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献血员Rh五种抗原表型,建立Rh五种表型数据库,实现临床符合性输注,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浙江省血液中心供应的65098例Rh阳性献血员样本进行Rh五种抗原表型的检测并录入电脑。临床输血需患者采用Rh五种表型符合性交叉配血并发放血液给患者。结果献血员Rh五种抗原表型分布为CCDee(45.22%)>CcDEe(34.01%)>CcDee(8.68%)>ccDEE(7.26%)>ccDEe(3.51%)>CCDEe(0.72%)>ccDee(0.37%)>CcDEE(0.23%)>CCDEE(0.01%),CCDee比例最高,其次为CcDEe,CCDEE所占比例最小。近年来我院Rh五种抗原符合性输注率逐年上升,2013年-2014年63.6%,2014年—2015年89.6%,2015年—2016年90.6%,2016年—2017年89.9%,2017年—2018年93.5%。结论通过红细胞Rh五种抗原检测及临床符合性输注,避免红细胞额外抗原的输入,减少输血病人产生抗体的几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Rh五种抗原表型 符合性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行促红细胞生长素与蔗糖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医治的98例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患者临床资料,依医治方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44例)行促红细胞生长素、琥珀酸亚铁治疗,观察组(54例)行促红细胞生长素、蔗糖铁治疗,对比组间疗效。结果观察组Hb、HCT、SF、TSAT含量均高过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长素和蔗糖铁医治血液透析并肾性贫血的疗效显著。

  • 标签: 促红细胞生长素 蔗糖铁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ICU急性肾损害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变化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提供临床治疗上的借鉴。方法本次探讨选取了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来自我院ICU收治的80位患有急性肾损害患者,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其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浓度,并使用APACHEIII评分和肾衰竭指数对其机体进行准确分析。结果肝脏器官受损的情况越严重,急性肾损害患者随着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增加也会加重。此外,与APACHEIII评分、肾衰竭指数出现正相关趋势。结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浓度能够对患有急性肾损害的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有利于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判断,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ICU急性肾损害 血清肝细胞 生长因子 浓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胞色素C注射液不同用法时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进行考察。方法分别测定了细胞色素C注射液以及其用2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各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结果与结论细胞色素C注射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在105~134mOsmol/kg之间,低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其用25%和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分别在1640mOsmol/kg和610mOsmol/kg附近,均高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而其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溶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在286~299mOsmol/kg之间,均处于人体正常血浆渗透压范围内。

  • 标签: 细胞色素C注射液 用法 渗透压摩尔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尿隐血与沉渣镜检尿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方法对500份新鲜尿的干化学试带法检测尿隐血与尿沉渣镜检尿红细胞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干化学隐血阴性与尿沉渣仪镜检红细胞(RBC)的符合率为97.4%,干化学隐血微量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69.2%,干化学隐血(+~+++)与尿沉渣仪镜检RBC的符合率为29.4%。结论只有将尿液分析仪与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才能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尿沉渣镜检 尿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全自动血液分离机(G4)制备的洗涤红细胞(MAP)的质量,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用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并从原料血的制备与选择、接驳点的位置、上机的操作方法、洗涤次数、乳糜血的制备等几个方面就如何提高洗涤红细胞(MAP)的质量进行探讨。结果保持冷链制备优质的原料血,选用保存期﹤14d的库存血,选择合适的接驳点,正确掌握上机操作手法,选择合适的洗涤次数,提高乳糜血液的洗涤质量,洗涤红细胞(MAP)质量得到提高。结论以上方法是提高G4制备洗涤红细胞(MAP)的关键控制环节。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离机G4 洗涤红细胞(MAP) 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与血PaCO2及pH变化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肺心病患者为肺心病组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血PaCO2及pH,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红细胞刚性指数及聚集指数均明显高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pH<7.35、PaCO2≥5.99kPa时患者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随着PaCO2升高而升高,随pH降低而升高。

  • 标签: 肺心病 红细胞刚性指数 聚集指数 血PaCO2 pH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新鲜血尿和陈旧血尿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的区别,用于新鲜血尿和陈旧血尿的鉴别。方法使用sysmex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外周血、新鲜血尿和陈旧血尿中MCV、RDW-SD的区别。结果外周血的MCV及RDW-SD和新鲜血尿的MCV及RDW-SD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周血及新鲜血尿的MCV及RDW-SD和陈旧血尿的MCV及RDW-S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陈旧血尿的红细胞比新鲜血尿的红细胞体积大,且前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差异大,后者红细胞体积较为均一。尿中MCV、RDW-SD的检查,在鉴别新鲜血尿和陈旧血尿时有重大价值。

  • 标签: 尿MCV 尿RDW-SD 血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性贫血患者应用左卡尼汀联合红细胞生成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2例肾性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完成血液透析后,每周均给予100~150U/kg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每次血液透析后另外给予左卡尼汀静脉注射。结果两组Hct和Hb数值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增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出现血压升高症状,占4.8%;对照组7例出现血压升高症状,占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肾性贫血患者过程中给予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加用左卡尼汀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左卡尼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展开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高热患儿共80例,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与疾病特征,将46例细菌感染患儿设作研究组,同时将34例其他感染患儿设作对照组,均实施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结果入选的患儿中,研究组患儿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值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方案应用于诊断高热患儿具有可行性,不仅能够帮助医师准确辨别患儿高热诱因,还能提升诊断结果敏感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诊断 血沉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发热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比例输注血浆(FP)与红细胞(RBC)对创伤性失血患者救治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4年6月接诊的96例创伤性大量失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输血比例的不同分为三组,高比例组(A组)患者的输血比例为FPRBC≥11,中比例组(B组)的为FPRBC为12.5~11,低比例组(C组)的为FPRBC≤12.5。记录并比较在输血前后各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死亡率。结果输血后,A组和B组的APTT和PT与输血前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APTT和PT与输血前比明显升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者。结论在大量输血时,输入血浆的比例较高时,可有效地预防患者发生凝血功能发生障碍,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血浆 红细胞 输注比例 创伤性失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贫血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55例。给予常规组患儿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E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产患儿体重增长情况、血常规及输血率。结果常规组患儿治疗后体重增长(15.5±4.8)g/(kg·d)与治疗组(20.7±8.1)g/(kg·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输血率为16.36%明显优于常规组的49.09%(P<0.05);治疗组患儿血常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较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产儿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不同效价与新生儿红细胞致敏及发病的关系。方法我院于2007年3月-2011年5月期间对863例O型孕妇的血清IgG抗A(B)抗体进行检测,观察效价IgG抗体对ABOHDN的影响。结果O型孕妇血清IgG抗体≤132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分别为0,164时为12.93%,1128时为23.33%,1256时为30.88%,≥1512时53.33%。结论当O型孕妇IgG抗体效价增高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可为临床产前诊断和预防ABOHDN提供依据,及时治疗,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生。

  • 标签: IgG抗体 效价 新生儿溶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特点与意义。方法对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70例T2DM患者(T2DM组)和60例T2DM合并AMI的患者(T2DM+AMI组)检测RDW并比较3组RDW水平。结果T2DM+AMI组RDW水平高于T2DM组(P<0.05)和对照组(P<0.01)T2DM组RDW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DW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T2DM引起AMI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对肾性贫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4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补铁、维生素B12、叶酸等原料。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促红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左卡尼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并记录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与血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b与H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治疗后,观察组Hb与H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胃肠道反应3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血压升高2例,对照组6例。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与血压升高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对肾性贫血进行治疗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左卡尼汀能更增加EPO疗效,因此我们认为该疗法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ucleatedredbloodcell,NRBC)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出NRBC>0/100个WBC的标本共324例,同时段仪器检测出NRBC为0/100个WBC的标本共100例,同时采用镜检法计数有核红细胞。结果324例NRBC阳性标本的仪器法与镜检法计数NRBC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2=0.9994),仪器法与镜检法计数NRBC的结果差异的95%一致性界限为(1.98±9.76)个NRBC/100个WBC,仅有7例(2.16%)在一致性界限范围外,且仪器法检测NRBC的灵敏度为99.7%,特异性为96.1%。结论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NRBC结果可靠,基本可替代镜检法检测外周血NRBC,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有核红细胞 仪器法 镜检法 灵敏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全血微量元素铁与血红蛋白含量,儿童全血微量元素铁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元素铁,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结果微量元素铁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随之降低,RDW随之增高。结论微量元素铁含量结合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的测定,可以作为发现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筛查指标。

  • 标签: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红细胞参数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卵泡液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浓度与卵母细胞成熟及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于我院行助孕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间型组和成熟型组的卵母细胞泡液中EGF水平明显低于过熟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质胚胎组的卵泡液中EGF水平明显低于非优质胚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人卵泡液中的EGF浓度能够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同时,它也可作为评估胚胎质量的重要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人卵泡液 表皮生长因子 卵母细胞成熟 胚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