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尿诊断中应用光镜下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2014年5月31日我院收治的内科和外科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集新鲜晨尿,对照组患者新鲜晨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红细胞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晨尿用于光镜显微镜对红细胞进行检查。结果两组患者经检测,实验组红细胞检出的阳性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检出阳性率(70.00%),在两组试验中,对照组无法检测到红细胞的形态,实验组对血尿类型的测定有较好的符合率(93.00%),所以要远远好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光镜下红细胞形态检查术检出率高,易观察红细胞形态,对血尿的鉴定具有很高的指导性,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 标签: 血尿 光镜下尿红细胞检查术 可行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胰岛素对高糖培养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PE(ARPE-19),在高糖(30mmol/L)浓度下给予0U/L,100U/L,101U/L,102U/L,103U/L,104U/L胰岛素作用12h、24h、48h后用MTT法检测各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增生活力。结果各浓度胰岛素组在不同观察时间(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其吸光度值(OD570)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吸光度值(OD57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有增加的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对高糖培养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活力无明显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科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快速成分输血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30例出血量3000ml-4500ml的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后早期、快速静脉推注红细胞悬液200-400ml及多条静脉通道成分输血输液。结果30例患者经早期快速静脉推注红细胞悬及多条静脉通道成分输血输液后抢救成功,其中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抢救后行次全子宫切除,1例患者转送上级医院行子宫动脉介入治疗。29例患者预后良好,1例患者因产后出血5小时入院输血而引起席汗氏症。结论产科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应早期快速纠正休克,重症出血者应早期快速输血以抢救患者生命,保证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深静脉置管 静脉推注 红细胞悬液 成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联合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贫血早产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联合治疗将所有贫血早产儿均分为实验组52例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铁剂治疗,比较两组贫血早产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贫血早产儿治疗后Grifiths神经发育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贫血早产儿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贫血早产儿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铁剂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贫血状态,对提高患儿神经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 联合治疗 早产儿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血液透析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每周100~150U/kg,待血细胞比容(Hct)上升至30%时后减量。同时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20~50mg/(kg?次),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2周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无明显改变。而两组血压升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结论左卡尼汀能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及提高其疗效,纠正肾性贫血。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细胞生成素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与血红蛋白(Hb)的关系及其在PSS贫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为PSS合并贫血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3例PSS贫血患者、4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者和46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EPO水平,分析EPO与H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检者EPO及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分别与PSS贫血组、IDA组比较EPO明显降低,Hb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贫血组较IDA组EPO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S贫血组及IDA组的Hb与EPO均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pss=-0.778,ppss<0.01;rIDA=-0.678,pIDA<0.01)。结论PSS贫血患者EPO水平相对缺乏,且其EPO分泌对贫血反应迟钝,EPO分泌不足可能是PSS合并贫血的发病机制之一,监测EPO对PSS合并贫血治疗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PVL)表达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头孢克定、克拉霉素、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在PVL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PVL阳性金葡菌以及在各抗生素的1/8、1/4、1/2MIC作用下PVLmRNA的表达情况;ELISA测定PVL阳性金葡菌以及在各抗生素的1/8、1/4、1/2MIC作用下PVL的表达情况。结果头孢克定、克拉霉素、米诺环素、替考拉宁在1/8、1/4、1/2MIC作用下PVLmRNA分别降低17%、53%、81%;15%、57%、75%;25%、63%、77%;7%、15%、18%。PVL水平在1/4MIC及1/2MIC下头孢克定、克拉霉素,以及1/2MIC下米诺环素降低明显。替考拉宁对PVL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亚抑菌浓度的抗生素对PVL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同抗生素的影响不同,头孢克定、克拉霉素对PVL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 标签: 亚抑菌浓度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素美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50例,其中,27例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指征已经改善,作A组;2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其症状并无任何缓解,作B组,对2组入选对象网织红细胞参数进行观察及对照。结果A组入选对象未成熟型网织红细胞指数为(0.43±0.10)%、网织红细胞计数为(3.14±0.12)%、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计数(1.24±0.51)%,B组分别是(0.22±0.10)%、(0.41±0.14)%、(0.10±0.04)%(P<0.05)。结论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属于检测患者临床有效性的关键性参数。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IRF 网织红细胞参数 RET HFR
  • 简介:摘要目的对3种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应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益比奥、利血宝、血达生3种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6.83,89.43,10.10。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血达生组经济效果优于其他方案。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药物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后者在前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8周时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b、Hct值。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的Hb、Hct值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Hb、Hct值都有所回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Hb、Hct值回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0%。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不良反应少。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rhEPO 肾性贫血 安全性 有效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对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监测的57例使用地高辛的临床病例中,其血药浓度>2.0ng/ml的有5例(8.8%),血药浓度0.8~2.0ng/ml的有21例(36.8%),血药浓度<0.8ng/ml的有31例(54.4%)。结论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确保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LL低危和中、高危组使用不同剂量MTX化疗达安全血药浓度时CF解救的次数、用量,提供临床CF解救的参考数据。方法收集ALL低危组MTX3g/m2和中、高危组MTX5g/m2化疗CF解救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低危和中、高危组MTX化疗达安全血药浓度时CF解救6次、10次、≥14次三组例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种不同HD-MTX化疗达安全血药浓度时CF解救剂量占MTX总量2~3%、<10%、>10%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F解救次数、用量与MTX化疗剂量无关。

  • 标签: 血药浓度 甲氨蝶呤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人血中茶碱的HPLC测定方法,开展茶碱血药浓度检测。方法采用反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ODS2依利特,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1ml/min,温度30℃,对流动相、内标、提取方法进行考察。结果确定用高氯酸处理血样,流动相为甲醇水=2575,内标物为咖啡因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茶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735X+0.0373,r=0.9992(n=8),线性范围为0.7353~29.4118μg/ml。茶碱低、中、高血药浓度的日内RSD%均<3,日间RSD%均<5。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在临床应用中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茶碱毒副作用,产生较佳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茶碱 血药浓度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症患儿输注红细胞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ysc、β2-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3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进行了输注红细胞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ysc、β2-M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儿作比较。结果肾病综合症患儿在输注红细胞前血浆leptin和血清cysc、β2-M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输注红细胞3个月后与正常儿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leptin水平与cysc、β2-M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014,0.5928.p<0.01)结论检测肾病综合症患儿输注红细胞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cysc、β2-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观察和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肾病综合症 瘦素 胱抑素-C &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实施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及铁剂的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 铁剂 血液透析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铁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65例进行分组观察,针对常规组32例患者实施CHO细胞+铁剂治疗,针对治疗组33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比容、血红细胞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及并发症缓解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给予CHO细胞、左卡尼汀加用蔗糖铁治疗的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左卡尼汀 CHO细胞 蔗糖铁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ALL低危和中、高危组使用不同剂量MTX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HD-MTX化疗72小时血药浓度与其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血液病区住院应用HD-MTX+CF方案化疗的ALL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低危组MTX3g/m2和中、高危组MTX5g/m2化疗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肤过敏、继发感染、粘膜损害、肝功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少见不良反应有心肌、神经系统、肾脏功能损害、非感染性体温一过性升高。两种剂量MTX化疗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皮肤过敏、粘膜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与MTX72小时血药浓度有关,继发感染、肝功损害的发生率与72小时血药浓度无关。结论HD-MTX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个体差异较大,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MTX化疗剂量无关,部分不良反应与MTX72小时血药浓度有关。足量的水化、碱化,MTX血药浓度监测基础上适时适量CF解救,认真的皮肤、口腔护理,止吐及护肝药物的应用对有效预防或减少MTX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 标签: 甲氨蝶呤 白血病 儿童 不良反应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了解口腔修复实验操作的粉尘污染情况,为实验室操作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分别对产生粉尘的口腔修复实验项目进行定点监测,收集结果,与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对照分析。固定桥牙体预备、铸造金属全冠打磨、可摘局部义齿打磨3个实验粉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分别是8.77、11.05、10.74mg/m,10个检测点超标率为100%,烤瓷全冠形态修磨实验粉尘浓度超标率为40%。在进行产生粉尘的口腔修复实验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个人防护,保障师生健康。

  • 标签: 口腔修复实验 粉尘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式1。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不同给药途径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症状共4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观察组予以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内,分别进行3次空腹抽血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以及红细胞计数(RBC),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给药途径产生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上述不同给药途径后,Hb、Hct、RBC指标均明显上升,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可以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无论采用静脉注射还是皮下注射的给药途径,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预后质量,但是相比而言,采用静脉注射更具有安全性,并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给药途径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贫血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