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吗啡由护士予皮下注射与静脉自控镇痛(PCA)在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H和P两组,每组20例;其中H组患者术后由病房护士每1~2h根据患者痛疼情况给予吗啡皮下注射镇痛;P组患者术后使用静脉PCA(PCIA)方案镇痛。在术后4、8、12、24、48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吗啡需要量、视觉模拟(VAS)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和血压副作用。结果在各时段内吗啡用药的累计量H组病人均高于P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人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镇痛优良率达90%以上,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呼吸频率和血压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吗啡在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由护士予皮下注射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用药累计量皮下注射组高于静脉PC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镇痛效果、副作用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相似。

  • 标签: 吗啡 皮下注射 静脉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围手术期患者行超前镇痛对疼痛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于我院行骨科手术的患者 296例,依据换药方式不同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 148例以作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式,研究组则采用无痛换药方式,以此分析两组疼痛评分、镇痛效果镇痛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换药后研究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镇痛有效率 98.0%高于对照组 84.5%( P< 0.05);研究组镇痛满意度 97.3%高于对照组 83.1%( 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3%低于对照组 6.1%( P< 0.05) 。结论:骨科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无痛换药法作为超前镇痛方案,镇痛效果甚佳,且换药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较低,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甚高,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深入研究。

  • 标签: 骨科围手术期 超前镇痛 疼痛评分 镇痛效果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检测青木香(AristolochiadebillisSieb.etZucc.)的块根水提取液的消炎和镇痛效果及毒性。方法:用蛋清诱导法、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青木香的块根水提取液无毒性,1000mg/kg,i.g.的青木香块根水提取液比生理盐水的消炎和镇痛效果明显,比200mg/kg,i.g.乙酰水杨酸的消炎效果好,2000mg/kg,i.g.的青木香块根水提取液比乙酰水杨酸的消炎效果更加显著。结论:青木香具有较好消炎和镇痛活性,无毒性。

  • 标签: 青木香(Aristolochia debillis Sieb.et Zucc.) 提取液 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混合罗哌卡因在下肢硬膜外镇痛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下肢手术应用硬膜外麻醉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三组患者,甲组患者60例,采用10μg舒芬太尼联合02%罗哌卡因注射液;乙组患者60例,采用15μg舒芬太尼联合02%罗哌卡因注射液;丙组患者60例,应用20μg舒芬太尼联合02%罗哌卡因注射液;对比三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结果丙组患者给药后6、12、24、48h时间点镇痛评分(VAS评分)、有效镇痛时间均显著优越于甲组、乙组;其中乙组患者优越于甲组,差异性显著(P<001)。丙组患者给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率显著高于甲组、乙组,差异性显著(P<001);其中乙组高于甲组,差异性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运动障碍。结论在进行下肢硬膜外镇痛中麻醉效果最佳为15μg舒芬太尼联合02%罗哌卡因注射液单次注射,镇痛效果最佳,不良反应最少,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不同剂量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下肢 硬膜外镇痛 安全性 VAS评分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抗风湿镇痛类健康产品中非法添加吲哚美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选用InertSustain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2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6nm,柱温为35℃。结果:吲哚美辛在1.010~202.1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8.1%。13批供试品检测到非法添加吲哚美辛。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抗风湿镇痛类健康产品中非法添加吲哚美辛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抗风湿镇痛 健康产品 吲哚美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6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进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组则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通过 VAS及 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VAS、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曲马多 氯胺酮 终末期癌痛 皮下自控镇痛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 60例终末期癌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进行皮下自控镇痛,观察组则采取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通过 VAS及 Ramsay评分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VAS、 Ramsay评分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和氯胺酮用于终末期癌痛患者皮下自控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芬太尼 曲马多 氯胺酮 终末期癌痛 皮下自控镇痛
  • 简介:目的:对刺山柑果实乙醇提取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炎与镇痛活性部位进行筛选。方法:采用乙醇对刺山柑进行提取制备总提取物,用水溶解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以阿斯匹林为阳性对照药,分别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和醋酸扭体镇痛实验进行抗炎镇痛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结果: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可显著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而乙酸乙酯部位和水溶性部位则能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结论:刺山柑果实具有潜在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 标签: 刺山柑 抗炎 镇痛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于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实施右美托咪定对镇痛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研究选取 11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比对分析,运用电脑奇偶数进行分组,其中 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患者氯化钠注射液行麻醉诱导, 5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行麻醉诱导,比对两种药物镇痛效果。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 VAS评分反馈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手术后 VAS评分均提高( P

  • 标签: 高血压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右美托咪定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