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阵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60例,罗哌卡因剂量分别为2、3和4mg,同时联合使用舒芬太尼4μg,比较三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用药镇痛临床效果,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产妇用药起效时间与显效时间上比较,B组、C组均短于A组,在首剂药物维持时间比较,B组、C组均长于A组,以上均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使用适当剂量的罗哌卡因镇痛效果明显,能有效缩短产程。

  • 标签: 分娩镇痛 罗哌卡因 剂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老年食管癌根治术效果 。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1 月到 20 20 年 1 月在我院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共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 30 例 ,对照组 施以地佐辛镇痛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施以 地塞米松超前镇痛 ,对患者术后 1h 、 4h 、 8h 、 12h 的疼痛( VAS )评分、舒适度( BCS )评分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试验组术后 1h 、 4h 、 8h 、 12h 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BC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地塞米松超前镇痛用于老年食管癌根治术 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 VAS 评分,同时还能够提升 BCS 评分。

  • 标签: 地佐辛 地塞米松 超前镇痛 老年 食管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麻与硬膜外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中的阵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行剖宫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腰麻组和硬膜外组,分别行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同麻醉方法,观察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腰麻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率为75.00%,硬膜外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率为57.50%,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在剖宫产患者镇痛中采用腰麻具有操作简单、起效快、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腰麻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和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产科使用时对产妇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使用PCA泵的剖宫产术后产妇400例,分为A组200例使用PCEA泵,B组200例使用PCIA泵,对两组产妇进行72h比较观察和护理。结果术后使用PCEA的产妇镇疼优良率高于使用PCIA的产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他生理指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使用PCEA效果比PCIA好。

  • 标签: 镇痛泵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择行腹部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50例,行静脉麻醉,术后行PCIA。行腹部手术患者50例均分为A组(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和B组(舒芬太尼)。观察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舒适度评分(BCS),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都良好,A组患者的VAS评分、Ramesy评分及BCS评分满意度显著优于B组(P<0.05),且不良发生率低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PCIA,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地佐辛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 老年患者腰椎术后,展开氢吗啡酮镇痛干预,对其自控静脉镇痛效果实施研究,以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将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进院诊疗,60例行腰椎术的老年患者,看作实验对象。所有实验人员,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展开舒芬太尼镇痛干预,研究组展开氢吗啡酮镇痛干预,试验数据,实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在实行镇痛干预后,研究组患者,Ramsay评分、麻醉时间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上数据,能够总结出,在腰椎术后老年患者的临床镇痛干预中,实行氢吗啡酮镇痛措施,其效果更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其镇痛效果,并同时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适宜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氢吗啡酮 老年 腰椎术后 自控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分娩镇痛产妇中运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接受分娩镇痛治疗的自然分娩产妇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针对对照组患者的实施常规的分娩镇痛护理,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所耗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产妇产程所耗时间是(499.36±61.45)min,实验组产妇产程所耗时间是(422.35±40.0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71.43%,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9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在分娩镇痛技术产妇中,能够缩短产程,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产妇 分娩镇痛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4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8.6%,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 术后使用镇痛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踝周神经阻滞对跖骨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跖骨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摸球法将其平均分为对比组(腰硬联合麻醉)与分析组(踝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术后的NRS评分及镇痛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术后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而镇痛满意度则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踝周神经阻滞用于跖骨骨折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NRS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超声引导 踝周神经阻滞 跖骨骨折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140例骨科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程度、焦虑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术后疼痛认知、疼痛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量、出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8.6%,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科患者 术后使用镇痛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疼痛不仅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会对机体各脏器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因此,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护理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及相关研究者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术后疼痛控制中。为进一步提高骨科手术后患者的镇痛质量,本研究通过分析骨科手术患者的镇痛策略,探究护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控制的作用效果,为骨科手术后疼痛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骨科手术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痛泵连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0.075%罗哌卡因加1μg/ml芬太尼行连续性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的产妇18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无显著性差异,而分娩方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连续性硬膜外镇痛分娩效果满意,不影响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而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

  • 标签: 分娩镇痛 不影响产程及母婴结局 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7月80例剖宫产产妇分组。对照组术后镇痛单纯采用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术后镇痛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剖宫产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一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更持久,值得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剖宫产产妇 术后镇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癌症患者术后使用地佐辛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老年癌症患者10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还有丙泊酚进行快速诱导,手术过程应用瑞芬太尼、丙泊酚还有七氟醚,间断给患者顺式阿曲库铵保持麻醉效果。对照组患者术后15-30分钟静脉注射芬太尼,观察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恶心呕吐发生概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还有恶心呕吐事件发生概率均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癌症患者术后应用地佐辛静脉镇痛,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术后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地佐辛 老年癌症患者 术后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0例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40例硬膜外麻醉,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分娩中的相关指标参数。结果在镇痛起效时间以及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参数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腰硬联合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能够较早的发挥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线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人疼痛的效果。方法对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牵引+内服颈痛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红外线(TDP)照射,疗程均为21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线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能有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红外线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神经根型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小儿矫形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矫形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观察组于术后实行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儿贴敷前后2小时疼痛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敷对小儿矫形术后疼痛缓解作用显著。

  • 标签: 患儿 矫形手术 疼痛 穴位贴敷 舒筋活血祛疼膏 速效救心丸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即时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治疗组)和常规物理因子疗法组(对照组)。用简式疼痛问卷和关节活动度MPQ进行评估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情感和总疼痛减轻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在治疗次数上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的即刻镇痛效果,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有累积效应。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肩周炎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