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不同换药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9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观察组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法,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式,可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愈合速度,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墨尼克伤口敷料 糖尿病足 创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患者应用不同的复合麻醉方式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份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59.88±8.01)ml、手术时间(52.91±2.11)min、住院时间(4.13±0.5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2.00±7.50)ml、(55.00±2.10)min、(4.42±0.80)d,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均有一定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于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

  • 标签: 腹股沟疝 复合麻醉方式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同硬膜外麻醉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进行对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进行胃癌根治术后的92例患者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按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实验组则选择全麻联用硬麻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VAS)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麻醉方式进行手术后,在术后1h、4h、8h、12h、24h、48h的VAS评分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根治术采取全麻联合硬麻的方式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两种麻醉方式 胃癌根治术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析检验人员进行艾滋病检验过程中自我安全防护方式。方法选取我市2016年6月~2017年7月40名艾滋病检验人员作为本次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与观察组(n=20);对照组人员不开展安全防护教育,观察组人员开展安全防护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检验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检验人员展开安全防护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值得在艾滋病检验工作中广泛普及。

  • 标签: 艾滋病检验 检验人员 自我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ICU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一年内收治的所有ICU呼吸机依赖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106例ICU呼吸机依赖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者,观察组53例患者;对照组的5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3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从撤机成功率方面来看,观察组的撤机成功率为88.68%,对照组的撤机成功率为67.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以及仪器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1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3.0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呼吸机依赖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撤机成功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ICU呼吸机依赖患者 护理干预 护理质量 撤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晚期喉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根据研究要求,审核后将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的患者均来自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0名,观察组患者50名,医护人员让对照组患者接受全部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部分切除治疗,在实验研究结束后,收集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措施下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情感功能评分,可得知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该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比全部切除以及部分切除两种治疗方式,对于晚期喉癌患者而言,部分切除对机体状况影响较小,生活质量状况由于全部切除患者,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 标签: 不同治疗方式 晚期喉癌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产妇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院治疗的62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产妇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选择60例血小板计数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母婴结局以及分娩方式情况。结果实验组胎儿窘迫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率大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容易出现胎儿窘迫情况,加大产妇产后出血几率,也会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应该加大重视。

  • 标签: 妊娠合并 血小板减少 母婴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上不一样的分娩方式和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分娩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剖宫产)45例和对照组(阴道顺产)55例。在产后一到两个月对产妇进行门诊随访,并进行超声检查残余尿量,把两组产妇产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剖宫产)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有5例,发生率是11.1%(5/45);对照组(阴道顺产)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有10例,发生率是18.18%(10/55),实验组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时有效地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概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比较有效的中医疗法。方法按就诊时间先后将2016年3月3日至2017年8月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骨折迟缓愈合患者分成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前组实施西医治疗,后组采取中医治疗。将两组的骨痂平均光密度值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骨痂平均光密度值(0.15±0.08、0.36±0.12、0.40±0.11)以及最终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药材制成丸粒状或粉末状的形式治疗骨折迟缓愈合效果可靠。

  • 标签: 中医 骨折迟缓愈合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7月-2017年2月收治高龄产妇12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两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助产护理组采用助产护理干预。记录相关指标。结果助产护理组高龄产妇自然分娩例数较常规护理组多,助产护理组的自然分娩率77.05%,远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9.02%。常规护理组剖宫产例数较助产护理组多。助产护理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所用时间少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助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高龄产妇的心理压力,有利于高龄产妇的分娩,同时减少了产妇分娩的时间,护理效果较为明显。

  • 标签: 助产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对个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100例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行宫腔镜下刮匙定点刮除术,观察组50例则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比分析临床指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妊娠率的组间差异。结果患者术后在妊娠率、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不孕 电切除术 刮匙定点刮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高龄产妇实施优质助产护理对后期产程及分娩方式选择上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入我院妇产科生产的83例高龄(≥35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产妇及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自愿为前提,按就诊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干预组(43例,给予优质助产护理)、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围产期护理)两个组别,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程所需时间与妊娠结局。结果干预组高龄产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优质一对一责任制助产护理有助于减轻产妇痛苦程度,增加顺产信心,能明显提升顺产率,同时还可有效缩短产程。

  • 标签: 助产护理 高龄产妇 妊娠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妊高症产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子痫和先兆子痫的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分别为48.84%、27.91%,所生产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31±0.67)分;研究组患者先兆子痫、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23.26%、2.33%,所生产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74±0.83)分。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子痫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且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高,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式,降低了产妇的高血压症状,同时新生儿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方式 妊高症产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老年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体质较弱,免疫性不强,患上疾病的可能性相对更高。对于一些以手术形式进行治疗的老年疾病,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需要慎重地选择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为此,本研究结合当前临床医学的实际情况,对老年患者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探究,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患者 麻醉方式 麻醉药物 选择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应用及护理干预方式。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11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两组采用盆腔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妇科盆腔炎治疗效果;炎症吸收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针对性护理组妇科盆腔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炎症吸收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C反应蛋白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针对性护理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灌注治疗妇科盆腔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炎症水平,辅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加速症状消失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盆腔灌注 妇科盆腔炎 应用 护理干预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血液净化方式对防治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参与研究,患者均给予血液净化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0例用CRRT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试验组,另外30例采用IHD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参照组,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之后,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患者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死亡率为23.3%(7/30),参照组死亡率为36.7%(11/30),死亡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肾功能恢复率为56.7%(17/30),参照组肾功能恢复率为30%(9/30),(2分别为1.2695,4.3439,P分别为0.2597,0.0371),试验组肾功能恢复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Ⅰ、Ⅱ、Ⅲ级分期患者采用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均能够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Ⅰ级分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更好,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而言,CRRT比IHD所起到的治疗效果要更好。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CRRT IHD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方式与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院胸外科医治的5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组依据为计算机表法,平分为参照组(n=27)与研究组(n=27),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风险管理,以患者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护理记录、仪器操作、沟通技巧、服务态度、风险事件发生率均较参照组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在胸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胸外科 运用方式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本调查研究拟了解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原因,并分析压力源的相关性,以探索缓解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病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按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年龄与经常倒班及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两个压力源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呈负值。结论建议广大护理管理者尽力减少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人员/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BI和FMA评分的差异;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水肿、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积分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BI、FMA评分、水肿、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度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给予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水肿和肩痛等症状,提高肢体活动度和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治疗方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6例恶性青光眼对侧眼青光眼患者。参照组对患眼实施复合小梁切除加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观察组对患眼实施复合小梁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比参照组81.58要高(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参照组的13.16%(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37%,比参照组81.57%要高(P<0.05)。结论对恶性青光眼对侧眼进行治疗,复合小梁切除术联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置入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视力,在临床中应用价值高,对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对侧眼青光眼 恶性青光眼 治疗效果