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内含丰富,形式多样,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道教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道教音乐是由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组成,声乐:有诵咒、赞吟、表白、独唱及众道齐唱等。器乐:用于法事的开始、过门、队形变化、伴奏唱念等。声乐和器乐的灵活配合,是根据法事科仪的需要而决定。在过去有句话,叫无乐不成斋,无乐不成醮,有斋醮活动就必然有音乐。音乐在道教的斋醮科仪中是不可少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标签: 道教音乐 声乐 器乐 伴奏 艺术 独唱
  • 简介:福建外兰尾山出土了一方五代时南闽国墓志铭.墓主为当时南闽国道教重要人物王绍仙,本文在对原墓志铭中释文进行校正的基础上,对其所涉道教名物作简要解释,以便学界使用。

  • 标签: 王绍仙 五代 南闽道教
  • 简介:<正>一唐宋王朝是我国古代道教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段时间内,宫观遍布各地,道书风靡全国,最高统治集团中也有大批虔诚的道教信徒,以至唐玄宗开元、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两次诏修《道藏》,开编纂道经全集之先河。与此同时,道教的秘密文字符篆,无论

  • 标签: 篆文 唐宋道教 道书 北方 我国古代 成都
  • 简介:《水浒》有一百单八条好汉,据作者借书中何道士所识石碣蝌蚪字,他们乃是上界群星降凡。它就是道教所说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天上一颗星,人间一盏灯,这就不能不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幅射于他们中多人的绰号。《水浒》梁山人物绰号是一门不大大不小的学问,过去多有学者作家加以研究,并作分类,如兵器(大刀、双鞭)、性格(霹雳火、急先锋)、身段(摸着天、玉幡竿)、形貌(鬼脸儿、火眼狻猊)、行业(玉臂匠、通臂猿)、出身(丑郡马、铁面孔目)、特技(插翅虎、神行太保),等等。

  • 标签: 《水浒》 绰号 道教神 道教研究
  • 简介:鲁迅先生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1)但道教的根柢又是什么呢?先生没有说。我则认为:道教的根柢在民族、在民众。这是不是篡改鲁迅先生的观点呢?绝对不是。这不过是沿着鲁迅先生的思路,说出了先生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而已。弄清楚这一点,对于正确认识道教及其传承千余年的文化,有着十

  • 标签: 道教 民众基础 民族文化 中国 民间信仰
  • 简介:本人出家修道,至今已三十多年。秉承祖师垂训,恪守教门清规,恭习宏经宝典,感悟教理精髓。我认为道教的济世情怀,体现于下面八个字:“道”“德”“慈”“善”“谦”“下”“和”“生”。用四句话来诠释,那就是尊道贵德的入世宗旨,怀慈向善的救世传承,恭谦居下的处世修持,和谐共生的盛世愿景。

  • 标签: 情怀 济世 道教 尊道贵德 和谐共生 “生”
  • 简介:道教宫观山志是道教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道教史、方志史乃至文化史的宝贵材料。本文以元代道教宫观山志为例,对其编纂、体例特征及史料价值略作探讨。

  • 标签: 元代道教 宫观山志 编纂 体例 史料价值
  • 简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养育和造就了一方的宗教。中国的特定的地理环境及广大农业社会的基础孕育了一个可爱和善良的民族。中华民族最多人口的汉民族子孙世世代代居住在母亲河——黄河、长江的周围,依靠它的灌溉,一茬茬庄稼的收成,维持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及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有了自给自足的可能,就不需要对外扩张和掠夺,只要抵御外敌和周围国家的臣服,就可关起门来“长治久安”。在这块“热土”上产生了道教

  • 标签: 道教 现代 农业社会 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 社会关系
  • 简介:有幸欣赏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道教音乐汇演的全部节目,很受启发,激动之余我再一次思考为什么要有道教音乐,道教音乐到哪里去了,我们要有怎样的道教音乐?

  • 标签: 道教音乐 道教科仪 文化内涵 民间文化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结合史料文献,较有独到见解地剖析了道教崇尚医药的缘由.首先,从历史和思想渊源上分析,医道两家具有"亲缘性",这就势必为二者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关联奠定了基础;其次,医道两家在生死观上是相通的,以长生信仰为核心的道教义理体系中暗含有重视医药的逻辑因子,修"仙道"必须通"医道";此外,道门奉行的"道人宁施人,勿为人所施"的祖训及"功行双全"的宗教伦理也是促成道教尚医的内在因素.

  • 标签: 道教 教义 宗教伦理 义理 首先 生死观
  • 简介: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城南5公里的黄河之滨,因山上建有古迹白云观,山下黄河峡谷风貌奇异而闻名遐迩。白云观始建于宋代,主建于明清。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万历皇帝朱谕钧给白云山亲颁圣旨一道,亲赐《道藏》4726卷。白云山共占地

  • 标签: 白云山 明代 道教文化 自然风景 历史文化
  • 简介:高丽是韩国历史上最推崇道教的王朝,道教斋醮颇受王室重视。为了举行斋醮,高丽王朝设立了一系列道教机构。高丽的道教机构分为具有官署性质的机构和不具官署性质的机构两种类型。具有官署性质的道教机构又可分为只为斋醮提供服务的机构和庙署合一的机构。高丽的道教机构主要设置在京城,地方上也有少量道教机构。地方道教机构有些是本土信仰道教化的产物,有些则是高丽官方所设,都不具官署性质。京城道教机构和地方道教机构共同构成了高丽王朝的官方道教体系。

  • 标签: 韩国道教 高丽 斋醮 道教机构 国家祭祀
  • 简介: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道教文化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超凡脱俗的韵昧和庄严古雅的丰姿为世人瞩目,给古城增添了无限风采。在海内外享有盛名,为世人所称道。

  • 标签: 古城 苏州 道教文化 吴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 无限
  • 简介:道教从东汉末年初创到魏晋南北朝正式形成,乃至隋唐宋元兴盛,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仅就早期道教组织及其经典作了一些探讨。

  • 标签: 道教 经典 太平经 宗教活动
  • 简介:【摘要】病因观是道教养生学的中心议题,本文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素、个人先天和后天因素等方面,细致剖析富有道教特色的病因观,并据此指出世人应当协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适时适地保护自身健康;提倡培育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后天努力弥补先天不足。

  • 标签: 病因观 观策应 道教病因
  • 简介: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多神教。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道教仅是汉族的宗教,与各少数民族并无多大关系。这种看法与历史事实不甚切合。道教创建、发展、衍化的历史,与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东汉未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即天师道)的四川鹤鸣山一带,正是西南少数民族居住与活动的地区。除氐族、羌族外,其地住南和西南还有僰人,邛僰、叟、濮、摩沙,昆明等古代少数民族。最初的道教徒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张陵设置的“二

  • 标签: 鹤鸣山 南和 符水 神室 范长生 三官
  • 简介:后汉光武帝论曰:皇考南顿君初为济阳令,以建平元年十二月甲子夜生光武于县舍,有赤光照室中。钦异焉,使卜者王长占之。长辟左右,曰:“此兆吉不可言。”是岁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光武

  • 标签: 南顿君 汉光武帝 《后汉书》 道教史 二千石 九穗
  • 简介:有与无是中国哲学关于世界存在的一对重要范畴。本文探讨了初唐道教的重要教义书《道教义枢》对“有无”的论述,并分析了“有无”与“道”、“常”和“无常”、“碍”和“不碍”、“体用”、“道性”、“真性”等范畴的联系,指出该书在论述“有无”时始终围绕着非有非无、不着二边的中道进行,通过对有无的双非双遣,揭示出了重玄之道的内蕴

  • 标签: 非有非无 “有”与“无” 中道观 道教教义 重玄学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