状态下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训练前RPE显著性下降(P〈0.05);颈屈状态下30s、45s、60s和颈伸状态下90s、120s,耐力组较对照组RPE显著降低(P〈0.05);耐力组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双侧胸锁乳突MF、上斜方MF亦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颈耐力训练能有效减少大学生颈部肌肉疲劳程度。

  • 标签: 颈肌耐力训练 慢性颈痛 上斜方肌 胸锁乳突肌 主观疲劳感受 中位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电差异,以期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PFD患者580例,按年龄将其分为A组(≤29岁)163例、B组(30~39岁)161例、C组(40~49岁)114例、D组(50~59岁)128例和E组(≥60岁)14例。对5组患者行盆底表面电检查,采集和分析指标包括:前、后静息阶段盆底电波幅的平均值和变异性;快阶段盆底收缩时的最大电波幅值及其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慢阶段收缩时的平均电波幅值及变异性。对所采集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其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前静息阶段,5组患者的盆底电波幅的平均值和变异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阶段,5组患者的盆底收缩时电波幅的最大值、上升时间和恢复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阶段,5组患者的盆底收缩时电波幅的变异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静息阶段,5组患者的盆底电波幅的平均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FD患者的年龄与前静息阶段的盆底电波幅的变异性(r=0.20)、快阶段盆底收缩时达到最大电波幅值的上升时间(r=0.18)和恢复时间(r=0.22)、慢阶段盆底收缩时电波幅的变异性(r=0.37)、后静息阶段盆底电波幅的变异性(r=0.10)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慢阶段盆底收缩时电波幅的平均值成负相关(r=-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D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盆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逐渐变差,激活速度和恢复速度变慢,募集时间延长、反应变慢、兴奋性变差。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年龄 盆底肌表面肌电 肌力 协调性
  • 简介: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和呼吸锻炼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6MWD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76例稳定期的COPD患者进行慢、中速的步行训练及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锻炼,训练时间为半年。测定患者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D)和生活质量。结果运动训练及呼吸锻炼后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6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生活质量评分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训练和呼吸锻炼能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增加6min步行距离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运动训练 呼吸肌锻炼 肺功能 6MWD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阔瓣在电烧伤后肩周力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2020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3例伴有肩周严重损伤的电烧伤患者,其中男11例、女2例,年龄19~55岁,对其进行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受伤肢体为左上肢8例、右上肢5例,均为Ⅲ~Ⅳ度焦痂创面,其中伴有肱二头缺损6例、三角缺损3例、肱三头缺损2例、肩周多条肌肉复合缺损2例。手术分2个阶段进行,Ⅰ期行肩周电烧伤创面清创探查,在保证全身状况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局部组织、保存肢体。最后1次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0 cm×6 cm~40 cm×15 cm,肌肉缺损面积为8 cm×4 cm~19 cm×12 cm,7例患者伴有肱骨外露。Ⅱ期根据残留肢体缺损程度,采用背阔瓣行肩周力重建,背阔瓣切取面积为15 cm×6 cm~20 cm×18 cm,剩余创面采用自体头部刃厚皮修复,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观察术后瓣成活和创面封闭情况及随访时供受区外观。末次随访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参照肩关节简明测试评分系统,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肩部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满意度。结果术后13例患者肩周瓣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残余创面,其中1例患者经换药处理后愈合,1例患者换药后再次行自体头部刃厚皮移植后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肩周瓣外形饱满、不臃肿,修复区域萎缩性瘢痕质地柔软,与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接近。瓣供区遗留线性缝合瘢痕,不影响整体外观。末次随访时,肩关节主动外展活动度60~90°,上举120~180°,力恢复Ⅳ级以上8例、Ⅲ级5例;肩关节功能评定为优8例、良5例;10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非常满意,3例患者对肩周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背阔瓣的应用为肩周电烧伤后力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佳选择,术区外形好,上肢功能预后较佳。

  • 标签: 烧伤,电 肩周 肌力重建 背阔肌肌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